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之梦卜-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彻。

    秦广两年前离京办事,中途无故丢了性命,皇上便提了当时的雪花卫指挥同知穆甫仁为新任指挥使。秦广去世之时,年仅十三岁的秦彻正循着义父的教诲,在雪花卫里做一个小喽啰。秦彻本是让他在雪花卫底层先浸泡几年,以便增强武艺,同时积攒些人心资历,等时机到了再为他申请有品的实职。时移世易,如今秦广化为一抔黄土,秦彻已是一介布衣。

    最近因为洛京竹筒笔的风潮,秦彻每天都会来“墨香斋”小坐片刻。听何安说完请求,他那张冰山脸难得的流露出一丝困惑。何秉心却是按捺不住直接发问,“那个丫鬟真的这么说?”

    何安道是。

    秦彻听何秉心说过竹筒笔之来龙去脉。是那个小丫鬟提出设想,“墨香斋”才签下了那个木匠,让他带领整个作坊的匠人制作竹筒笔,才有如今的盆满钵满。最为难得的是,因为这个奇思妙想,木匠才会找何家灌墨,何家墨坊的老师傅才想到墨汁可以稀释,最后才打破了持续数百年写字必须研墨的规矩。这是个绝对的创举,提出这个设想的人一定不是寻常人。没有竹筒笔的设想,就没有墨汁的出现;而墨汁,可以改写整个大丰朝的书法史。

    如今京城的贵族子弟纷纷求购这种叫“竹刀”的笔。竹之韵清香袭人,竹之品清瘦有节。“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文人们谁不希望自己有竹之风骨呢?“墨香斋”如今的生意十分火爆,除了原本的墨锭墨丸,又添了文房四宝中的另一样——笔,而且是独此一家的竹筒笔,何家往后的路更宽更广了。正因为如此,何秉心发自内心地感激,才叫何安送了银票给拂尘,并且许下承诺。但他没想到,这个承诺兑现的时机来得这么快,快的让何秉心有些不舒服。

    秦彻问道,“她的主子是谁?”

    何安回答,“她叫拂尘,是安平侯嫡女、侯府三小姐身边的丫鬟,不过她说是侯府老太君派她来的。三小姐年方八岁。”

    秦彻抬了一下眉毛,“可有派人查实?”

    “有。她最近都在老太君身边侍候。”

    秦彻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什么。何秉心说道,“梧州冯家是书香门第,冯老太君想出来这个竹筒笔倒是很有可能。不然,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能想得出,岂不是多智近妖了?”

    秦彻又问,“老太君可有说推荐何人入碧水书院?”

    何安立刻回答,“说是侯府三房之子。”

    秦彻这才点了一下头,对何秉心道,“以何府的名义写封推荐信,拿一张你的名帖,让她带走。”

    拂尘带着东西满足地离开。秦彻目送她离去,面无表情地叮嘱了何安一句,“以后她再来,递话给我。”

    何安不敢多说一句地应了。这个小祖宗,说话老是几个字几个字蹦,生怕说多了长肉似的。明明只有十五岁,怎么那么让人胆寒呢?
………………………………

019 书院之事

    松鹤堂里。

    孟氏看到碧水书院的推荐信和何秉心的名帖时,喜极而泣。她一把摁住傅柏松,让他给老太君跪下磕头。

    老太君受了礼,道:“都是一家人,不要生分了。松哥儿进了碧水书院要好好学,可不能再同上次那样惹先生生气了。”

    方嬷嬷道,“二少爷有了这一遭,以后定是乖着。”

    傅柏松低着头,说道,“多谢祖母,祖母的恩德孙儿铭记在心了。”

    傅曼烟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一丝愧意,但看不见他的表情。笑着叫他,“二哥,妹妹有东西送给你,不如你去我院里取吧。”

    孟氏高兴得很,自然千百个愿意。傅柏松却是略感诧异,以前二妹妹很少与他言语,更别说送东西给他了。他早就习惯了府里的各种漠视,如今又是碧水书院又有礼物可得,反倒叫他有几分不适。不过他还是跟着曼烟去了琉璃院。进去第一感觉是琉璃院的丫头真多,三省居大小丫鬟全算上一共才四个。

    傅曼烟拿出一个长条匣子,递给他。“二哥,这就是我要送给你的礼物。叫做竹刀。”

    傅柏松打开后,捧着笔爱不释手地来回翻看。

    曼烟赶紧拦住他的手,“二哥,这竹刀里面有墨汁,可千万别倒过来,不然墨汁都浪费了。”

    傅柏松不住点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谢谢三妹妹,我太中意这个礼物了。多谢三妹妹。”

    傅曼烟趁机问道,“二哥,之前那间“梅山书院”你不肯去究竟是为何事,妹妹不信你只是因为老师责罚就不肯上学。”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怎么会对笔墨纸砚有兴趣呢?傅柏松辍学分明有隐情。

    傅柏松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来,他不善撒谎,一着急整个脖子都红了。

    曼烟推测道,“是不是学堂里有人欺负你?”

