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百战以荡群雄,李世绩、苏定方皆战将也,天下抑非炀帝狼戾疲敝的天下了,陛下自信此战必克高句丽,天下人且属目以待成功。

    然天子亲将,胜败所系者重,诸将亦不敢以万乘尝试。陛下亦需自顾,万不能忘豫且之戒也。

    若令诸将以行,则韩信之度井陉、刘裕之入河、渭,出险而收功之策可行也;即令功堕师挠,固无系于安危之大数,李世绩,苏定方必当奋勇克敌。

    苻坚不自将以犯晋,则不大溃以启鲜卑之速叛;窦建德不自将以救雒,则不被禽而两败以俱亡;

    况六宇维系于一人,而可轻试于小夷乎?

    春秋书从王伐郑,讳其败以讥之,射肩而后,王室不可复兴,桓王自贻之也。

    故曰:天子讨而不伐。请父皇明察!”

    李承乾说完拜伏于地。

    “请陛下明察!”马周立即领着群臣伏身拜下。

    李承乾这段话是改自他前世看的王夫之的《史论》,因为王夫之是事后诸葛亮,所以这话听起来头头是道高屋建瓴。

    意思很简单,李世民是大唐的皇帝所以他输不起,亲征高句丽必须采取保守战法。

    一些比较危险的战法,如果李世民不去李世绩和苏定方可以采取,因为他们就是战死相比于李世民影响也小,李世民反而只能稳扎稳打,影响最终的胜利。

    这话跟刚才高季辅的说法一样,但是更深刻,也更具有说服力。

    李世民见此脸色莫明,实在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怒。

    按理说李承乾深明大义李世民该欣喜,可是李承乾把这一套用在他身上,就让他心里感到十分憋火,再看李承乾的做派一副魏征附体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平复心绪,起身走到李承乾面前,弯腰把李承乾扶起。

    “众卿也都平身吧!”

    马周等人再拜起身。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满是感慨地道:“承乾你能明白这些道理,朕很高兴。但是,高句丽乃是大唐的心腹之患,朕也已经年过不惑,此时若不能替你灭了高句丽,朕难以安心离去。”

    李世民说这些话时,眼里充满慈爱地看着李承乾。

    “父皇万寿无疆!”李承乾诚心道。

    “哈哈!”李世民以为李承乾不再坚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承乾待李世民笑罢,正色道:“父皇,高句丽建国已超过五百年,虽是蕞尔小国,但也绝不是一战可灭。

    北魏正始五年(244年)曹魏派兵破了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本以为高句丽已经灭亡,结果七十年后高句丽又复国至今。

    父皇以万乘之尊亲征辽东,若不能一战而灭,御驾久在辽东非国之福。所以灭高句丽的事,还是交给儿臣来办吧!”

    “你?”

    李世民的声音一下提高八度,震的大厅里的人都是心头一颤。

    李世民收起慈父的形象,往后退两步,背着手上下打量李承乾一遍。

    不无讥诮地道:“你说了半天,朕不能灭高句丽你能灭?”

    “儿臣不是——”

    “谁给你的勇气,让你自认为比朕还强?”

    李承乾话还没有说完就听李世民大喝道。

    “灭了一个薛延陀,就让你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父皇你听——!”

    “御驾久在辽东非国之福?你们以为国之储君若是久在辽东,就是大唐的福气啦?”这前半句是对李承乾说的,后半句则是对厅里大臣的质问。

    “这……”

    别说马周,就是长孙无忌也不敢乱说,无论是御驾还是储君哪一个在辽东时间长了,都不是好事,他们根本承担不起。

    “父皇,儿臣何时说过要亲去辽东了?”

