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知道李东升的这个功劳是怎么也抹不掉的,不过他不愿意锦上添花就沉默着看他们表演君臣相得的把戏。
政事堂外面急匆匆的走进来一个人,看到李靖立刻大喜道:“卫公,听说你侄子李东升发明了一个新犁,效果特别好,真的假的?外面都传疯了,你们家卖牙膏跟卖花露水的地方跟卖煤的地方都被挤爆了,都抢着要买。”
大家全笑了:“虞秘书,你夸张了吧,哪里有那么多人买啊?陛下也是下午才看到实物的。”
“真的,两个县的衙役都去维持次序了。”虞世南道:“这个犁是真的?”
堂上众人才知道事情的严重,也顾不得聊天了。李世民赶紧让工部的官员进来,用八百里特急把曲辕犁的图纸送往各地,要求各县官府立即开造,满足百姓的春耕,费用可以以后慢慢收,一定不能误了春耕。
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刚松了一口气,虞世南道:“陛下,曲辕犁这等神器出现在我大唐,乃是祥瑞之兆啊,请陛下为此犁赐名,以流芳百世!”
这句话太对李世民这个好大喜功的人的胃口了,还是爱卿懂我啊。房玄龄他们几个也不会在这个小事上跟李世民作对,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道:“此物在我贞观朝诞生,就取名为贞观犁吧!”
………………………………
第400章 怀抱里的官员
李世民的的幼稚虚荣心得到满足后,想着也不能把这个发明人给忘了啊,不过这个封赏就有点难了,主要还是年轻。升的太快也说不过去。这个也烦恼,可见在官场里年龄太小也麻烦。
要说最能揣摩李世民心思的还是王德,他低声道:“陛下,李东升刚刚得子。”
李世民点点头道:“李东升科举入仕,文才出众,治地有功,今有做出贞观犁,因其年龄不能太过封赏,故朕荫其子为将仕郎。”
李世民这个话一出口,连房玄龄脸色都变了,这个赏赐有点太高了,不知道底细的人就会说,才是个从九品下的官员,也是就今天的股级干部,这个皇帝也太小气了吧。
唐代可不是现在,他的官员都是有定额的,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吏员很多,但是官是很少的。李淳风够牛逼了,他现在的级别就是将仕郎,跟李东升的儿子一样,尴尬吧。
所以说李东升的年龄才二十就是七品实在是不能再升了,李东升也觉得不妥刚想拒绝。李靖却朝他摇了摇头,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过自己伯父肯定不会害自己,只有上去拜谢:“微臣谢过陛下。”
心中快活的李世民也看到了面色尴尬的李淳风,这个也是功臣啊,要不是他拉着李东升走路还没有这个贞观犁的出世:“李淳风早年为记室参军,后入太史局,精通天文历数,今天又献犁有功,特升为登仕郎,为太史令。”
李淳风没有想到只是来报个喜就能连升三级,一下跳到了正九品,当然是心中激动,也是拜谢了李世民。最后李世民还留他们一起用了膳,才放他们回去。
吃饭的时候,李东升才知道为什么李治到他们家吃饭为什么会那么凶猛,原来这个宫里的饭都是提前烧好,然后用热水温着,等皇上要求的时候再吃,那个菜还有什么味道。
出了宫门,跟李靖回家的路上,李东升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伯父,今天怎么不让我推辞这个封赏啊?”
“陛下要面子,既然给这个犁起了名字,怎么可能不给你封赏,现在你年纪太小,父母又刚封赏过,只有荫你的儿子了。如果你再推辞,他的面子往哪里放?”李靖道:“不过还不错,小家伙的起点比很多人都高了。哈哈。”
刚到家里,才看到钱多多跟自己的儿子。宫里的封赏的人旨意跟人员已经到了。
这个新犁对国家有利,李世民开心,政事堂也是高兴,解决了大问题啊。所以一下就顺利的通过,诏书直接一路绿灯就下达了。
但是在制作诏书的时候也有个麻烦,就是李东升的儿子还没有起名字,诏书怎么写也让秘书犯了难,还是长孙无忌说:“就写荫其一子,不写具体名字,以后让他们自己去吏部办。”
来李府中传旨的是王德,念完圣旨后,李东升上前道:“这些小事,怎么还要劳烦你跑一趟?”
