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坐下慢慢着品茶静等禇遂良,颜师古的喜讯他猜也能猜出来,可是禇遂良今日的表现太让他失望,他想知道此刻禇遂良有什么话说。
不一时,内侍引着颜师古和禇遂良进来行礼。
“臣颜师古(禇遂良)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
李承乾放下茶杯淡淡地道。
“这么晚了颜先生来见孤王所为何事?”
待二人起身,李承乾看着颜师古问道。
两人见李承乾没有赐座,显然是没打算长谈的意思。
颜师古觉得自己是被禇遂良连累了,当下直接拿出他的奏疏,道:“启奏太子殿下,长安藏书楼已经完工,臣准备明日就开始安排人把崇贤馆近来刻印的书籍送过去,十月初七正式开始允许进内读书,初七日不是朝会,还请太子殿下亲临藏书楼主持开馆。”
“竟这么快?”
李承乾听说十分高兴,修书和建藏书楼是他一穿越来就开始做的两件事,只是朝廷财力有限这一年来又是天灾又是打仗,这些事就往后放了,到现在原定编修的贞观大典还没有完修完。
长安城藏书楼是李承乾今年夏天回来时下令修建的,两三月了才修建完成。
“真是辛苦卿家了,一切就都按卿家说的办,到十月初七孤王亲自去藏书楼主持开馆。”李承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颜师古见李承乾答应立即躬身行礼道:“既然如此臣告退了。”
李承乾亦起身笑对颜师古道:“既然无事你就先去吧。
孤王已有多日未与象儿他们一起用膳,今日太子妃已经准备家宴,孤王这就过去。”
最后一句话当然不是对颜师古说的,而是在赶在禇遂良。
禇遂良站在殿中的十分尴尬地看着李承乾,却见李承乾始终没有看他一眼。
心里不禁有些气闷,他说什么也是东宫的师傅,李承乾不能这么无礼地对他。
可是细想起来他有什么能教李承乾的?
自从李泰造反李世民重新给李承乾安排的这批师傅,李承乾就从来没摆出过尊师重教的样子,这批新师傅也因为李承乾的才华和能力,不敢随便指教他什么。
久而久之,他们在李承乾面前都只有被教育的份,只能算是臣子实在难算是师傅。
这个问题他们早就发现了,但是一则李世民没有支持他们意思,从安排他们做东宫的师傅就没有提过正式的拜师的事。
二则李承乾心性才华确实冠绝当世,眼光更是长远,他们脸皮再厚也不敢以师傅自居。
所以他们都是甘为臣下,在李承乾面前也从不提师生礼节,好在李承乾也算尊重他们,这样相处可以说是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只是现在李承乾摆出难看的脸色,让禇遂良有些难以接受,当下都忘了来之前计划好要慢慢劝谏了。
“太子殿下!”禇遂良上前一步沉声道。
李承乾扭头看他一眼,见禇遂良神色严肃地看着自己,知道他可能有一套长篇大论,直接站起身来,冷冷地道:“今日孤王累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说罢,扶着刘葵就往外走。
李承乾这么做,让禇遂良更是不满,好像李承乾只要走出去就要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似的。
“太子殿下,请听臣一言再走。”
说着竟在横跨一步拦在李承乾面前。
“放肆!”不待李承乾发话刘葵就不乐意了。
李承乾看着他面沉似水,过一了会儿才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说”
“太子殿下今日所议之事,臣回去细想确实有利国之处,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臣深感佩服。
但是此法若行必致天下士族离心,太子殿下位居东宫奉旨监国,实不宜改动成法而使天下生怨。
此法或可待他日行之,但今日既已在崇教殿公议,天下士族日后亦必知晓,恐对太子殿下不利。为使天下士族安心,臣以为太子殿下当暂贬首倡此事的杜尚书和刘侍郎。”
说到此深揖一礼,等待李承乾的答复。
李承乾越听越怒,睁圆了眼睛看着禇遂良,胸口不断起伏,最后只是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太子殿下若不早做决断,待群臣上书弹劾杜、刘二人,反显太子殿下进退失据。”禇遂良见李承乾走远,无力地大喊道。
只是李承乾仿佛没有听见,头也不回地走了。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弹劾杜正伦
李承乾万万没有想到禇遂良竟然在背后给杜正伦和刘祥道捅刀子。
一时间气的李承乾脑子都不利索了,穿越以来李承乾虽然没有特别重用禇遂良,但是对他的人品学问还是信得过的,没想到……
李承乾现在对此想都不想想了,在刘葵的搀扶下快步往承恩殿走去。
“臣妾参见太子殿下!”