    “哼!量你也不敢!”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怒火一发就不可收拾,竟然不顾身分反复冷嘲热讽。

    李承乾被他骂急了也冷声回道:“辽东儿臣当然敢去,只是儿臣知道此去无用,只准备去幽州建一座城而已。”

    “建城?你要大兴土木?”李世民立刻警惕起来。

    大厅里的群臣也都疑惑地看着李承乾,想听听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

第四百四十五章 父子对立

    “大唐疆域如此广阔,辽东高句丽这几年也要覆灭,但是大唐对地方的治理却多有鞭长莫及之处,南方水土柔弱只要恩威并济不足为患。

    可是辽东即便灭了高句丽,若不能善加治理,大唐稍有弱势一样能为大唐的祸乱之源。”

    许多文臣听了都不由自主地点头。

    两千年前秦始皇修建长城,两千年后还被人骂,认为不修长城中华民族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却都不知道,长城的南北二百里就是农耕线,气候若是干旱时,从长城往南二百内就不能种庄稼,气候若是湿润时长城以北两百里也能耕种。

    中国若是强盛,又恰好气候湿润自然可以攻到塞上,可是一旦气候变的干旱,在此耕种的农民必然全体内撤。驻守在外的军队就成了孤军,运送军粮给养就成了中原朝廷的沉重负担。

    这也是很多时候文官反对无限开疆拓土的根本原因。

    如今这些官员见李承乾已经开始谋划治理辽东,自然是支持的。

    不想,李世民稍微一想,就呵呵冷笑道:“真是大言不惭,朕不亲征,你什么时候能灭掉高句丽?高句丽不灭你谈何治理辽东?”

    李承乾看李世民眼里都是轻视,双臂一翻背在身后,挺起胸膛正对着李世民大声道:“儿臣只要去幽州五年,必定覆灭高句丽,并为大唐建成一座皇皇燕都以震慑辽东。”

    李承乾一语说完,就听长孙无忌笑吟吟地道:“太子殿下这五年只在幽州,不率兵去辽东?”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眼里杀机四射,沉声道:“若幽州平定,孤王自然可以去巡狩。怎么舅舅想让孤王长留长安?”

    长孙无忌再次见李承乾眼里露出杀机,是真有点害怕。不管他多受李世民信任,他都动不了李承乾分毫。

    可是李承乾却对他有毫不掩饰的杀机,以李承乾的手段,说不定哪天他就被李承乾强行杀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感到脖子上凉飕飕的,心道既然你一心去幽州,那我就让你去。离开长安别说五年,就是一年……哼哼……

    长孙无忌脸上笑容不减,“陛下,太子殿下既然一心为国,又无危险,不如——”

    李世民见李承乾当殿威胁长孙无忌,直气的七窍生烟,看着李承乾怒声道:“老子还活着,你小子就想当家?”

    文武官员听李世民用山大王的口气说话,一个个连忙低头不敢吭声。

    李承乾眼看要成功了,李世民却耍起了流氓,也是愤怒不已。

    大声道:“孤王去幽州坐镇,为我大唐开建一座燕都,乃是关系大唐长治久安的大事,父皇怎可在这件事上无理取闹?”

    “放肆!”

    李世民听李承乾说他无理取闹,手指头点着他大声道。

    “你们瞧瞧,他这个样子,可有一点臣子的样子?”

    群臣抬头一看这爷俩,一个腆着肚子,一个挺着胸膛,同样背着双手相对而立,很像俩个无懒当街叫骂。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太子殿下也是一心为国,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教导一二也就是了。”长孙无忌急忙上前劝道。

    “朕能教导得了他,他教导朕还差不多。你们也听见了,他刚才说的一套一套的。什么符坚、窦建德那些人也能跟朕比?”

    “父皇若是自认为比符坚、窦建德强,就该打消了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念头。”李承乾反驳道。

    “你——”李世民伸手指着李承乾点了一会儿,大声道:“朕打死你个逆子!”

    说着就要抽李承乾。

    “太子殿下,您今日就少说一句吧!”高季辅忙从后面把李承乾拉开。

    李承乾虽被拉开,但因为没有达到目的坚决不退,依然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一要动武,大厅里的大臣有许多都急忙退出去,但是中书省和朝廷的官员都走到李世民和李承乾中间劝架。

    “陛下,陛下不要发火,您听俺老程说一句。”程咬金忙走到李世民面前满脸堆笑道。

    李世民被人挡住没有看见李承乾,以为李承乾走了,胸口起伏的速度稍缓。

    “陛下,太子殿下想在幽州建燕都,依俺老程看不是坏——”

    程咬金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