    傅柏松看了看曼烟的表情,那张脸上没有嘲讽奚落,真的是在关心他。可他还是不想说,之前无论母亲如何哭泣,他都忍住了,三妹妹总不能比母亲还厉害。他也有生为男子的尊严。

    曼烟的口气严肃了一些,“二哥,我不知道“梅山书院”具体的情形如何,不过我想肯定出了些你解决不了的事情。但你不能解决不代表咱们府里不能解决,你要记得,还有祖母在。”见他仍不出声,又加了一句,“也许有些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背后万一有什么阴谋呢?”

    傅柏松真的被这话吓到了。“不是不是,三妹妹,就是在书院里有个学生抢我的纸和笔。”

    曼烟觉得奇怪极了,“这个学生是谁,他为何抢你的纸笔?难道他自己没有吗?”不太可能啊,虽不能与“碧水书院”媲美,但能进“梅山书院”的也不是什么穷苦孩子。

    “他叫张琅,是国子监太学张博士家的孙子。”傅柏松垂下眼睛,看着很沮丧。

    “你有没有告诉先生,他欺负同窗还扰乱课堂,先生应该要惩罚他啊?”

    “张琅一到上课的时候就将我的笔纸藏起来,下了课他又还给我。第一次先生惩罚我,说我不带纸笔就进学堂,无心向学。后来我告诉先生他抢走我的纸笔,先生问他,他撒谎说自己忘记带了才用了我的,还说愿意补偿银子给我。再后来他不是藏起我的墨,就是藏起我的砚台,次数多了先生也管不了他。”

    曼烟眉头轻皱,完全是无赖做法。一个孩子天天这么闹,先生也会烦;又是官家后代,先生也未必敢得罪。只是他为什么要针对二哥呢?

    “那个张琅是只抢你一个,还是别人的也抢?”

    傅柏松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他只抢我的。”哎,三妹妹的眼神如此锐利,这么盯着他,他实在撒不了谎。“因为他不喜欢他哥哥,他哥哥叫张钰,时常在学堂里帮我说话。”

    傅柏松由于荷包少银子,用的笔墨纸砚一向不如其他学生,他学业平平,先生对他也不看重。平时没少受欺负。之前张琅欺负他取乐,被张钰教训了一把。

    曼烟懂了,原来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张家的家事蔓延进了学堂,才扯上二哥。曼烟从格屉里取出一个小荷包,递给傅柏松,“二哥,你拿着吧。”见他还推辞,虎着脸道,“这钱不是给你随便花的。你去碧水书院的时候,给那些学生买点不贵的好吃好玩的东西,总要和同窗结下友谊,是不是?”

    这话真正说到了傅柏松的心里去了,他感激又羞恼,同时还有几分意外。从来没想到三妹妹居然还懂得人情世故。

    曼烟趁热打铁地问道,“那个张博士是教什么的?”

    “他负责为国子监的学生讲授《春秋》和《尚书》。”

    傅柏松略坐了一会不好多待,提出要回三房所在的“三省居”。曼烟提醒了一句,“二哥,千万记得,竹刀的事勿让别人知晓了,回头若有人找我要我也是没有的。”

    傅柏松将匣子抱在怀里,重重“嗯”了一声。他在回去的路上又怕人看出来,只好将匣子单手拎住,回到“三省居”的时候右手五个指头都红了。他才又抱住匣子,往自己房间奔去。

    孟氏从没看见他这么情绪外放的样子,问道:“那是什么好东西,把你乐的?”

    傅柏松激动到近乎茫然了,一字一句地回答,“三妹妹送的礼物。”

    孟氏感慨道,“三小姐人真好。以后你要好好读书,莫要浪费了老太君和你三妹妹这番苦心。”

    傅柏松两眼发直忘了应声,直接冲进自己的房间。心中却道,你们根本不知道三妹妹有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