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一些吗?如果没有这些民脂民膏,那官吏们吃什么?一边吃着百姓的供养,可是却一边凌虐百姓,这个是什么玩意!所以如果不能够为百姓服务的官吏,那也就是有愧于衣食父母的供养,有愧于百姓的信任。而如果大家都这么做,那百姓也就会用他们自己的办法,来告诉官吏他们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欺负的。而这个,往往也就是改朝换代的开始!”
听了张超的话,杜雨露心里面不由得开始真正的认真思考官员的存在的意义。百姓供养了官员,那其实也就是为了能够让官员带领百姓能够更好的生产,而绝不是让他们作威作福能在百姓头上撒野的。而且,自古以来哪怕是那些官员也都不会能够把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合法化,这个也都不符合孔圣人的思想。所以听到了张超这话,杜雨露也都感觉有几分正确。
可是她从小到大的思维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杜雨露也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杜雨露也都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张超的话,因为有不少朝代亡国也都是起源于农民起义,王莽篡汉之后的所谓新朝的亡国,最开始也都是起源于各路农民起义。然后从黄巾起义,到后来现在的隋朝,不都是如此吗?如果没有这些农民起义,那怎么可能让那些有志于天下霸权的枭雄会有机会呢?所以,一切都是起源于农民起义,如果这些农民不起义,那恐怕也都不会造成天下局势的恶化。
“而百姓供养官员,甚至是皇帝,他们都是希望官员甚至是皇帝能够为百姓做事,而不是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如果官员甚至皇帝忘了他们的职责,那最后百姓也都会抛弃他们。百姓为水,君王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不要怨恨百姓造反,那是因为你们自己没有做好。凡是你给他们一条生路,那他们也都不会愿意造反。而百姓不造反,那那些哪怕有志于天下的枭雄,也都不会有任何机会。所以,最好还是要做好最根基的东西,而不是想着杀戮百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自己逼迫百姓不怕死,那你还想要通过杀戮而让百姓畏惧,这个根本也就是在本末倒置了吗?”张超说道。
张超很快也就离开了,而杜雨露离开了原地。而不远处,杜雨露来到了那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面前。
“秦王!”杜雨露主动行礼说道。
而这个男人,也就是李世民,他刚才一直在旁边听。
“他这番话,不是说给你的,而是说给孤王的!”李世民说道。
“哦?他发现秦王你了?”杜雨露感觉惊讶。
而李世民也都感觉意外,因为他身上穿着的都是普通百姓的衣服,而李世民并不认为张超能认出他来。因为当时虽然他们曾经都在太极殿里面见过面,可是那么他们的距离很远的。李世民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个行列,而张超是在偏向后面的位置。而太极殿里面足足数百人,张超不饿可能能专门出来李世民。而且李世民也都没有回头和张超照过面,所以李世民认为张超并不能够认出他来。
而李世民并不知道,哪怕他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可是他的皮肤偏白,明显不是普通百姓的样子。所以张超可以肯定李世民不是普通百姓,至于所以什么人,张超自然也都大概猜测得出来。因为能够让杜雨露这种身份的女人来试探张超的,那绝对不是普通人,绝对是高级官员。
可高级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最少四五十岁,甚至年龄更大的人。可是这个李世民年龄不大,身份却很高,那除非只能怪是皇族了。可是目前皇族里面能有多少人,除了李建成也就是李世民,没有别的可能。只要用排除法也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了,所以他认为这个人不是李建成也就是李世民,而张超认为他更偏向于李世民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杜雨露姓杜,李建成身边没有一个姓杜的高官,自然不会有一个姓杜的官员亲属了。
