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李承乾完成二十多天的考察,终于要回幽州城了。

    李承乾骑在马上远远地就看见幽城州门口,站着一大群文武官员迎接他。

    离城门口还有几十步远近,李承乾和他身后的一千骑兵放缓速度,慢慢走到幽州城门口。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骑在马上一扬手里的马鞭子道:“众卿平身。”

    李承乾累了二十多天,现在就想好好洗个澡休息一下,没想到迎接他的众臣全跟着他来到幽州行宫。

    李承乾知道他们这么急跟着来,是有事要议,便简单地梳洗一下,就出来接见众臣。

    “太子殿下出大事了。”

    李承乾一坐下众臣行礼毕,郝处俊就第一个跳出来。

    李承乾一摆手道:“贫民的事孤王基本都知道了。”

    郝处俊不敢相信地道:“太子殿下都知道了?”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李承乾知道,这些天都是郝处俊在筹措和调拨粮食,安排物资供应四十几万贫民,又担心出乱子,劳心劳力确实辛苦。

    “臣不敢称辛苦,只是现在幽州城里的粮食只能支撑三天了……”郝处俊没有说完,李承乾连忙摆手不让他说了。

    止住郝处俊,李承乾转头询问许敬宗道:“许卿家,来幽州的贫民的精神怎么样?”

    许敬宗忙起身道:“回太子殿下,这些日子臣等按太子殿下吩咐,每日安排东宫供俸给他们演戏,现在这些人多少都明白一些道理了。

    大部分贫民都知道朝廷艰难,也知道士族和坞堡主把他们这些人辇出来,除了给太子殿下出难题,也没有打算给他们活路。”

    了解李承乾的人闻言都是一惊,李承乾最善于做的事情就是收民心,借民力。当年在长安城救灾是收民心,后来他在长安与各方斗争,几乎每次都有长安百姓出来帮助他。

    李泰造反和荆王造反都是万民空巷,百姓拿着农具出来替他平叛。

    这一次不知不觉间又收了几十万一无所有的贫民的心,有这样一批人在,随时可以把河北道士族抢的一干二净。

    李承乾点点头道:“做的很好。”停一下又问道:“这些贫民都分保甲了吧?”

    “回太子殿下,贫民分派保甲是由行台户部郝尚书主持分的。”许敬宗道。

    郝处俊闻言忙起身道:“回太子殿下,分派保甲是由行台书吏监做的,但是臣看了他们呈上来的名册,确实分派妥当,这些日子分发粮食都是按保甲分发的。”

    郝处俊已经猜到李承乾有应对之法,心里也就不着急了。

    “太子殿下,臣以为河北道士族把为他们种地多年的佃户净身出户,实属不仁,既然百姓也已明白了道理,应该率领百姓反攻他们才是。”幽州督都府督都牛进达站起来杀气腾腾地道。

    李承乾知道牛进达嫉恶如仇,微笑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说到这里李承乾又转头看向郝处俊道:“郝卿家你是幽州大行台户部尚书,现在有一批粮食和稻种从海上来。

    你立即带着幽州现有这几十万贫民往东南走,在东南三百多里外,找到海河的入海口,任雅相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其他的事情孤王都已经安排好了。”

    “臣遵旨。”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福享受的李承乾

    众臣行礼毕正要离开,就见刘葵匆匆走进来。

    “太子殿下,上官刺史派人送来消息。”

    上官刺史就是前些日子李承乾安排的上官仪。

    刘葵说着递给李承乾一张纸条,李承乾接过看一眼,就面无表情地递给高季辅。

    高季辅看一眼,脸色立即变得铁青色,顺手就传下去。

    其他大臣见此都猜测纸上写的肯定不是好消息,一个个接过纸条看罢,都是愤怒不已。

    纸上写的很简单,就是清河崔姓、张姓两个士族把住在他们族中堡坞里的族人也派出来了一部分,这些人在堡坞里有房有田,不可能现在就不下去的。

    李承乾见众人都看完了,冷冷一笑道:“孤王本来想挖矿修城这些苦差事,交给塞上抓来的胡人做,没想到河北道士族竟然给孤王送人来了。”

    牛进达眼里寒光一闪道:“太子殿下,河北道士族到了此时还往幽州送人,其心可诛。”

    牛进达显然对河北道士族早有不满。

    李承乾平静地看着牛进达道:“既然他们要来,那就命他们去西山凿石头,幽州督都府负责监督。”

    “臣遵旨!”

