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严肃地看着吴王李恪道:“他好歹也是你的长辈,你都不让他说话了?”
不料此言一出全场大惊,过了半天才听高阳公主道:“太子殿下,你不认识他们啦?”
李承乾闻言急忙回头去看老鬼,老鬼忙低声道:“那是蜀王,说他的是吴王,那边才是汉王。”老鬼声音虽低可是珠帘内的几人都听清楚了。
李承乾正尴尬时,却见新城公主“啪”一声把筷子放在小几上,嗔道:“大哥都被他给气糊涂了。”
“外面的雪那么大把人眼睛都给耀花了,再喝点酒哪里还能看得清谁是谁呀!”长乐公主也笑着打圆场。
“就是就是,来老六喝酒!”李承乾借坡下驴,举起酒杯邀蜀王李愔喝酒。
蜀王李愔忙举起酒杯,吴王李恪低声斥道:“还不敬太子殿下。”
“老三咱们是兄弟别来这套把酒喝了。”
“好。”
三人一起把杯中酒喝干,才解了这个尴尬。
李泰听李承乾跟李恪李愔称兄道弟,比吃了屎还难受,见他们放下酒杯,就端着酒杯起身,走到大殿中间,朗声道:“昨日长安城普降瑞雪,想着来年五谷丰登,孤王不胜欣喜,特举办这场初雪诗会。
能得太子殿下、汉王叔、吴王兄三位公主和六弟还诸位大人赏光前来,真是荣幸之至。”说罢把杯中酒喝干。
“魏王爷风雅高士,在芙蓉园办此雅集,我等岂能不来共镶胜举,酒已够了该请王爷赋诗才是。”一众魏党都纷纷起身谦虚道。
李泰矜持地摆摆手道:“小王可算不上什么风雅高士,倒是太子殿下前些日子给小王一首极好的诗,怕是在座的没一个人能比得上。
今天太子殿在此理当先请太子殿下赋一首瑞雪诗才是。”
“对该请太子殿下赋诗!”大殿中很多人都是提前窜通好的,此时都跟着起哄。
李承乾看着李泰表演,就连连冷笑,待李泰提到请他作诗,便缓缓起身走出珠帘,睥睨地看着众人,淡淡道:“要说作诗啊孤王还真作了一首,怕你们诸位听了不高兴。”
众人以为他怕了,都忙道:“太子殿下作的必然是好诗,我等怎么会不高兴?”
“还请太子殿下吟来!”
……
李承乾看他们起哄,想看自己出丑,便抬手一压道:“好,那孤王就先做一首,你们听了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念完这两句李承乾又向前走出两步才接着念道:“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然后抬头挺胸,提高声音道:“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念到这李承乾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已经被他的诗振撼的没有反应了,大殿里唯有粗重呼吸声。才微微一笑接着道:“梅花欢喜漫天雪”后退两步大手摆道:“冻死苍蝇未足奇”
听了最后一句,众人眼睛掉了一地,觉得太俗,想作找出毛病批驳一翻……
………………………………
第27章 挂牌与捐粮
李承乾吟出最后一句,看一眼李泰和他的党羽一个个脸色难看,好像这场雪冻死的苍蝇都给他们吃了似的。
扬头哈哈一笑道:“魏王,孤王的这首诗作的如何啊?”说着坐回太师椅,慢慢地摇起来。
“啊?”李泰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好,真的好!”李愔大声道。
“请问蜀王殿下这首诗好在哪里啊?”卢承庆脸色难看地道。
本来他们请李承乾作诗虽然目的不纯,但是李承乾要是做出好诗不管真心还是假意,总要赞上几句,也不枉了他们自称诗书传家的身份。
但李承乾的最后一句,让他们都对号对入座,觉得李承乾说的苍蝇就是他们。
自觉受辱,怎么还有脸皮开口称赞李承乾呢,一个个脸色难看,心里都在想怎么贬低,只是因为李承乾乃是皇太子,今天又表现的强势霸道,一时找不到硬伤,不敢开口自讨没趣。
卢承庆是卢布的本家,对李承乾多有不满,刚才一出声就被李承乾打脸,心本来就像吃苍蝇似的,听了李承乾的诗感觉他把苍蝇的食物也吃了。
听见李愔叫好自然格外心塞,便忍不住出言反驳。
