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先生说的对,许学士你就替孤王润色一二,然后刻印了发给内外官员让他们好好读读。”
李承乾现在还不知道,他这一举动改变中国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原来都是大臣给皇帝和太子上经筵课,李承乾现在是反过来教育大臣了,但是因为这篇文章确实好,连萧禹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这边的事情安排好,李承乾便坐马车回东宫。
李承乾刚到丽政殿,就内侍来报丘神绩求见。
丘神绩这些日子一直负责东宫的情报,所以李承乾再忙,他都留在京城,随时注意着各方的动静。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看见瘦高的丘神绩木着脸一丝不苟地行礼,点点头道:“有什么消息?”
“回太子殿下,给事中崔仁师的儿子崔挹收受卞州刺史郑桧黄金一千两。”丘神绩平静地道。
“可有证据?”李承乾一听眼睛就亮了。
“没有。”丘神绩平静地摇摇头。
“为什么收的?”
“卞州刺史郑桧出身荥阳郑氏,帮着他的姻亲张木锋抢了卞州大户徐寿昌在黄河边上的万亩良田,徐寿昌去刺史府告状,被衙役李十儿打死了。徐寿昌的儿子徐宏身带着利器在李十儿家门口把李十儿杀死了,然后去衙门自首。
此事在卞州引起轰动,郑桧不敢公然把徐宏弄死在牢里,就上书朝廷请旨定夺,然后给崔挹送黄金千两,让崔仁师给论的刑。
崔仁师上书说:徐宏杀人当斩,但是他是为父报仇,所以斩了徐宏以后应该在徐宏家门前立牌坊表彰。”
“这么糊涂的案子也准了吗?”李承乾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崔仁师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已经准了。”制令昨日已经送往卞州了。
“什么?简直胡闹!”李承乾气得直拍桌子。
“马上派人去刑部传孤王的令:这个案子孤王要重审。
然后派人快马去卞州把徐宏提来长安,孤王要亲自审理此案。
还有要去吏部查一下,荥阳郑氏的人怎么能在近在咫尺的卞州做官?”
“臣尊旨!”
李承乾一着急做出这么多吩咐,丘神绩却依然平静如初,心里暗道:看来真是一个做情报工作的料。
丘神绩行礼转身出去了,李承乾仍然心气难平,回头对老鬼道:“老鬼你去见一见谏议大夫把这件事告诉他,让他写奏疏问一问崔仁师:李十儿打死徐寿昌是不是因为徐寿昌违反律法原该打死,若是原该打死,则徐宏杀李十儿为父报仇就是以罪犯之私仇而杀朝廷之公差,死无可恕,无可表彰。
若是李十儿仗着官府的势力草菅人命,则李十儿为凶徒,徐宏杀他乃是大义,只应表彰不应判刑。
判刑,律也;表彰,礼也;我大唐律礼合一,没有被判刑的人还该受表彰的,也没有该受表彰的人还要受刑的,否则就是律礼相冲,当重修律令。”
…………………………………………………
甘露殿里李世民半躺在躺椅上拿着两份奏疏,一份是崔仁师写的,一份是诸遂良写的,对比着看了半天,才对跪坐在身边长孙无忌道:“诸遂良确系良才,这份狱状论得极好。”
长孙无忌闻言淡淡道:“自然极好的,听说太子殿下已经派人快马去卞州要提徐宏来京亲审问。”
“太子能如此从善如流,朕心甚慰啊!”李世民这两天觉得李承乾做什么都好。
“陛下您不觉得太子最近变化有些大吗?”长孙无忌忍不住道,他心里实在想不通,李承乾怎么会突然变的这么厉害。
李世民闻言不悦道:“有什么变化,承乾从小就聪明。”顿了顿又接着道:“道宗都跟朕说了,承乾那日跟他和懋功说都是观音婢交待他在东宫韬光养晦的,就是怕他大了跟朕起冲突……”李世民说着又唏嘘不已。
长孤无忌想到他从小就相依为命的妹妹也是一阵难过,连带对李承乾都有那么一点点好感了。
半晌李世民又拿出一份手稿递给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长孙无忌为太子太保,萧瑀为太子太傅,李世勣为詹事,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左卫中郎将苏定方为左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
长孙无忌心里明白李世民终于出手稳定东宫了,这几年的太子之争算是到头了。
………………………………
第76章 谁教育谁?
