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改革家-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雨露话可说,因为张超是通过科举成为大唐的官员,所以说张超获得了隋炀帝的恩情那也没有问题。科举制是隋炀帝真正开创,并且成为固定制度的。而科举制是未来中国选官的最重要的方法,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所以说隋炀帝哪怕他被再多的贬低,那他开创了这个科举制,那也都足以是一个改革家。在张超这个职业改革家眼里,隋炀帝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改革家,他改变了中国赖以生存的贵族阶级,他等于是硬生生的把一个阶级打倒,然后扶持起来了寒门地主阶级。虽然隋炀帝没有看到这一点,可是他却是真正开始终结了世家大族的人。

    如果没有隋炀帝,中国怎么可能有能者上庸者下的政治制度。如果没有科举制,那接下来的人尽其才也都无从谈起。如果一直保持那个九品中正制,那张超真的不敢想象,中国将会变得怎么样。所以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和开创了科举制,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或缺的皇帝之一,因为他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哪怕是后世的共和国时代也都深有影响。如果没有隋炀帝,那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也许也就没有中国后来那么多个王朝的强盛,这个绝对不是玩笑。
………………………………

23、好官之论

    杜雨露听到了张超自称受到了隋炀帝的大恩,这个哪怕是杜雨露也都无法反驳,因为如果按张超这个说法也是说得通的。张超得到了隋炀帝的大恩,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度,让他能够有了走上官员这个统治阶级的道路。如果在隋炀帝没有死多久也就马上翻脸,开始唾骂隋炀帝,这个何尝不是忘本呢?作为一个官员,那如果忘本了,这个可是中国传统道德里面非常不能够容忍的。所以张超以不能忘本,不予品评隋炀帝,那这样也是说得通的,没有人能说他什么。反而有不少书呆子还会称赞他品德好,而杜雨露可真的是无奈。

    “张主事,既然你已经为官,那也就是朝廷官吏,你以为如何为官?在你心里,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官?希望你能够跟我说实话,而不是那些虚的。”杜雨露问道。

    张超反问:“那杜小姐,你认为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呢?”

    “我认为的好官,那是尽忠职守,能上辅佐皇上,下能够统领百姓,安抚黎民。能够为百姓做主,统领百姓让他们走向正道。”杜雨露说道。

    张超摇了摇头,说:“我不认为是如此!”

    “哦?张主事,你认为的好官是什么?”杜雨露问道。

    张超回答:“为百姓服务,那才是好官!”

    “什么?为百姓服务?”杜雨露惊讶道。

    张超这话让杜雨露真的是惊诧无比,因为张超的话居然是说是为百姓服务,这个对于古代人来说那绝对是非常新鲜的说法。因为在古代人眼里面,官员都是高高在上统治百姓的,官员都是帮助皇帝统治百姓,属于掌权者。而天下都是皇家的,官员只是负责辅佐皇帝而已。如果张超说为皇帝服务,那这个肯定是没有问题,因为杜雨露也都认为官员其实很大程度都是皇帝的家仆。要知道丞相这个官职的名称,当年是来自于“丞”和“相”两个职位,而丞相这两个职位都是负责诸侯王家事的人,其实也都是诸侯王的家仆。在这里面的意思非常明显,那也就是代表了官员是皇帝家仆而已。

    而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任何官员某种意义上都是皇帝的家仆而已,这样才能体现出官员对于皇帝的忠诚。可是到了张超这里,官员居然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为什么皇帝服务,这个让杜雨露非常意外。而杜雨露深刻怀疑,张超这话传出去会不会被一些什么想要拍皇帝马屁的人给骂死了,好像他对于皇帝不忠诚一样。不过,张超好像并不在意。

    “官员是什么,自己不从事生产,而是享受着百姓的供奉,那这样不应该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吗?难道,享受了百姓的供奉,不应该为百姓谋福吗?”张超问道。

    可是杜雨露却问:“百姓供奉朝廷官吏,供奉贵族,不是应该的吗?理所应当的啊!”