只是李愔也是个草包,出声叫好只是出于兄弟义气,被卢承庆一问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得回头看李恪。
“太子殿下这首诗以雷霆万钧的气势,书写胸中万丈豪情,听之令人心折,自然是一首好诗。不知卢侍郎以为哪里不好呢?”李恪见李愔被人欺负,语气也十分生硬。
“这才是打虎亲兄弟啊!”李承乾幽幽感叹。
李泰不以为然,心里想是你无能还怪我不认兄弟。
“大哥!”长乐公主心里五味杂陈,想着长孙皇后眼泪差点掉下来。
“老三,老六来大哥敬你们!”李承乾说着把杯中酒喝干,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也都一扬脖喝干杯中酒。
李泰在旁边也不尴尬,只是心里不住地变幻着想法,半天才缓缓道:“太子殿下这首诗自然是极好的,只是用词有些不太典雅。”说着顿了顿,听见帘外响起几声“嗯嗯”的应和声才接着道:“算了,都过去了,今天是长安城今冬第一场雪,刚才大家都说要作瑞雪诗,太子殿下作的诗虽然好,却也有些文不对题。不若我们大家再作些对题的好诗。”
李承乾听他说用词不典雅,心想我没说‘不须放屁,且看天地翻覆’就不错了。
听到他说了半天,先说自己文不对题,然后说他们还要作诗,便大声道:“作瑞雪有什么难的啊?”
“怎么太子殿下今天还有诗?”李泰表情僵在脸上了,意思是你准备了几首。
帘外众人一早听说李承乾作诗是有人代笔,都深信不疑。刚才李泰说了半天大家也明白过来,李承乾准备的诗文不对题。只要今天众人作几首好的瑞雪诗作传扬出去,天下人自然都知道他皇太子找人代笔作诗。
一听见李承乾似乎还要作诗脑袋都档机了一般,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李承乾也不理他们,真接开口吟出一首小诗: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好,好诗!”李愔是跟外头那帮家伙干上了。
但是这回没有人再问他好在哪里了,这一首诗挑不出一丝毛病,但是他们又集失语了,因为他们准备的都赞美这一场瑞雪的华丽诗句,被这二十字给堵死了。
堵在心里很难受,但是不敢喷出来,这回不光是因为李承乾的身份,还因为他们都是大唐的官员。士人一向标榜自己以天下为己任,面对这样诗句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但是不能说出口。
他们还想着把李泰送上皇位,他们这些从龙功臣,定策国老,为官作宰,治理天下呢。
“孤王的诗已经作了,你们作的诗呢?”李承乾端着酒杯慢悠悠地问道。
众人一阵语塞,准备好的诗作没用了,这会心里乱七八糟的哪有文思啊。
“魏王你举办诗会,不会一首也作不出来吧?”李承乾一边摇着太师椅,一边痛打落水狗。
“太子殿下诗才了得,臣弟怕是不及。”李泰的大猪屁股脸已经变成猪肝色了。
“哈哈”李承乾哈哈大笑显得很开心,李泰和他的一众党羽,都像霜打茄子一样,蔫头吧脑的。
“昨天说是不来了,可是今天我一看这么大雪下了一天一夜,还没有要停的意思。我心里着急啊,这要是雪一直下到明日,不说别的地方光是长安城就得有多少百姓遭灾啊?
可是看看你,这一场宴会你花了多少钱啊?”说着痛心疾首地用拐杖指着李泰。
然后一扬拐杖指着帘外的魏王一党大声道:“还有你们,一群朝廷大臣拿着朝廷的奉禄,就是让你们陪着魏王喝酒作诗的吗?”
李承乾以皇太子的身份,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痛斥他们,外面一众大臣无言以对,只得站起身来躬听他的教训。
李泰的这些党羽,大多是文学之士,没什么实际能力,就靠一张嘴皮子活着。
李世民到了贞观后期特别好名,所以很重用这些人。
这些人行事都不大气,本来李承乾一开骂时刘洎只要带头自省,承认错吴,李承乾作为皇太子只能‘大度’地放过。
但是因为他们一向鄙视李承乾的为人,对他的责骂心里十分反感不愿意向他低头,才给了李承乾继续发挥的机会。
“拿笔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