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上行的公务文书却显得乱七八糟。

    尚书省既没有尚书令也没有左右仆射,一些大事他们处理不了,所以很多地方的公文都是直接投到中书省去。

    中书省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上不对下,涉及军政大事的政务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都是直接送给李世民亲自处理。

    可是不那么得要政务中书舍人看看就放下了,这些本该由六部跟踪的政务很多时候都是过去一年半载才又转到六部尚书手里。

    另外,六部的官员数量也严重不足,就算是发现问题,也没有能力一追到底。

    而地方官员经常派属员来长安办理公务为名住在长安,很多时候六部就把本该由他们本部追踪的事务,交给了各地的朝集使。

    在没有强势主官的情况下这样处理政务效率可想而知,地方上往往应付了事。

    李承乾来到尚书省,高士廉许敬宗和六部尚书等人都在,听说李承乾来了忙出门迎接。

    “诸位免礼!”进了尚书省正常李承乾在主位上坐下,朝众人摆摆手道。

    下面的大臣看看见李承乾亲自来了,脸色都有些有自然,本来李承乾下令巡视尚书省六部时他们中很多人心里是不满。

    没想到一查下来竟然有这么问题,此时再因此见李承乾脸上都有些讪讪的。

    待众人坐下,李承乾便对高士廉道:“高卿家近些天六部巡查的怎么样了?”

    “启奏太子殿下,这是臣等巡视后写的一份奏疏,请太子殿下过目。”

    高士廉现在对李承乾越发的佩服了,闻言便起身递上一份奏疏。

    李承乾接过一看,见他们用上了春秋笔法,只说下面的人办事不力,绝口不提李世民荒废尚书省的责任。

    李承乾看罢脸上做凝重的神色,对高士廉道:“此事关系朝廷法度事关重大,高卿家还是要见见陛下,请陛下圣裁。”

    高士廉也觉得事情重大李承乾不能做主,当即对李承乾道:“臣稍后就进宫面见陛下。”

    场中只有许敬宗脸上露上异色,他跟高士廉一同奉旨巡视六部,按理说应该一起去见李世民。

    可是李承乾却只是让高士廉一个人前去,显然里面另有隐情。

    果然,高士廉和李承乾前后脚进宫,高士廉去后宫,李承乾回东宫。

    却在高士廉还没有出宫时,李承乾的命令就下来了。

    第一是把高士廉和许敬宗巡视六部的情况公布出来,降旨斥责中书令杨师道揽权误事,罢免中书令一职,由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马周接替。

    马周接替中书令后解职吏部尚书,由过几天进京的杜正伦接替。

    然后下旨斥责各地朝集史十天内必须回原地。

    最后下旨罢免一百多名渎职怠政的六部官员书吏等人,有贪渎卖放的都交部议处。

    这几道旨意一下去,朝堂上下都就懵了,谁都知道杨师道自从儿子被杀后,已经上几份请辞的奏疏了。

    当不当中书令无所谓,但是现在被李承乾公开处理明显是在替李世民背黑锅。

    有些大臣洞悉是高士廉进宫后,李承乾才发出的旨意,都以为这是李世民的主意,一时对李世民观感都有些改变了。

    消息传进太极宫李世民当即就桌子踢翻了,这也太打脸了……


………………………………

第三百八十章 谢固的建议

    高士廉听了李承乾的命令也觉得无语,知道自己是被李承乾当挡箭牌了,看着愤怒的李世民依然无语。

    李世民气呼呼地在大殿里走了几圈,最后长长地叹一口气坐下来,看一眼高士廉,满嘴苦涩地道:“看来太子是真不想朕再过问朝政了。”

    “陛下为何不亲自主政?”

    高士廉说出来就后悔了,这是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的权利斗争,他插嘴很可能把双方都得罪了。

    李世民闻言苦笑着道:“高卿凭心而论承乾主政并没有什么错处,他现在正在做那些事,朕若出面主持怕是难以做成。”

    说到这李世民像是想开了似的,冷哼一声道:“一切随他吧!”

    高士廉听了一怔,才缓缓起身向李世民躬身一礼道:“陛下圣明!”