王德笑道:“李探花你是肯定要封侯拜相的,我以后还要来的多呢,这不是先来摸摸门!”
李东升也笑道:“那就借王公公的吉言了,以后一定要多多来往。”
李家听到旨意,全家都沸腾了,这小少爷刚出生才几天就得到皇上的封荫,这才是福气啊,也是皇上对李家的恩宠。李成夫妇也是喜极而泣,自己一个商人沾了儿子的光成了官身,现在孙子竟然也是官了,以前那里敢想这个事情。
钱多多也是迷迷糊糊的,都不敢相信这个是真的,不停的问李东升:“东升哥哥,这个是真的?”
李东升看着兴奋的老婆,用靠垫把她的腰给靠好,又用手理了理她的头发道:“当然是真的了,你夫君我可是厉害的人了,现在品级不够,只能便宜这个小子,等我品级高了,给你也搞个诰命回来。”
钱多多笑的特别开心,看着自己在呼呼大睡的儿子,点头道:“嗯,我相信会有那一天的。”
消息传了出去,又迎来一波上门道喜的人,其中最郁闷的就是李德奖了,他是李靖的二儿子,继承爵位是没有他的事情,现在他还是白身,不然也不会去国子监读书来博一个出身了。现在好了,自己的侄子还没满月已经是官身了,这个家就他不是官了。
好不容易把人送走,李东升坐了下来:“唉,真是太累了。齐叔什么时候来长安?”他们来长安的时候,齐叔在蓝田负责家中老宅跟田地酒楼,现在发现没有一个管家真不方便,赶紧把他调过来。
“应该快了吧,他把手头的事情交代下就过来了。”李成也累的不轻:“我们家就这样了,那些大户人家怎么办?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人情来往?”
“不要管那么多了,先考虑下你孙子叫什么名字吧,今天政事堂写圣旨都不好写。”
“我也就认识几个字,还是你来起名吧。”
“有那么长辈在,怎么让我来起呢?”
“要不请你伯父起名吧,他文武双全,身份又高,最合适不过了。”
李靖对这个事情果然很认真,翻了几天书后,给了两个名字,李显荣。出自《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显荣:显赫荣耀。李国维,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李东升跟李成还有钱多多选了下,就叫李国维了。
不过小名还是叫小宝,因为李林氏实在是爱的不行,天天就宝宝、宝宝的叫着,张出尘也是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然后他们一致同意就叫小宝。李东升也抗议过,那有儿子跟老爸同一个小名的,可惜李探花的名头不好使,直接被打压下去。
国家动员的力量是很大的,几天之内,贞观犁就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开来,全国上下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春耕工作,几天下来,都对这个犁的效果赞不绝口,对李世民的赞扬就像是雪片一样的飞了过来,把李世民给夸的史上第一,完全就是古今完人的节奏,把李世民笑的嘴的合不拢。心中也是对李东升又盖上了一个能臣的章。
………………………………
第401章 真像啊
李治自从得了李世民的准许后,就开始迅速的放飞自我。经常性的到李家来混吃混喝,还有人陪着玩。开始府里的人还对他是恭恭敬敬,在珠儿的带领下慢慢的也没有人对他这个晋王有多尊重,就当成是一个来串门的小屁孩。
房子里的游戏室已经容不下他们了,花园、大堂里都是他们嬉笑打闹的声音,等钱多多生了孩子以后,两个人也经常性的去看小宝宝,还要他快点长大跟他们一起玩。
李治感觉人生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李家的人说话又好听,人又客气,不是那种对他表面尊重其实心底疏离的客气,就是把他当成平常人一样的对待,看到他把花盆打碎了,或者把窗户纸戳破了也会说上几句。在宫里谁敢?
开始还有侍卫训斥李家的下人,被李东升知道后跟李治谈了一会心:“我们家是跟平等的,只是工作的分工不同,没有身份上的差别,如果你想在我们家耀武扬威,摆晋王的谱,不好意思,我不欢迎你来!”
李治看李东升比较严肃,也诚恳的认识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