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有很多都是被李承乾罢官后从长安来洛阳居住的士族,这些人在洛阳没有什么收入,所以经常到洛阳及周边的士族人家打秋风,李半城家在伊川县这些人自然不会放过他。

    李半城家大业大能有机会结交曾经在长安做官的士人,自是满心欢喜招待他们,每次来都是管吃管住还送上一些钱财。

    不过今日这些人来这里却不是为了找李半城打秋风,是因为有一位贵人在这里举办宴会。

    庄园内有一座临水的厂厅,因为这厂厅一半建在伊水之上,李半城就请人题了一块扁额名曰‘临伊榭’。

    此时宴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临伊榭里已经来不少人,许多人还是从洛阳来的士人。都站在用碳火烤的十分干燥温暖临伊榭里,眺望伊河上烟雨濛濛的景色,忍不住赞叹不已。

    荥阳郑浩和昌黎豆卢严同是从长安来到洛阳,两人又是嗅味相投,在洛阳这段时间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常常一起去拜访洛阳城的一些权贵和家里的世交,一起在各种宴会上宣传李承乾种种不是。

    今日这样的宴会同样也少不了这两个人。

    “鸿文兄,你说天都这个时候怎么今天的主角还不登场啊?”站窗前远眺的豆卢严有些担忧地问郑浩。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m。。/

    郑浩正往伊水上游看,因为他知道今日的主角这些天一直在伊川县南边嵩县住着。

    闻言沉吟道:“数日前韩王就说陛下传谕召道王来洛阳伴驾,只是道王在途经嵩县时受了风寒,就住在嵩县养病。

    戴刺史乃是道王的内兄,所以数日前就以巡视地方为由前往嵩县探病,今日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莫不是道王的病还没有好?”

    豆卢严闻言知道自己是白问了,郑浩拉拉杂杂说一大堆却没有说到正地方,便住口不说了。

    道王在嵩县到底病没病现在都不好说,而且他们是三天前接到洛州刺史戴至德的请柬,在这个关键时候戴至德怎么可能会被一些小事绊住?

    那么今日到现在还不出现,就说明他是故意来晚的。

    想到这里豆卢严收回目光转身看向厅里头,见一个个锦衣华服的士人,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从容,桌案上的精朽点心、新鲜蔬果和甘醇美酒也没有人再动,三三两两围成小圈子开始议论起来。

    豆卢严没有凑近这些小圈子,只是用心细听也能听见几句。

    “伊川风水不保……”

    “父老向工部尚书跪地请命……”

    “这个酷吏,真是要把百姓往死路上逼啊!”

    ……

    ……

    很多伊川当地士人说起这些都是忧心忡忡的。

    郑浩也发现厅中气氛不对,回过头来听见一言半语,不明白正要找熟人去询问。

    突然听见“通通通……”一阵踩踏木地板的声音。

    众人抬头看时却是此地主人李半城慌里慌张地一边从外面跑进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李半城是个二百多斤的大胖子,平时走路有意拿捏姿态还不显。此时急了小跑进来,不但把地板砸的通通响,身上被上等绫罗裹着的炭水化合物也就是肥肉,也一圈圈地都跟着他的身体颤抖个不停。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乍一看,好像身上箍了一道道花色的蟒蛇在不停地扭动。

    此时众人没有在意李半城的丑态,都盯着他那张喘的通红的大屁股脸,焦急地催促他说话。

    “呼——呼——……”

    李半城喘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静下来,看着众人都围住他,忙向众从作揖道:“刚刚听说薛尚书下令伊川县令派兵把请愿父老打散,是张县令好说歹说,求了半天情才允许张县令去劝说父老。

    若是父老们不肯散去,还是要派兵打散。可怜我县父老冒着冰凉的秋雨前去请愿,薛尚书不但不允竟然还要打他们……呜呜……”

    李半城说着竟然以袖掩面呜呜咽咽哭起来。

    “这酷吏真是狠毒……”

    “薛大鼎他只顾他自己邀宠,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

    “真是没有天理了,竟然要派兵打散请愿的父老。”

    ……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零一章 上疏朝廷

    “不能让这个酷吏的阴谋得逞。”