“辅机,朕现在表明心意,你说承乾和青雀能从此罢手吗?”李世民有些天真地道。
“陛下”长孙无忌十分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但还是接着说道:“诸遂良的这封奏疏应该就是太子授意写的。”
李世民闻言笑着摆摆手,轻轻晃动两下手里的奏疏道:“这封奏疏说理立意都是正气凛然,正是诸遂良一惯的文风,怎么会是承乾授意的。”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不信也不多说,转而说道:“太子排的《仁寿宫》陛下还没有看过吧?”
“这些天东宫、雪灾还有缺粮一件接着一件,朕哪里有心思听曲啊!”李世民说话的神情显得很轻松,下定决心不废李承乾他心里也是一阵放松。
“这出戏可不得了啊!太子安排人在长安东西两市连唱了七天,长安城的百姓无不对文帝、炀帝、杨素、宇文述切齿痛恨……”长孙无忌说着感叹不已。
“哼,隋文帝刻薄寡恩,炀帝暴虐天下百姓、杨素两个更大奸巨恶,隋末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自然痛恨彼辈。”李世民理所当然地道。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还没有听明白,只得接着道:“陛下可知道现在谁要是敢在长安城说太子一句不好,那是要挨打的啊!”
“承乾爱民如子百姓自然爱戴他!”李世民直接道。
长孙无忌愕然地看着李世民忽然明白了,李世民什么都知道,但是李承乾如今展现出来的能力足以坐稳大唐江山,李世民也断了要废他的念头,怎么可能在乎李承乾的这些小手段呢?
长孙无忌想到此连忙改口道:“确实如此,就是臣听说太子殿下要割肉养百姓还亲自下河为灾民捕鱼,也是感动不已啊!”
“辅机啊,承乾毕竟还年轻性格也急躁了些,你是他舅舅朕让你做太子太保就是希望你以后能多多辅佐他!”李世民认真地看着长孙无忌道。
长孙无忌闻言起身郑重一礼道:“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太子殿下。”
李世民的诏旨一下,新任的东宫众臣都来东宫拜见李承乾,或者等李承乾拜师。
李世民亲自下一封太子见三师礼,李承乾按礼拜了长孙无忌和萧禹。病重的魏征因为这次辅保东宫有功,特加封为司空仍兼太子太师。
李世民这次给李承乾找时师傅和群臣除了长孙无忌和萧禹现在没有实职官于志宁本来就是东宫的官职以外,其他人都在朝廷有实职。
所以明眼一看就明白这次给东宫安排师傅,象征着皇帝重视东宫和东宫从此安稳的意义更大一些,而李承乾手下的人除了苏定方一个都没有加封,就是让他们把救灾的事办好后一并加封。
但是被皇帝派去给东宫太子当老师,不管怎么样那都是无上荣光,要是能做一个真正的帝师能保几代人的富贵。
如何能不动心?
所以参拜李承乾的第二天,吏部侍郎苏勋、中书舍人高季辅、左庶子于志宁联名上书:
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前因病辍学数月,师保以下,接对甚希,今太子已能出宫理事,伏请定太子经筵学习之常例,则海内幸甚!
李承乾看着奏疏抄件,一阵冷笑,这些人竟还想要把孤王困在东宫?
李承乾拿着奏疏冲着老鬼使劲扬了两下道:“老鬼你去崇贤馆,让他们尽快把上回许学士整理的孤王的《反唯书论》(《反对本本主义》)刻印出两千份,明天发给在长安的所有内外官员,附带着让张先生写一篇措辞严厉的‘太子令’让长安百官好好学习,每人要写一份读《反唯书论》的心德给孤王。”
“遵旨!”老鬼慌忙转身出去。
看着老鬼出去,李承乾站起来在原地走了两步,回头对身边一个小太监道:“传孤王旨意,赐给新进的东宫师傅和宫臣每人一套《四书集注》要印有《师说》的那一套。”
“尊旨!”小太监慌忙出去传旨。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拿着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