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众人一阵答礼之后,李靖笑呵呵地问道:“不知诸位壮士整装备马要往何处去?”
其中一个壮汉似是领头的人,上前答话道:“回卫国公的话,我等听说河北道遭灾,太子殿下正往河北道调粮,我等自愿去河北道助太子殿下救灾。”
李靖听了十分高兴,面上却故意沉着脸道:“救灾自有朝廷,汝等平民百姓当严守朝廷法令,专务穑稼也就是了。”
为首的壮士却一脸正气地道:“卫国公此言差矣,《春秋》大义,救灾恤邻乃是礼数。如今车同轨,书同文,天下一家,河北道乃是大唐的地方,河北道有灾难我等理当救助。
况我等都受过太子殿下的大恩,自当助太子殿下战胜一切困难。
当然我等也知道自己本领低微,不能为国为民做成大事,今日等在这里,就是要追随皇家军政学院的诸位高贤,为往幽州送粮出一膀子力气。”
李靖一听他说话就知道这里面有文章,忙大声赞道:“好!你们一同前去。”
“多谢卫国公成全。”众人轰然应诺。
这些人和皇家军政学院的学生,骑着快马一道前往洛阳而去,此事迅速轰动整个长安城。
……
长安城东市,汇昌金号。
一个年轻的伙计一边小心擦拭手里的金钏,一边对掌柜的道:“掌柜的,现在全长安城的人都在想办法支持太子殿下,咱们都是太子殿下的家奴,是不是也派些人去幽州给太子殿下送些粮食?”
这个伙计刚才听客人说灞桥上千人驰援李承乾的事情,心里十分向往。
汇昌金号的掌柜听了他的话,把头从账本上抬起来,呵呵一笑道:“咱们只要在长安多换些铜钱,就是帮太子殿下的大忙了。”
“这也能帮上太子殿下?”伙计有些不解。
掌柜的呵呵一笑也不解释,继续低头看账本,他今天要算清楚这段时间往扬州转多少钱了。按李承乾的飞鸽传书,余下的钱三天后一定要全部起运发往扬州。
……
……
灵州城外,两万头牛和五万头驴还有十万余只羊已经集结完毕。
顶盔惯甲的刘仁轨骑着高大的战马,来回巡视几遍没有找出一头瘦弱的牲口,满意地点点头。
然后朝着一千盔明甲亮的大唐骑兵拱手道:“有劳弟兄们把咱们灵州军民的心意,给太子殿下送去!”
“遵令!”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弄乱河北道的计划
面对声势浩大的八方来援,很多堡坞主一时间都有了退缩的想法。
尤其传出朝廷要把他们不要的贫民迁去河东道的风声后,他们都觉得浑身一阵轻松。
如果那些贫民累赘能被送去河东道,对他们有百利无一害。
但河北道的士族不光想借此次危机解决现实危机,还想利用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之间的矛盾,长远解决他们不上能上升的问题。
所以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彻底把李承乾打败。
为了能更近距离地观察李承乾的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几家主要河北道士族的代表人物,纷纷来到范阳卢氏的一处堡坞里。
范阳卢氏当代族长卢承思是个高瘦的中年人,黄巴巴的脸上布满了皱纹。
除了一双锐利的眼睛,全身上下就如同一截枯木头一样。
这日卢承思把清河崔氏的宗子崔椽、博陵崔氏族长的弟弟崔文澜,赵郡李氏的宗子李瑛,还有清河张氏的二公子张昭以及钜鹿魏氏、昌黎韩氏、昌黎豆卢氏等十余家代表人物召集到一起研究对策。
“这次若是李承乾败走,长孙国舅亲自来修建燕都,或许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卢承思说出来的话,就像他长的一样干巴巴的。
机会?
众人不明所以。
卢承思对这些人也不瞒着,对他们解释道:“当今陛下在世一日,长孙国舅自可高枕无忧,但若李承乾登基——”说到这里他看着众人阴阴一笑道:“不用我们挑拨,长孙家也必然在燕都自立,长孙家想在燕都自立靠谁呀?”