    李承乾把幽州贫民的事情处理完毕,群臣散去,便回后院歇息。

    “太子殿下温水已经备好,让臣妾服侍您沐浴。”

    太子妃和王良娣带着数百十个宫女内侍等在二门口,看见李承乾坐着步辇过来,忙迎上去行礼道。

    李承乾勉力一笑道:“先不洗,我先睡一会儿。”

    太子妃闻言朝李承乾脸上细看,只见李承乾脸色发干,眼下发黑,知道李承乾已经十分疲累。

    太子妃心疼不已,忙小心服侍着李承乾去寝殿歇息。

    太子妃看着李承乾睡下,转身走出李承乾的寝殿,看一眼刘葵,见他也是一脸倦容。

    便温声道:“这里有我和王良娣,你也去歇息吧。回头传下话去,这几日太子殿下身子乏累,没什么大事就不要来回了。”

    刘葵闻言连忙躬身道:“奴婢遵旨!”便无声退出去了。

    李承乾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就放心地在行宫休养。

    这日春光正好,李承乾半躺在垫着虎皮的罗汉床上晒太阳,手里拿着一本《左传》看。

    太了妃和王良娣带着百十个宫女内侍伺候着。

    太子妃守着一锅参汤慢慢用小火炖着,王良娣也守着一个小炉子,炉子上放的是几节小蒸笼,蒸笼里放的都是李承乾平时爱吃的小点心。

    李承乾看一会儿书,觉得眼睛有些酸涩便抬头向远处看看,见那边有几株紫玉兰开的正好。

    就雍懒伸伸手道:“去采几支玉兰来。”

    刘葵闻言慌忙亲自跑过去。

    李承乾回头看着两个美人道:“交给宫女看着就是了,你们过来坐下,赏赏正开的玉兰花,为孤王弹一曲清音解乏。”

    两女闻言起身走到李承乾的罗汉床边,李承乾抬头指指身后,太子妃便扶起李承乾坐下。

    李承乾就顺靠在太子妃胸前,李承感觉温暖柔软。

    王良娣在李承乾脚边坐下,两个内侍抬来一张琴案,宫女抱来一张古琴,点着一根檀香,她便轻舒雪腕,开始弹奏一曲节奏缓和的琴曲。

    李承乾闭上眼睛假,太子妃便伸出两根葱指轻轻给他按磨,一边轻声道:“太子殿下先歇一会,稍后吃几块点心,喝一碗汤……”

    李承乾暗想:这就算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了吧!

    可惜我穿越到大唐两年多了,这样的享受却太少了。

    李承乾想着这些不由吟起韩愈的文章:“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听李承乾吟颂文章,一时满院皆寂,宫女内侍,百十人无人发出一点声音。

    刘葵采回几枝院里开的最艳的玉兰花,亲自捧着一枝让人走回来。见李承乾正闭着眼睛颂文章,便放轻脚步,摄手摄脚走回来。命内侍轻轻抬来几案放在李承乾面前,把玉兰花枝摆在案上,等待李承乾睁开眼时欣赏。

    “……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李承乾吟到这里舒服地伸个懒腰,睁开眼睛便看见,黄花梨的小案上放着几枝盛开的紫玉兰。

    玉兰花瓣在风中袅袅而舞,婉如凌波仙子下凡。

    便指着玉兰花道:“这玉兰花在南方开的十分肥艳,一树一树的远远看去如同火一样,可是却不及北方的疏朗,体态纤巧,轻舞风中。”

    “太子殿下见解独到,以奴婢看这幽州的玉兰就是比长安的好看一些。”刘葵忙陪笑道。

    刘葵一边说一边想稍后得去把园子里的玉兰花修剪一翻,把那些开的太茂盛的枝条剪去一些。

    王良娣和太子妃一起扶着李承乾坐起来欣赏案上的玉兰,一边小声道:“刚才听太子殿下吟颂的文章极好,只是这样的想法只跟我和姐姐说就是了,我和姐姐过几日就发谕为太子殿下挑选良家女充实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