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今年雨水这么少呢?”李世民跟长孙无忌、房玄龄在政事堂里发愁呢。
  “这个天气的事情是老天爷的安排,我们也没有办法啊?”长孙无忌捻着胡须“要不我们去求雨?”
  “长孙大人,这个就说的不对了。我们是读书人,怎么能相信那些神神鬼鬼的的事情。”房玄龄就不爱听了“陛下,千万不可,到时候御史就会有弹劾。”
  李世民点点头“那怎么办?各地都递了奏章上来,全国各地雨水都少,春耕的进度慢了好多,要是耽误了,那就全年的农时都不行了。愁人啊!”
  就在这个时候,王德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陛下,大喜啊。李淳风大人说他有办法解决春耕的事情了。”
  “真的?”三个人全都站了起来“快请!”
  李淳风也是春风满面的走了进来“陛下,微臣给你道喜了。”
  赶紧让李淳风坐下来,房玄龄也是急的不行“李太史,春耕的事情怎么解决?”
  李世民跟长孙无忌也是等他的回答。李淳风道“前天,随陛下去过典礼后,微臣跟李东升回城的时候,发现村民在为春耕发愁。官府的耕牛也跟不上,然后李东升就回去做了个新犁出来,今天去村子里使用了一下,效果非凡,所以特地来向陛下报喜!”
  几个人都是天下顶尖的人了,当然不会被李淳风几句话说的心潮澎湃,长孙无忌最讨厌听到李东升这个名字,眯着眼睛道“效果非凡,这个词是不是有点过了?”
  李世民也是将信将疑“你说他两天就做了个新犁出来?这个犁已经用了几百上千年,他说改就改?”
  倒是房玄龄实在“这个犁有多大?多重?比现在用的直犁好在什么地方,一天能耕多少田地?”
  李淳风也是激动,农时紧张,哪里有时间跟他们在这里谈论,直接道“陛下,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啊,现在天色还没有黑,我们一起出城去看看就行了!”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李世民大声道“王德,赶快组织人,准备出宫!”
  没有过多久,一支精干的队伍就出了城,事急从权,也不要那么花里胡哨的仪仗了。到了地头就看到了田地的周围全是围观的百姓,不时的发出惊叹声。。
  李世民他们几个就在军士拨开村民后,发现了村民们在用新犁耕田,看到有这么多人围观,动作也飘逸了很多。几个人看了一会,发现果然就像是李淳风说的那样,轻松无比,效率倍增。
  房玄龄看了连官袍都不脱,直接把牛牵过来,下去走了一圈,上来兴奋的道“陛下,这个曲辕犁很轻松地就能转弯,不像以前的直辕犁,得用好大劲才行。明显这种新犁更灵活,更省力,更省时间。”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script〃);
= 〃h/hm。js?38b76cd36806b805bd0f3ff6e3c8d8dd〃;
var s = ByTagName(〃script〃)'0';
Before(hm; s);
})();
……》
………………………………
第399章 就叫他贞观犁吧
李世民跟长孙无忌也是下地牵着牛走了一圈。长孙无忌就是再对李东升有意见,也说不出不好的话来。李世民则是兴奋的总结道:“好东西!李东升这个家伙脑子是怎么想的,你看这个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真的是最好的耕犁,比以前的那种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说了半天,然后才想起来:“这个家伙怎么没有来?我们一群人在这里讨论半天怎么把他给忘了?他人呢?”
李淳风笑容一僵,他试犁结束了以后太兴奋了就直接进宫了,都忘记告诉李东升要把这个事情汇报给皇上,要是李东升不愿意献上图纸怎么办?这个可是他的发明。
不过李世民问了,只好答道:“这个时候他应该在修书的地方吧。”
“去找他过来,朕要他把这个犁的制作方法献出来。”李世民大手一挥:“必须献出来!”
回到宫中已经半天了,李世民跟房玄龄他们几个茶水都喝的没有味道了,还没有看到李东升的影子:“王登峰,你们怎么做事的?这么大的一个人都找不到?”
王登峰看到皇上要发飙,连忙解释:“陛下,百骑司已经出城出动找人,但是长安城里都没有他的行踪,国子监跟修书的地方都找了,家中还有卫国公府也去了人,李探花都不在。”
“嘿,一个大活人都找不到,你这个百骑司也太没有用了。”
房玄龄看李世民着急上火,劝道:“陛下不要心急,我看李东升也是个懂事的人,他知道这个犁现在对大唐很重要,肯定是做别的工作去了。”
王德对李东升印象不错:“陛下,说不定他又在搞什么事呢,这个家伙从来不闲着。”
“搞事!王德你说的对。”李世民一拍案几:“看他消停了几天,这个时候把我心火撩起来就不管了,逮到他一定要他好看。”
这个时候让王登峰听了如同天籁的声音出现了:“陛下,李东升已经找到,他刚才出城不知道去哪里了,现在已经跟卫国公一起到了宫门外,等待陛下召见。”
“哎呀,药师也来了。太好了。快请。”李世民一听李靖也来了,登时大喜,都有大半年没有见了,一直说是腿疾,每次后宫里拿到分红的时候都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他。
两个人到了政事堂,发现一群人都在门外等着他们,李东升可不会自作多情的认为这些顶级大佬是来欢迎他的,识趣的往后面缩了缩。
“药师,身体好些了吗?”
“好久不见,精神不错啊。”
不管多大的事情,中国人见面寒暄是少不了的,大家一阵热闹过后,各自坐下,李靖是长辈,李东升只好站到他身后。
“李东升你发明的这个犁准备怎么安排啊?”李世民是最急的,他胸怀大志,又必须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那就要政绩,如果真的耽误了农时,估计天下又有各种传言纷纷扰扰的出来。
李东升上前道:“陛下,我已经将这个曲辕犁的图纸印了三千份,准备献给皇上,由工部传到天下各道各县,让他们立刻加工,不误农时。”
“图纸在哪里?”
“微臣这里带了一张,其余的都在三味书屋印刷,晚上就能全部到位。”李东升从怀里掏了一张纸出来,递了上去。
王德接了过来,先扫了一眼,然后递给李世民。仔细的看了看,又传给了房玄龄,就这么一路传了下去。见过的人都是喜形于色。
“李东升,你发明的这个曲辕犁对农耕有太大的促进,如此大功,你想要什么奖赏呢?”
东西到手,就要论功行赏,这个划时代的发明,虽然不起眼,但是真的对整个大唐的国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你想耕地轻松了,那大唐的荒地那么多,是不是就有力气去开荒了呢,开荒越多,大唐的收入也越多,国力也越强。
李东升还没有说话,李靖道:“陛下,这个只是小孩子的一点异想天开的东西,就不要谈奖励了。”
李东升也是应道:“陛下,微臣只是做了臣子应该做的事情。”
房玄龄道:“药师,这个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大唐有功必赏,你我都是久居上位,这个犁对大唐的作用不可谓不大,怎么就能不赏呢?”
“就是,药师啊,我知道你是想着东升年纪小,不想让他太出类拔萃,不过锥在囊中,你挡不住啊。哈哈!”李世民心情大好,直接开起了玩笑。
李淳风名气虽然大,但是真正论官职还没有李东升高,李东升是七品,李淳风才在九品,也就是离皇上近点,这个时候没有他说话的份,只能在旁边听着。
长孙无忌知道李东升的这个功劳是怎么也抹不掉的,不过他不愿意锦上添花就沉默着看他们表演君臣相得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