卢承思说着锐利的目光看向众人。
众人闻言心里不由一突,瞬间都明白过来,所谓机会是什么了。
大概是一百年前北魏分裂,以邺城(邯郸)为都城先后建立了东魏和北齐,东魏和北齐朝廷里的高官就是河北道这些士族的先人。
后来北周灭了北齐,远在长安的朝廷历经北周、隋、一直到唐朝初年都是由关陇军事集团把持,他们一直对河北道这些士族保持着警惕,当时称他们为“山东士族”。
直接从这里出去的士族族人很难走到朝廷核心的决策层。
当然这些人也一直对关陇军事集团建立的朝廷有看法,从文化上打压关陇军事集团,造出各种谣言以抬自己的身份。
但是他们忘了隋朝灭了南朝陈以后,江南和江左的文人已经纷纷进入长安朝廷,这些南朝的文人的文化水平要比他们高明的多。
对于主掌国家的好处,这些人都从他们祖辈那里听说过,一听现在竟然还有做开国功臣的机会,一个个都激动的双眼发红。
“哈哈哈”
突然听见一阵畅快的大笑声,众人扭头看去见发笑的不是别人,乃是清河张氏二公子张昭。
张昭见众人看来也不怯场,神采飞扬地道:“这个李承乾还真是我们的福星,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看出来幽州能建立都城,就他看出来了,真是送给我们一处绝佳的根基之地!”
赵郡李氏宗子李瑛跟他年纪相仿,闻言点点头道:“确实,燕都比邯郸要稳固的多。”
这里的人都是聪明人,一听他俩的话都觉出不一样的味道,看样子要不要长孙无忌来建燕都还需商量一二。
“单凭我们,就算修建好燕都也守不住。长孙无忌在这里可以在当今陛下有生之日不断从长安得到好处,我们只能招来李承乾的大军。”卢承思见众人心里起了此时不该有的心思,便冷冷地分析道。
“哼,就算不成也不能让李承乾得意。”清河崔氏的宗子崔椽发狠道。
“现在就是不能再给李承乾时间,要在近几天内把他压垮,把河北道弄的大乱。
幽州城传回消息,李承乾这些天一直到处浪游打猎,郝处俊无力把这几十万贫民送走。一旦李承乾回到幽州城,开始往河东道转移贫民,我们就很难再弄乱河北道了。”
卢承思面无表情地把话题引回来。
“李承乾别的还好说,只是他手下有几员大将。若是我们把河北道弄乱了,他正好借机出兵平叛。到时候吃亏的还是我们。”昌黎韩氏族长韩林清担心道。
卢承思闻言仿若未闻一般,其他几个顶级世家也都不理会他,弄的韩林清十分尴尬。
同样出身昌黎的豆卢琪出声替韩林清解围道:“韩兄这就多虑了,那李世绩还领兵在辽东征高句丽,朝廷能任由河北道大乱?再者长孙国舅也在朝中,他能任由李承乾胡来?”
经豆卢琪一分析,众人才把心放在肚子里。
“人说豆卢公智计无双,果然名不虚传。”卢承思投桃报李称赞豆卢琪一句。
“哪里,哪里——”
“此事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尽快安排人去幽州吧!那些小堡坞的人也再挤一挤,让他们多去一些。”
豆卢琪正要谦虚几句,却被卢承思打断,但是他不但不敢有意见,还得当先给卢承思捧哏道:“一切以卢公马首是瞻。”
崔张李四家顶级士族的代表人也一起起身道:“愿与卢公共进退。”
其他人也都跟着道:“愿与卢公共进退。”
卢承思见此站起来朝众作一揖道:“那就有劳诸位了。”
众人走出议事的大厅,张昭和崔椽因为同在清河便走在一起,两人私下商量。
为了能尽快把李承乾轰走,派一些家族中一些得力奴才一起潜入幽州贫民中。
到时候只要李承乾粮食稍有不济,他们从中挑拨,带领贫民起来造反。
如此一来,双方一旦开战就是你死我活,李承乾再想收买民心,修建燕都真是万难办成。
两人又商量,他们两家可借此掌握这数十万贫民,到时候谁想在燕都站稳脚跟,都离不开他们两家的支持。
这些士族也算是拼命了,卢承思开会后短短四五天时间,他们就又凑了十多万人前往幽州。
……
……
李承乾完成二十多天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