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山门异类-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陆哲坚持,众人心中又气又不忍,不过严格来说,陆哲已经算是陆家的当家人,他要做什么自己也拦不住,最后,在明长老的一锤定音之下,众人便不再多言,不少人心中都暗暗打定主意,等到陆哲今年家里缺粮了,自己再多周济他们兄妹便是。

    方正这哲小郎君帮了自家许多,些许粮食,自家省一省,还是能省出来的。

    确定了五庄观第一个两年计划之后,陆哲开始对于春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要想多打粮食,只得采用后世的人民公社形式,集体劳作,分工进行。一起吃大锅饭,一起耕田劳作。

    陆哲按照后世农业学大寨的模式,对即将到来的春耕做了安排,分为了后勤组,主要由几名体弱的妇人组成,主要负责做全村人的饭,这样,就不必每家开伙了。畜牧组由铁三带着林狗组合等半大小子组成,负责喂养牛羊鸡鸭。壮劳力们就负责耕田犁地,而插秧等活就由剩下的妇人为主,全村一起劳作。就连蕴娘他们,也被分配到地龙饲养小组,负责养出大量的蚯蚓,喂养鸡鸭。

    不少男人们对此还觉得很新鲜,但是对于参加过盘火炕的妇人和半大少年来说,这个无非就是把盘火炕时候做的事变成了春耕而已,陆哲一说,他们就自动按照自己的劳力,自己分好了组,期间还夹杂着“邓鬼氏,你身子弱,还是在村里煮食罢。”之类的谦让话语。

    听完陆哲说的一大通之后,三位长老相视一眼,露出了了然的神色,于是在邓长老气若洪钟地一句:“此法极佳,就按哲小郎君说的做,家去吧。”之后,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下来。

    轰轰烈烈地五庄观春耕大生产运动,就这么开始了!
………………………………

第八十三章 陆哲的一天

    虽然陆哲觉得自己的年龄和劳力,应该是被分去畜牧养殖小组,但是在五庄观的人一致要求下,陆哲还是被分到了后勤小组,光荣的成为了五庄观食堂的一名炊事员。

    “五庄观公社处于左华山的腹地,以镇元子大仙的居所为名,自然可以想象它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农历二月初五,龙抬头过后的第三天,凌晨四点,初春的清晨虽然很寒冷,但是五庄观公社食堂负责人大厨,百花宗的宗主——陆哲便早就已经起床,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准备为村里春耕的人们,做出一顿热量丰沛的早餐。”

    寅时中,也正是凌晨四点的时候,天还很黑,冻得哆哆嗦嗦的陆哲举着火把,脑子里闪过的是全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一边傻笑着,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口祠堂前的空地走去。

    这些人也起来得太早了,陆哲一边走一边抱怨,古人都早睡早起,平日里一般早上五六点就起了,现在是春耕,村里人起得更早,此时不过刚刚过四点,村里人应该就在半个小时后陆续起床出门。而深知早餐对于一天的劳作究竟有多重要的陆哲,自然要更早起床,为村人准备早餐。

    等到陆哲一边抱怨着一边赶到祠堂前的时候,邓鬼氏等几个妇人已经到了一会儿了,正开始驱赶着母牛慢慢拉磨了。

    黄豆是昨夜就泡好的,正在母牛缓慢的脚步里,变成了雪白的豆浆。

    说道正在拉磨的母牛,这也是陆哲的失误,因为后世那个物质丰富年代的关系,陆哲跟很多人一样,以为奶牛就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产奶的,所以才找木氏要了些母牛。结果,等母牛送到了,陆哲才傻了眼,原来并不是所有牛吃的是草就能产奶的,还是需要怀孕才可以的。

    事实上,后世通过杂交,选种,一代代培育出来的奶牛,也是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奶牛在产下小牛以后才开始分泌**,生产后的40到60天达到产奶量高峰。之后产奶量会逐渐下降,大约305天就会停止分泌**,进入干奶待产期。只是它们分泌的**要远远大于牛犊需要的量而已。

    而现在,在耕牛数量够的情况下,这些母牛也无法用来耕地,还要白白耗费草料,要知道,在陆哲回来之前,这些牛每天吃的草料,都是全村老少齐上山,辛辛苦苦挖来的。

    所以陆哲很自责。

    等到过段时间弄个突厥奴隶过来,给村里养牛吧。陆哲一边往锅里倒着磨好的生豆浆,脑袋中突然出现了这个念头,随即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自己怎么能容忍自己去奴役他人呢?自己是不是受大唐影响太深了,开始想要奴隶了,大唐真可怕鸭。然而更可怕的是,随即他又释然了,想着不过是些突厥人而已,奴役了就奴役了,自己还不知道多久才能过上仆僮成群的狗大户日子呢,现在想还早了。