    “那百姓为什么要供奉官吏?你能够说出一个必然的理由吗?百姓凭什么要这么拿出自己的东西来供奉官吏,官吏凭什么心安理得的享受百姓供奉?”张超问道。

    “这个……”

    杜雨露也都说不出什么了,因为好像还真的犹如张超所说,官吏没有什么理由心安理得的享受百姓的供奉。过去她根本没有这么想,或者根本不敢想。她的身份绝对不一般,应该是某个家族的女儿,甚至这些家族都是世代为官。而他们享受了百姓的供奉,他们好像也都觉得理所当然了。他们好像是认为百姓供奉官吏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去想为什么要这样,或者是根本没有这么想过,还有他们也都不愿意这么想。

    可是现在张超丝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这个问题,那也就是百姓其实没有理由无条件的供养这些官员。而哪怕百姓自己也都认为自己应该交税供养官员,可是实际上却站不住脚的,因为凭什么官吏可以毫无条件的接受百姓的供养,这个也都没有道理啊!

    “朝廷官吏是百姓的父母,是父母官,难道百姓不应该供养父母吗?”杜雨露突然说道。

    张超反问;“父母官,那官吏合唱给过百姓一口吃的,合唱给过百姓生存的条件?父母,是有生养之责任。朝廷官吏既没有生育百姓,也都没有养活百姓,而一切都是百姓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所以官吏凭什么自称百姓父母呢?”

    “这个……”杜雨露再次无话可说了。

    杜雨露这才感觉自己多么的“无知”,居然被张超反驳得如此站不住脚,而她好像说什么都是没有道理的。她使劲想要找出一个百姓供养官吏合理合法的理由,可是结果她居然没有找到任何一个能够证明自己说法的理由,因为不论什么理由都是有问题的。百姓好像并没有义务要供养这个官员和贵族,而他们一直也都没有这么想过,所以现在杜雨露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

    “那你说说,如果这样百姓缴纳税赋,就不应该吗?”杜雨露问道。

    而张超回答;“百姓缴纳税负,那是应该的。因为他们这些税赋,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让那些官吏挥霍的。百姓需要一个安宁的环境,不被外族来欺辱,那自然要组建军队来保护他们的安稳,这个也就是他们供养军队的理由。而他们需要保证自己的合法财富不受到侵犯,所以他们也就供养了司法官吏来进行裁决,能够通过法律和执行法律的官吏来进行维护他们的合法财富,这个也就是他们供养司法官吏的根本。”

    “而百姓需要能够更好的生活,能够更好的生产,所以他们才会养了一群不事生产的人来让他们更加好的生产。这个也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因为官员要能够更好的为百姓服务,让他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让百姓生活更好。这样才是官吏存在的价值,不然如果都是一群只顾着吃喝的酒囊饭袋,那要来何用?如果官吏有一天忘记了他们的职责,那百姓也就会自己换一个能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人。”张超说道。

    “你――,你难道不知道,你说这话要得罪很多人吗?甚至,如果扣给你一个密谋造反也都可能啊!”杜雨露马上惊呼。

    张超无所谓的说:“我这个是在表述一个事实,那也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年刘汉末年,虽然刘汉最后亡国于各路诸侯,可是实际上从他们黄巾造反开始,也就注定了这一切。而黄巾不造反,那局势也都不会糜烂到这个地步。而黄巾之所以造反,其实何尝不是皇帝和当时的朝廷百官不体恤百姓,结果让百姓无法生存,然后才能够反叛吗?如果能够让百姓有一条生路,那他们会造反吗?”

    “而前隋,其实何尝不会如此呢?前隋三征高丽,还有修建大运河,虽然动机没有错,可是实际上却滥用民力,最后才逼迫天下各路诸侯一起造反,这才给了我大唐机会啊!假如,没有各路诸侯的造反,那怎么可能能够有我大唐家建立的机会,这个你也不能够否认吧?”

    “所以,不要小看百姓的力量,虽然他们看起来一无所有,可是他们一旦爆发起来了之后那绝对是一股能够改天换地的力量。而朝廷官吏的每一衣,每一食都是来源于百姓,而这些都是民脂民膏,难道不应该为百姓多做一些吗?如果没有这些民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