“儿臣参见父王。”
……
走到承恩殿门口,看见太子妃领着李象兄弟和王良娣出来迎接。
李承乾突然站住脚,勉强露个笑脸道:“都平身吧!”说着往里走去。
太子妃等人都知道今日李承乾在崇教殿被大臣谏阻心里不高兴,此时见李承乾神色郁郁,便都小心翼翼地跟进去。
………………………………………………………………
禇遂良和颜师古走出东宫时夜幕已经降临,两人的随从牵着马匹正等在东宫门口。
一路上一言不发的颜师古临上马时突然回头看着嘉福门对淡淡地道:“太子殿下英明啊!”
禇遂良知道这是讽刺他背后捅刀子,看着颜师古头也不回地走了,心里叹口气,暗道:我一心为了太子殿下,问心无愧,不必在意他人毁誉。
想到这里也回头看一眼嘉福门,想到李承乾不听他劝谏,感到既无奈又失望。
最后猛地回头,喃喃道:“看来明日只能与群臣一起劝谏了!”
………………………………………………………………
当夜李承乾在承恩殿里与太子妃苏氏和王良娣饮宴后就歇在承恩殿里。
第二日因为要在嘉德殿里的举行大朝,所以天不亮就被刘葵叫起来,洗漱更衣准备前往嘉德殿。
李承乾走出承恩门看见新的东宫右卫率将军梁建方、太子家令裴行俭,太子仆令王方翼,太子率更令程务挺以及太坊内坊的各局官员都穿戴严整,率领着一众属官在此等候护送他去嘉德殿。
“参见太子殿下!”
见李承乾走出来群臣一齐躬身行礼。
李承乾神色平静地道:“平身!”说罢直接走上肩辇起驾。
因为是在东宫内行走一众从属都是步行围随着。
现在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所以李承乾要经过道路的都点起的灯笼火把,加上随从人员手里的灯笼火把,他们一行人直如一条火龙一般浩浩荡荡直通嘉德殿。
而此时嘉德殿里也是灯火通明。
在殿前皇太子卤簿已经摆开,各色旗帜羽扇伞盖等在殿前露台上迎着夜风猎猎作响,大殿两侧廊上廊下、殿前露台以及丹墀两侧都是东宫六率的将士各持战戟、巨斧、黄钺守卫。
下面的广场上数百大臣身着礼服肃穆而立,仰望着上面辉煌威严的皇太子殿仪仗,等待朝会开始。
在唐朝皇太子监国大朝与皇帝大朝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礼节稍减一二,然后大臣依照东宫官职排序站立。
没有东宫官职的重要官员在皇太子监国时,朝廷都会相应地授予一个东宫官职,只不过李承乾嫌麻烦虽然下令授了官职,但是称呼上依然还是按照原来官职称呼。
十月底的早晨温度已经不高了,一阵寒风吹来几个年老的大臣都不禁缩缩脖,抬头看看想知道李承乾什么时候能来。
突然上面露台上传来一阵悠扬的礼乐声,下面的大臣知道李承乾已经到了,不由朝露台上望去。
李承乾坐着肩辇直到大殿门口下来,扶着刘葵一步一步走进大殿,羽扇伞盖紧随其后,两排千牛卫带刀护卫着稳步跟进。
李承乾在宝座上坐下这些人也都护卫左右把宝座上的李承乾衬托的庄严神圣,让人远远一见就觉心生崇敬。
一切就续后,李承乾抬手朝刘葵示意,可命群臣进殿。
刘葵神色肃穆地上前一步,拉长声音道:“百官上朝!”
殿外自有人接着传令,如此命令一遍一遍传出去,直传到嘉德殿广场,群臣闻声才排队进殿,殿中侍御史在人群中巡查有没有人不按礼仪行走。
百官走进大殿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