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固起身时只看见李承乾的背影,看见王群手势才连忙跟进去。

    李承乾在鹰鹞院坐下,王群才领谢固进来再次向他行礼,待谢固站起来,李承乾正眼看他。

    李承乾见谢固有二十多岁,高高的个子,有些偏瘦,一脸的风霜之色,但是两只眼睛却十分的明亮。

    此时见李承乾打量他,稍策有些紧张,便淡淡地问道:“听说你精通算学?”

    谢固闻言深吸一口气慢慢答道:“回太子殿下,草民因生计所迫曾用心学过算学,但也只是略知一二,不敢称精通。”

    李承乾已经安排人考过谢固,知道他说的是谦词不由点点头。

    “你看了孤王写的黄金兑换计划,有什么想法?”李承乾继续问道。

    慢慢地谢固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闻言侃侃道:“回太子殿下,草民以为太子殿下所作所为开万古未有之先河,非大公无私之人不能为也。”

    李承乾闻言气的直翻白眼。

    “你觉得孤王很傻?”

    “放肆!”旁边的王群勃然变色。

    谢固闻言吓慌忙跪在地上道:“草民不敢!太子殿下一心为国大公无私,草民既感且佩,只是觉得太子殿下若是能留意几点,或可以做的更好。”

    李承乾闻言淡淡一笑道:“那你就说说孤王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

    谢固跪在地上都不敢起来,神色郑重道:“草民以为太子殿下所有设想已经十分完美,只是如果把兑换黄金的地方放在洛阳,或许会更好一些。

    洛阳城水路畅通,集南北货物,在那里兑换黄金一定能事半功倍的。

    另外,汇昌金号只往外兑换黄金,也应该收购黄金。”

    李承乾闻言看一眼王群,不知道是不是他对谢固说了什么,让谢固这么说的。

    王群表面上不为所动,李承乾也就没有说什么。

    接着问道:“还有其他想法吗?”

    “还有就是——”谢固说到这里露怯怯地表情。

    李承乾见状直接道:“有什么说出来孤王不会因此怪罪你的。”

    谢固闻言鼓起勇气道:“草民曾见佛寺城的和尚向外借贷,利息甚高,觉得太子殿下的金号也应该借贷给急需用钱的人,收取利息。”

    “放肆太子殿下何等身份,岂能效仿那些和尚盘剥百姓?”王群到底出身太原王氏,对于盘剥取利的事情天然地就要反对。

    李承乾见状摆摆手道:“他说的不错,孤王也确实准备往外放贷,不过利息要低的多,不为赚钱只给急需用钱的人排忧解难。”

    谢固闻言睁大了眼睛,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李承乾也会想到往外放贷。

    李承乾接着道:“谢固你提出几点建议除了在洛阳开店兑换黄金以外,其它的现在都不能做。

    不过孤王也可以告诉你一件事,孤王不光在要在洛阳开店兑换黄金,还想在杨州、益州等地也开几间汇昌金号店兑换黄金。

    最重要是客人可以在扬州、益州、洛阳等地汇通金号存放钱帛,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取出。”

    谢固听了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太子殿下,您的意思是在扬州的汇通金号存钱,可以洛阳的汇通金号取出?”

    李承乾点点头道:“正是!不过事情得一步一步的做,你先去洛阳把洛阳的汇通金号开起来。”

    谢固激动地道:“草民遵旨!”

    李承乾没有让他平身只是淡淡地道:“替孤王把事情做好,以后不会一直是个草民的。”

    “谢太子殿下隆恩!”谢固闻言更激动了。

    李承乾起身离开,对这个谢固他还算满意。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汇聚洛阳

    长安城近来可谓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对于修下水道长安百姓空前的热情,在第一批缸管运进城里后,短短数日就把整个长安城的主要街道的下水道都修好。