    陆哲一边搅拌着锅里的豆浆,一边带着麻布做的口罩和手套。这是他要求的,炊事人员必须要保持卫生,影刘氏和邓鬼氏虽然不懂,但是依然很认真的执行了。

    豆浆是每个村里人早上必须喝的,这也是陆哲规定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是身体素质一般的山里人所急需的,而且村里人也很习惯,不过有一点不好,虽然他已经教过村里的女人怎么煮了,自己走之前也有村人煮来喝。但是村里人还是固执的认为,豆浆还是他煮的最好。所以,等到他回来了之后,村里人都愿意喝他煮的豆浆。

    早餐是豆渣鱼肉饼。用新鲜的鱼肉,剁碎之后混入豆渣中,加入葱姜末去腥,再加入野菜,只用少许盐,用猪油煎了,就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豆渣饼。

    鱼肉受热收缩,里面的油脂和脂肪酸被彻底释放出来,而猪油的香味很容易调起鱼肉的鲜味,豆渣在煎炸的过程中,自身的油脂也被慢慢诱发出来,吸满了油脂,干涩的口感变得丰润起来。要知道,大豆可是可以榨出油的,再加上新鲜野菜的香味只,需要点点盐,春天里鲜鱼的味道,新鲜野菜的清香,猪油的荤香,在小小的鱼肉豆渣饼中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1+1+1>3的效果,足以给即将劳作一天的农人们,提供足够他们高强度劳作的热量和只有在初春的五庄观才能吃到的美味。

    (这道菜不是鹤杜撰,鹤认识一个广西的朋友,他们那边就用鱼肉猪肉豆腐煎饼,鹤只不过把豆腐换成豆渣了而已,其实差不多)。

    现在的祠堂前,已经不是当时空地的模样,而是在空地的西南方,大灶和石磨的周围,陆哲等人搭了个简易的竹棚子,里面放了几章陆哲设计的高脚桌和高脚凳,此时陆哲正在煎饼子,影刘氏正在给每张桌上的竹杯里倒豆浆,说是竹杯,不过就是一节削平的竹筒而已,虽然很简陋,但是装豆浆已经没有问题了。

    天刚蒙蒙亮,村里就有人过来吃饭了,不到一刻钟,小小的食堂中已经坐满了人。个个面含期待地看着作为服务员的邓鬼氏和影刘氏。

    一杯豆浆,两个豆渣饼,虽然里面的肉和猪油的含量少得可怜,但是村人们还是吃的很是满意,对于陆哲的手艺赞不绝口。

    因为要早起做工,所以壮年们和半大少年们才会先过来吃,然后老人和小孩们的用餐时间过来,这也是因为春耕时期,要跟老天爷抢时间,若是平时,打死他们也不敢在自家老人前面先吃。

    等到太阳升高,村民们陆续吃完饭后,陆哲和邓鬼氏以及帮忙的影刘氏才匆匆吃过早饭,把洗碗的事情交给两位婶子,陆哲就要急急忙忙地去找那些小豆丁们。

    村里的孩子负责饲养蚯蚓和喂养鸡鸭,因为是这些鸡鸭还是小雏,陆哲不得不多精心些,还要指导这些拖着鼻涕的小孩子如何饲弄蚯蚓和鸡鸭。

    而且,这个时候,还是陆哲给全村小孩子扫盲的时候,吸取了蕴娘的教训,陆哲先从儿歌教起,然后通过自然引发他们的兴趣,比如观察鸡毛为什么下落的比石头慢,或者是教他们数鸡鸭,慢慢引入到数的加减和乘除法。

    总之一句话,从实践出发,慢慢地让村里的小孩子能够启蒙。

    等到陆哲应付完这群小豆丁,就差不多巳时了,后世上午十点十一点的样子,陆哲又匆匆赶回食堂,开始准备午饭。

    午饭很扎实,一般都是扎扎实实地黍米饭,配合干蘑菇炒的春笋,还有当天村里各家的鱼笼捕到的鱼做的鱼汤,鱼肉早上用了些,剩下的鱼骨鱼肉鱼头,就被用来熬制鱼汤。

    因为此时河流已经慢慢破冰,冬眠的鱼都开始浮上水面了,五庄观的人又开始下鱼笼,所以渔获还是不缺的。不过还好,庄里的人都懂得抓大放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