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这件事情,英宗还要求他的先生,也就是王振把射雕的全稿给找来,他要看一个痛快。借着这个时机,他还特意为了杨晨东说上几句好话,也不枉收下人家的这些礼物。
先让英宗心中有这么一个人,在慢慢形成好感,那个时候提升为官员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而眼看一切顺利,奈亨突然就跳了出来,还差一点破坏了自己的大计,这如何不让人恼怒。
当然,王振更为生气的是,奈亨在做这件事情之前竟然没有和他通气,这完全就是自主的行为,也可以看成是眼中根本没有他,即是如此,他哪里还想去管呢?
如今肯看着奈亨那求救的目光,真是恨不得一巴掌打过去,然后有让东厂抓其下狱。
心中恨极,但王振确不能这样去做,奈何投靠了自己,这可是人人得知的事情,若是今天他出了事情,岂不是会让人以为自己势弱了吗?如此一来,难免会陡生变故,于和平大局不利。
只是心中有恨,这也不代表王振就不会不去惩罚奈亨,最其码也要让他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一个教训才可以。所以脑瓜子一转,他就转身笑嘻嘻的对着英宗说道:“皇上,王尚书所言正是,杨家六子杨贵通(为了读者的畅快感,以后只称其字杨晨东)的确是才子,这样的人如果能为朝廷所用,实是一件大好事。至于奈亨和赵新,于朝堂之上咆哮,实在是失了体统,可各打五棍,轰出堂去。”
“好,先生所言正是,朕也意是如此。来呀,把奈亨和赵新拉下去,各打五个大板。”英宗身体座得绷直,一幅明君样子说着。
话落,早有朝前的锦衣卫走上前来,将两人给托了出去。从始至终,两人都没有在说话,赵新是不敢,他担心这一叫嚣,只会棍棒加重。 奈何还在迷糊状态之中,他从刚才王振的话中算是弄了一个明白,自己的这个主子与杨晨东似乎有些关系呀,可恨他都没有了解就冒然出手,这根本就是自找无趣,甚至是自讨苦吃。
两人被拉了下去,模样英俊,气宇轩昂的英宗将目光落在了吏部尚书王直的身上,“王爱卿,人是你举荐的,看看给杨晨东一个什么官职好呢?”
因为看了射雕一书,英宗对杨晨东的感观也是不错的,事情又是王直提出,王振同意,他岂会反对。
王直抬头,脑海中迅速闪过了几个官称。说起来杨晨东毕竟还是年纪太小了一些,如今只有十六岁而已,是很难被赐什么官职的。今天不过就是机缘巧合罢了。只是即然皇上问起了,那就需要给上一个交待,便言道:“皇上,臣认为杨晨东少年敏学,十三岁就成为了秀才,如今任建宁府知事应该可以胜任。待其丁忧之后,可调京师来在行任用。”
建宁府知事,说起来是负责行政和民事方面的事情,正九品的官员。但没有提及前知事被调走之事,那就说明这官职原本就是有职无实,也可被称为散官。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官身罢了。
“嗯,准卿所奏。”英宗点了点头,对于一个正九品的官员,他实在是提不起丁点的兴趣来。
散朝了,此时的奈亨和赵新早就被打完了板子送出了宫去,众臣也仿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向家而去。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历史在此时已经发生了一些偏差。
历史中,奈亨曾与吏部郎中赵新有隙,心怀怨而构陷之,涉及王直与侍郎曹义,一并下狱。都吃了一些苦头,后英宗宽大处理下,王直、曹义官复原职。仅是夺赵新、奈亨之俸而已。
可是现在,因为《杨报》的出现,奈亨提前动手,也没有累及到曹义其人。好在的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很大,至少历史的大方向没有得到改变,不然的话,杨晨东怕是头疼了。
众官回家,礼部尚书胡濙(yíng)也乘着自己的官轿回到了府中。
一入府中,胡濙叫来了管家问道:“去找嫣儿要一份《杨报》拿到我的书房来。”
之前的胡濙就听说过《杨报》之事,但并未在意罢了。在他看来,这远非是孔孟之道的正学,不屑闻之。可是今天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让他对《杨报》起了好奇之心,想着孙女不止一次的念叨着《杨报》,便准备找来一份来看看。
管家很快去了后院小姐的院外,正遇到小姐的丫环小青,遂把老爷要看《杨报》一事告知。
