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李愔将目前华夏国掌握的所有地盘,分为十五个行政省。
省下设立若干市区,市区下面设置县,县下面设置乡,每个乡统领若干村子。
好吧,李愔这完全是偷懒。
将后世的行政区域的划分,直接照搬了过来。
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省高官和高官。
市县一直到乡,都延续这个称呼。
省市的主要领导,全部由中央任命。
这样,就进一步将权利,集中到了皇上手中。
不过,目前来说,官员缺乏的厉害。
整个华夏国,建立伊始,有无数的问题需要解决,真的是千头万绪。
首先,从基础建设上来说。
华夏国就需要忙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用来搞基建。
铁路你需要修吧?
公路需要修吧?
城市需要建设吧?
好在,他们夺取了世家联盟的两座大城,还有无数的小城。
这两座大城,直接就能使用。
至于那无数的小城,他们必须要进行改造和扩建。
另外,还有无数的矿区和工厂,学校、医院等等基础建设需要建设。
先修建哪里的道路,先建设哪一个地区,这都是需要文武百官操心的事情。
而在软件建设上,那就更多了。
首先最急迫最要紧的,就是律法的问题了。
这个是必须要尽快出炉的,必须要让华夏国的百姓,知道那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而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而法律制止的事情,如果做了,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法律条文,官员的升迁制度,教育体系……
等等等等。
现在的华夏国,才刚刚建国,好多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根本就没有借鉴的先例。
当然了,他们自然是可以借鉴大唐的先例。
但是,这里面,也必须要结合华夏国的实际情况。
在法律方面,李愔想了想,将后世的一些法律概念,搬了出来。
当然并不是照搬的,毕竟国情差异很大。
而是搬出来一部分框架。
而就这一部分框架,对华夏国的法律工作者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启迪的作用。
与此同时,目前急缺官员的情况,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
因为缺少的官员数量有些多,不能尽快补齐的话,各大城市的工作,根本就没办法开展。
所以,李愔决定,在两个月后,召开一次恩科。
而之所以定在两个月后,就是因为,要通知遍整个地盘,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就这,还有好多地区,是从海上航行绕道过去通知的情况下。
没办法,现在除了西部有铁路有公路之外。
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没有。
就连电和电话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速度要是能快的起来,才真是见了鬼了。
不过,一些简约的道路还是有的。
当初世家联盟在发展这些地方的时候,也修建过不少的道路。
现在,倒是便宜了华夏国。
此时,十五个行政省还有下面市区的高层官员,已经全部任命下去。
这些官员,已经匆忙上任。
或者有一些人,是原本就在任上。
只不过,他们原本只是城主,而现在直接变成市高官或者市长了而已。
接下来,各个省的长官,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这十五个行政省,三十个长官,都是跟随皇上的老人了。
现在皇上念旧,封赐他们这么高的官职,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们。
要知道,他们现在一个省的大小,差不多相当于大唐的一个道了。
他们的职务,相当于大唐三分之一个节度使。
因为在大唐,节度使是军政行政权力一把抓。
而在华夏国,他们只有军政和行政权,都是单独分开的。
皇上对他们是如此的信任,目前来说,他们十五个行政省的基础条件,都是相差无几的。
也就除了南部和东部,因为有两个世家联盟遗留下来的巨城,他们的起点稍微高一些。
其他十三个行政省,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而他们作为这些行政省的长官,如果最后他们的行政省发展的比别人慢的话,到时候,他们真的是没脸见人了。
现在,他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发展他们的行政省。
当然了,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千头万绪。
首先,他们面临的,就是官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说是下面的市区县还有乡里的官员了,就连他们行政省的官员,都是严重不足。
官员不足,很多工作,就很难开展。
他们必须暂时找人暂代工作。
等到朝廷的恩科考试之后,他们就能够分配到一些官员,补充进去了。
当然了,这一次的恩科,能够录取的考生,数量一定非常之多。
毕竟,现在缺少的官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也不可能泛滥到只要报名就能通过的地步。
第一次恩科的考题,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那些大唐的学子,是很容易就能考取的。
但是考取的数量,怕是也没办法满足这么大的缺口。
因此,底层的,县级的普通官员位置,还有乡里的位置。
还有那些底层的位置,李愔决定,将权利下放到各个行政省。
由他们自己招收人员,可以采用推荐和选拔的方式,来补充官员。
当然了,官员的考核,仍然是朝廷吏部进行。
如果他们选取的官员,有大量不合格官员的话,那就证明,他们的选拔机制出现了问题。
选拔人,要负很大责任的。
现在因为人才缺失的厉害,李愔也只能采取考试和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等到后期人才培训机制完善之后,自然都是以考试来选取官员。
(本章完)
………………………………
第七百一十四章:恩科
两个月的时间,眨眼间过去。这两个月的时间,华夏国十五个行政省,都在飞速的大搞建设。
而十五个行政省,无一例外的,进行的建设,全部都是道路建设。
还有五个行政省,正在配合朝廷,修建铁路。
因为这十五个行政省的长官,全部都是从大唐过来的。
自然深谙要致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
道路不畅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道路畅通,各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从容开展。
而现在,大搞建设其实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无论是东部还是南部,或者是西部,都有大量的,被世家联盟强行掳劫来的东斯拉夫人。
这些人,刚刚经历过战乱,失去心情的痛苦,颠沛流离的颠簸之苦。
还有转换东家的惊慌不安。
并且,世家联盟给他们分配的物资并不多。
也就仅仅够他们勉强存活下去而已。
他们以后的生活,看不到一丝光明。
在这种情况下,搞建设,就是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最主要的是,在黄金州,粮食是不缺的。
虽然今年,原住民被世家联盟步步追赶,被抢走了很多的粮食。
但是架不住华夏城大丰收啊,并且还有无数的存粮。
纵然这些粮食还不够的话,那也不要紧,大唐那边,也多的是粮食。
自从引进了花生、玉米和地瓜,并且南方的水稻开始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之后。
大唐的粮食,现在也是泛滥成灾了,根本就吃不了。
这样下去,就是谷贱伤民的后果。
而黄金州这边,因为人口大量增加,正好从大唐购买粮食。
这样,反倒是帮了大唐一个大忙。
有了足够的粮食,其他的事情,就好解决了。
建筑上的人才,华夏城是不缺的。
就算缺也不要紧,大唐有的是这样的人才,高薪随意聘请。
目前的大唐,再一次兴起一股出国打工热潮。
大唐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
甚至于,经济非但没有增长,反而还有一些衰退的迹象。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
每一个国家,经济可能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期。
但是这个势头,肯定不可能无限保持。
而大唐,就处在这么一个节口上。
大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