    各坊市内的下水道也已经挖好,只是秋风一起,长安城附近一片丰收景象,百姓忙着秋收再顾不得别的,坊市内的下水道只能暂停一下。

    长安城的百姓对现在长安城的喜爱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深感做唐人长安的骄傲。

    这些当然又是李承乾的功劳,现在长安城的百姓再提李承乾简直就像是提起神仙一样。

    当然事情都不能绝对也有一些地方的人,看到不是丰收的金秋,而秋风秋雨愁煞人。

    比如前些日子因为被高士廉巡视出无能懒政的六部官员。

    这一次李承乾罢免的官员与上次不同。

    李承乾第一次罢免的官员多是一些士族青年子弟刚刚入仕,而这一次通过高士廉和许敬宗巡视六部罢免的官员都是积年老吏。

    这些官员在朝廷为官多年,虽然官做的不怎么样,但是一个个在长安混的风声水起,经常与一群同道中人诗酒唱和,此时离开自然少不了朋友送行。

    今日真定公主的附马崔恭礼就在隆庆坊里为即将离京的荥阳郑浩设宴送行。

    隆庆坊在长安城东边的春明门内,因为坊内有池苑、佛寺风景优美,大唐朝建立后这里的宅子就是赐给贵臣居住的。

    后来登基前的李隆基和他的几个兄弟住在这里,所以到了开元天宝年间李隆基就把隆庆坊改建成了兴庆宫。

    现在唐高祖李渊的真定长公主的公主府就在这里。

    崔恭礼是真定公主的驸马。

    虽然没有什么大能耐,但是有三宗好处,一是出身好,是博陵崔氏的嫡系子弟;二是长的好,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三是能喝酒,史书记载一次饮酒一斗,跟没事人一样。

    有些三宗好处,崔恭礼在长安城结交了不少朋友,这次被李承乾罢色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他朋友,这一次也都一并请来了。

    公主府的宴席设在后园的汉白玉台上,酒宴还没有正式开始,众人都站在台上赏景。

    身材高大的崔恭礼陪着郑浩站在台边,看着台下是个水池,时值深秋池塘里的荷叶已然枯败,却还没有人收拾,让人看着有些煞风景。

    郑浩被李承乾罢官心情不好,看着一片一片黄中带青的烂荷叶,面色不悦地道:“公主府内的下人也太不尽心了,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这些荷叶还不清理掉。”

    崔恭礼与他是交,知道他心情不好,且自己也有些怨言,便苦笑着道:“郑兄有所不知,这也怪不得府里下人,今年初秋时长安城修下水道,正该整理这园子的时候公主里匠人都抽调出去挖下水道了,再者这两年长安百姓家家广种粟米,现在正是秋收时节更是抽不出人来整理这园子……”

    “唉——”

    郑浩闻言心里有百般不满最后只是长叹一声。

    这两件事情都是李承乾下的命令,现在李承乾正如日中天,两人虽然心里万分不满到底不敢明说。

    正说着一仆人领着一个青衣公子走过来,向二行礼道:“见过驸马,见过鸿文先生。”鸿文是郑浩的字。

    二人见了都忙还礼,来人名叫豆卢严是豆卢贤超的侄孙子。

    豆卢贤超因为反对李承乾被罢去官职,流放岭南,三代不得仕进。

    但是豆卢家其他人现在并不受影响,在长安城的人受到一些人的照顾还能过得去,所以今天也在邀请之列。

    郑浩看着豆卢严关切地问道:“肃庄来了,不知贤超老先生近来可有书信送回?”肃庄是豆卢严的字。

    豆卢严闻方脸上神色一戚,悲声道:“叔祖若大年纪实在不宜远行,去岭南的路上就已经病了,上次族兄来信说是歇在了洪州,这有一个多月没有音信了。”

    “唉——”

    二人听了皆是长叹一声,默然不语。

    过了一会,豆卢严敛去戚容,向郑浩问道:“鸿文先生此次离京,不知是要定居洛阳,还是还于乡里?”

    郑浩闻言未解其意,便直接道:“浩蹉跎长安数载,现在闲云野鹤之身,自然回归荥阳乡里。”

    豆卢严闻言神色变幻,似是有话想说。

    崔恭礼见状便问道:“庄容此问可是有什么深意?”

    豆卢严闻言便直言道:“日前叔祖来信,命严携家眷迁往洛阳居住,近来一直在打点行装。

    偶尔听说陛下以太子监国,实欲动身巡幸洛阳。”

    “陛下巡幸洛阳,所为何事?”

    崔恭礼和郑浩平日里都是混日子的,要是说到风花雪月可能很快反应过来,跟他们说正经的政事反倒迟顿的多。

    豆卢严心里对他们不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