    “既然承乾已经下令,这件事就到这里吧,高卿退下吧。”李世民有些疲惫地道。

    高士廉闻言心里一叹,知道李世民现在已经不信任他了。

    “启奏陛下,臣已年介七十,前年就已告老去职,只是去年陛下北征臣才再次随陛下出征。现在天下太平朝政稳定,而臣已衰朽老迈不堪陛下驱驶,恳请致仕回乡。”高士廉说着跪了下去。

    李世民此时虽然心情不好,但是看着须发皆白的高士廉当面请辞,还是心里一软起身把他扶起来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太子监国朕想着得有个老臣辅助他。”说到这里停一下,才接着道“既然你执意请辞,那就先回家歇些日子。”

    “臣谢陛下隆恩!”高士廉说着又想行礼被李世民扶住了。

    李世民亲自把高士廉送出紫薇殿,回来一个人坐在紫薇殿里,看着空荡荡的大殿,眼神渐渐变的冷冽起来。

    “朕不与你计较,但是敢阻拦朕东征高句丽……”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

    ……………………………………………

    李承乾一直在东宫等李世民的反应,最后只得到准高士廉回家休养的旨意,这让李承乾挺意外的。

    第二天,高士廉又上书称愿携家眷移居洛阳。

    洛阳现在还不是东都,朝廷也没有把不得势的大臣送去洛阳养老的先例。

    而且高士廉是开国元勋,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虽然是文臣也不能掉以轻心,放他去洛阳万一有人拿他的名头做什么就麻烦了。

    李承乾想下旨送他去九成宫休养,但是出了房玄龄的事情之后满朝大臣都知道,去九成宫休养相当于软禁。

    高士廉劳苦功高又没有过错,李承乾怎么敢轻易下令让他去九成宫?

    李承乾放下奏疏朝许敬宗问道:“许卿家以为申国公自请去洛阳养老怎么处?”

    高士廉回家巡视六部的事情就落在许敬宗一个人身上,这两天许敬宗出入崇教殿的次数很频繁。

    许敬宗看了高士廉的奏疏后,微微一笑对李承乾道:“启奏太子殿下申国公恐怕更想去九成宫养老,只是九成宫乃是皇家行宫,他自己不好提出来罢了。”

    李承乾闻言心里一乐,这个家伙果够坏,这话要是当着高士廉的面说出来,高士廉也不敢否认。

    “说说孤王该怎么办?”

    李承乾淡淡地道。

    许敬宗闻言笑咪咪地道:“太子殿下可先不理会申国公的奏疏,直接加封他的长子高履行为吏部右侍郎,以示恩宠!”

    “过几日杜正伦进京吏部就开启官制改革,吏部右侍郎合适吗?”李承乾有些犹豫,他虽然知道历史的大概方向,也知道哪些人有才能,但是真不知道哪些人能成为他改革的助力。

    许敬宗十分自信地道:“高履行以孝闻名天下,只需要申国公指教他几句想来会忠于太子殿下的。”

    “那就这么办吧。”

    ……

    ……

    …………………………………………

    李承乾处理了高士廉的事情,便坐着小马车往东宫后头的鹰鹞院去。

    鹰鹞院是原来的李承乾训养猛禽的地方,现在的李承乾穿越后没有再出去打猎,这里养的猛禽也都被蜀王李愔他们弄走了。

    今日李承乾要在这里召见一人名叫谢固的商人。

    王群了解到,谢固是去年从扬州贩粮食到长安来卖,被长安权贵算计赔光本钱,因为怕见债主不敢回扬州,就在东市给人算账为生。

    据王群说,这个谢固在扬欠了的三千贯钱,如果不发生奇迹他这一辈子都还不起。

    另外李承乾也了解到谢固出身一个破落士族,在唐朝士族出身的人愿意放下士族的骄傲去经商,就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

    所以李承乾决定召见他,想看看这个人能不能用,如查能用就让主持汇昌金号兑换的事务。

    李承乾的马车来鹰鹞院门口的时,王群领着谢固已经等在这里了,看见李承乾下车慌忙趴在地上行礼。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谢固跪在地上大声道。

    “平身!”

    李承乾淡淡地说一句,就柱着拐杖当先往鹰鹞院里走去。

    谢固起身时只看见李承乾的背影,看见王群手势才连忙跟进去。

    李承乾在鹰鹞院坐下,王群才领谢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