“雨露,这个张超可是坑了令尊一把啊,你不恨他吗?”李世民问道。
杜雨露摇摇头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官员,一个真正为民的官员。不过,他是有着一颗为民的心,可是却也都有着一定的手段。”
“也许吧!”李世民说道。
………………………………
24、刘仁轨
“刘仁轨前来吏部报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主动来说道。
而很快,一份公文也都被送到了张超手里面,而书吏对张超说:“张主事,这个刘仁轨是你建议让他来到长安任职的,你看如何安排呢?这个时期一事烦二主,那这个也就由你来解决好了。”
这个刘仁轨其实也就是张超前一个月那个时候,张超主动以刘仁轨为由,提议李渊把这个官员的征辟权力收归吏部所有。而吏部的权力也都开始真正体现出来,那些地方官员也都逐步失去了征辟官员的权力。不过,大家也都并没有把刘仁轨当回事,因为他们认为刘仁轨只是张超用来劝说李渊把征辟官员权力收归吏部的一个借口,这个刘仁轨也就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官职。
不过张超当时候建议让这个刘仁轨来到长安中央机构任职,并没有直接按照任瑰的建议任命为息州参军。而大家也都对于这个刘仁轨的“狗屎运”而感到一定羡慕,因为刘仁轨本来虽然得到了任瑰的重视,获得了息州参军的职位。可是息州参军是地方官,品级不过是八品而已,并且还是不受重视的官职。可是因为张超这个理由,然后也就把他提溜到了长安,等候分配在长安的中央部门任职了。这个可是让人感觉幸运的,要知道这个也就是意味着“上调”了,上调到中央部门任职,那这样可以说是前进了一大步。而哪怕后世,能上调到中央任职也都是不少基层官吏所希望能够获得的机会,哪怕级别不变,甚至略微降级那也都是愿意的。到了中央部门,那升职可是加快了不少。
因为在中央任职,很容易得到了高级领导的重视,并且也都容易体现政绩。而虽然张超提议了考成法,可是以古代的通信手段,肯定无法对地方的官员考核面面俱到。而在中央任职,做出了什么业绩也都是很容易被上头看到,然后考核成绩的时候也都更容易考核到,这样升职肯定是优先安排。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中低级官员也都乐此不疲地希望能够到中央任职的原因。而刘仁轨居然借着这一次东风,能走上了中央部门,这个简直是走了狗屎运。
不过,刘仁轨虽然来到了长安,可是并没有被吏部安排职位。张超曾经建议希望等到刘仁轨来了之后,让自己考察一下这个刘仁轨,然后才安排官职。别看张超只是一个八品小官,可是他身处于吏部这个管理人事的部门,很多五品高官见了他也都要陪着小心,毕竟张超在吏部里面对于人事调动安排可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吏部里面的官员,那是绝对不能够得罪的,如果得罪了吏部那你这辈子也都很难升迁了。
“好的,刘仁轨交给我来吧!我去见见他!”张超回答。
张超来到了吏部的门外,然后主动说:“你就是刘仁轨?”
“我就是刘仁轨!”刘仁轨说道。
张超看着这个和后世大学生差不多年龄的人,根本无法想象他在后来是一个唐朝著名的宰相。而刘仁轨在后世,虽然未必有李靖和别的将领那么辉煌的成就,可是他也都是一个能出将入相的人。他未来在外领兵打仗,回到了中枢也都是宰相之才。而更难得的是他是一名擅长于指挥水军的将领,刘仁轨指挥的不是陆军,而是水军。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败日本人的将领,在后世被称之为抗日第一人。他在白江口水战击败日军四百余艘战船,倭寇的鲜血都映红了海水,所以说不但是抗日第一人,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水军名将。
中国陆军的将领数不胜数,名将也都不缺。可是中国水军名将数千年历史以来只有不到十个,而名气也都不大。而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水军的重要性,而随着未来发展,水军的重要性也都越来越大。刘仁轨能够指挥水军,并且还能够担任宰相,那可是军政兼通的能人。而一个月之前张超在吏部公文里面见到了这个名字,所以他也就主动的以刘仁轨为借口,主动希望他来到长安来任职。到了长安,也许他也就是从一条池塘里面的小鱼跃升到了一个大江大河。
虽然在大江大河里面充满了危机,可是却反而能够给人一个更广大的舞台。凡是有野心的人,都不会甘心在小池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