    就在大厅里群情激愤纷纷声讨薛大鼎的时候,一个声音特别响亮。

    说话的人是郑浩,他在长安被李承乾罢了官,对李承乾身边重臣那真是羡慕嫉妒恨。

    “对,不能这个酷吏得逞。”

    ……

    此言一出如同火上烧油一般,使大厅里的气氛更回热烈。

    一直掩面呜咽的李半城听见后,便装做擦去眼泪,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

    待众人都看向他时,才无力地道:“薛大鼎本来就是工部尚书,在朝中又有太子殿下撑腰,听说前几天还逾制给他加封了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

    他来这里修水库,修水渠说是为了治理伊河水患,其实是为了修好伊河,从伊河上把伊川县山里的煤送给太子殿下炼钢用。

    他们要做的事情,谁能阻止得了?”

    “唉——”

    众人闻言不禁都泄了气,大厅里一片唉声叹声。

    李半城见此有意无意地向豆卢严看去,豆卢严闻声心中一动便迈着小步缓缓上前。

    直到走到大厅中间,才抬手向众作一个罗圈揖道:“诸位请听我一言。”

    李半城见此立即真诚问道:“不知豆卢大人有何高见?”

    就在郑浩惊讶看着豆卢严时,李半城已经开始捧哏了。

    豆卢严见周围有些不认识他的人正带着审视的目光看他,便笑笑道:“高见谈不上,只是——”说到这里眼神往左右一飘。

    李半城立即会意,大声地吹捧豆卢严道:“哎!豆卢大人出身昌黎豆卢氏,太常卿豆卢贤超老大人的侄子,这些年一直在长安做官,随侍豆卢老大人身边,您的见识一定比我等要高!”

    李半城吹捧很有用,厅里众人果然都对豆卢严下面要说的话感兴趣了,有那心热的甚至出声恳求道:“还请豆卢大人为我等指一条生路。”

    豆卢严见状又故做姿态道:“我叔叔因为上谏被太子殿下罢免,我因受牵连故也辞官回乡,这几日原在洛阳城养病,今日被李先生召来饮宴不想遇上这样的事。

    外乡人本不欲多舌,但是想到伊川百姓无辜,诸位又十分热情,只得把一点浅见说出来,请诸位参议一二。”

    “豆卢大人不必过谦,您说出来的一定是好的!”李半城继续捧哏道。

    “对!”

    ……

    经过豆卢严两翻欲拒还迎的表演和李半城的全力捧哏,豆卢严彻底成为大厅的中心人物,连原本对他所有怀疑的人也疑心尽去,往前站站,准备倾听他的高论。

    “刚才李郎君说薛大鼎有太子殿下做靠山,可以不顾百姓死活为所欲为。这话对也不对,太子殿下贵为一国储君,在我等看来确实是已经高不可攀了。但要说能违逆天意民心,那也是难以长久的,不说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断不会使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是真能让他一时如愿,难诸君不见那前隋炀帝酷虐百姓,身死国灭的下场?”

    豆卢严刚说到这里,伊川当地一个名叫洪图的士绅忙出声打断他道:“豆卢大人还请慎言,这犯上作乱的话可不能轻易出口。”

    这些士绅虽然对朝廷破坏伊川的风水修水渠、水库做法不满,但是让他们立即扯旗造反,他们还是不敢的。

    众人闻言也都觉得豆卢严这话说的过了,有一些人就点头附合洪图道:“此事定是薛大鼎想要邀功,不关太子殿下的事。”

    他们不是替李承乾辩解,而给自己留一点希望。

    “哈哈哈”

    豆卢严闻言哈哈一笑,再次抱拳道:“诸位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刚才所言正与诸位想得一样,此事或者太子殿下不知情或者陛下不知情。

    总之若是太子殿下和陛下知道了此间事情的详情,定不会不顾天心民意强行在此修渠。甚至为了修渠毁一地风水杀数万百姓,所以诸位不用怕那薛大鼎。”

    李半城闻言忙朝豆卢严郑重一礼,诚恳求教道:“只是现在薛大鼎不顾百姓死活,下令要派兵打散我伊川县前去请愿的父老。

    若是请愿的父老被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