“等等。”小青是一个干练的丫环,一身黄衣的少女总是笑吟吟;肤光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转身就向着胡嫣小姐的闺房里跑了过去。 房间里一名十四五岁的女孩,灵秀雅致的小脸上桃腮泛红、檀口粉嫩,不免引入遐思。此刻正捧着一张色彩墨色的报纸在那里低看着,时不时嘴角就会微微翘起,显示她此刻心中的愉悦。
“小姐,小姐。”小青跑的或许是快了一些,一入闺房便是有些气喘吁吁,胸前那好大一块也在随着急促的呼吸而不断的起伏着。
“小青,怎么了?怎么惹的你如此急促?”似是抱怨一般的少女,笑嘻嘻的说完这些之后,就又轻声凑前道:“不会是相中了哪一个年轻俊朗的后生,动了春、心吧。”
刚说完,少女就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来。更是引得丫环小青双眉一凝,随后脸色一垮,就是不依不挠的样子说道:“小姐,你又拿小青寻开心,我说过了,这一辈子都跟着小姐,不会嫁人的。”
“啊!你不会是要给我未来的夫君去暖床吧,呸!真不知道害臊。”少女正是胡嫣,礼部尚书胡濙的孙女。
“什么呀。”发现又被小姐给取笑了,小青哪里肯依,当下伸出一双纤手就向着胡嫣的腋下挠了过去。
虽然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跟着过门的贴身丫环,实际上是可以代自家小主给新姑爷暖床的。可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说出来那脸皮薄的哪里能承受的住?
也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胡嫣和小青可以开这样的玩笑,倘若是主仆间有一丝的芥蒂,这样说只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小青动了“手”,一时间,两女就嘻闹到了一处,一阵阵咯咯声是不绝于耳。传到外面正在等候的管家耳中,他无奈的摇了摇头,知道小青这神经大条的丫环一定是把任务给忘记了,便忍不住在原地轻咳了几声。
“呀。”闻听管家特别发出的声音,小青连忙停住了正乱伸的双手,似是想起什么的说着,“管家还在外面等着呢。小姐,老爷要看《杨报》。”
“什么?”胡嫣也挡住想要偷袭小青腋下的玉手,一脸不可思议的问着,也是一脸的不信。
………………………………
第二十五章 安全局成立
《杨报》进入京师也有一段时间了。只是很少走出大门的胡嫣在刚开始时并不知情,那个时候讲究的是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一次巧合之中,她进入爹爹的书房帮着打扫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杨报》摆在桌面之上。
胡嫣的父亲便是胡濙膝下的长子,名为胡长宁,时任锦衣卫镇抚使之职,官居正四品。
即然身为锦衣卫,那应该的政、治觉悟和警惕性是必须的,像是《杨报》这样的新鲜事物,那便不可能不去研究。所以,就带了一份买来的《杨报》回了家中,可除了故事很是精彩,还有一些生活小常识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反、动的思意思,这便随意的将其放在了书桌之上,不想成为了女人眼中的“宝贝。”
说到宝贝,自然是指里面精彩的故事了。这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哀,在女人只讲究三从四德,只能读《女诫》、《内训》、《女论语》等看之乏味,大同小异的书籍,早就腻味的紧了,如此突然间多出了一个射雕和小李飞刀。其中傻傻的郭靖、多情的李寻欢当下让胡嫣是爱不释手,感觉到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那全是新奇、好奇和惊奇。
很快,这一刊《杨报》就被读完了,甚至都快可以倒背如流了。这一刻,胡嫣只是恨为什么只有这一期,而且这即不是第一期也不是最后一期。一个故事,当真是没头没尾的,让人心生不快。
这种不快,很快又转换成为了焦急。就这样急等了一下午,到了晚上父亲办了差事回府中,她就急急相求,表示想看更多的《杨报》。
胡长宁是胡家的长子,深得胡濙的喜爱和皇上的隆恩,这才进入到锦衣卫这至关重要的部门任职。但别看他办公的时候板着一张脸,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实际上确是外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