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争龙-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拟定计划时,高驷曾说隋军有变,韩世鄂却并未当真,他之潜入敌营,其实本是为了打探军情,不想真有了收获。

    魏刀儿在后方举义,一路攻城略地,使苏邕惨死,这导致苏定方回师报仇,就削弱了官军力量。

    听到韩世鄂之语,高驷自是心中激动,面上,却仍喜怒不于形色,镇定反问:“此事当真?”

    韩世鄂点头,带着几分兴奋说道:“正是,由于连日大战,隋兵也伤亡不少。官军营中戒备并不是很严,又下着雨,我趁机混入,摸清楚了官军调动原因。

    苏定方离去,我还跟了一程才回来,中途并无耽搁。主公,决战的日期到了……” 说到这里,已是一脸坚定之色。

    “甚好,我命令,明日出战。只是这次要以破敌为要,不以杀戮为重!”高驷很是高兴,心里却愿过多杀人。

    有望气之术打底,又有探报佐证,他这一刻信心满满,世间豪杰固然多天生,但凡人亦可炼成英雄。

    当夜,大雨止住。

    月当空,如轮悬挂。杀气弥漫,一支支队伍,纷纷列阵,整装待发。

    翌日,旭日初升划破长空,因雨初停,天空明朗,湛蓝的云朵分外美丽。

    高驷倾巢而出,连疲惫之态的王伯仁都换马上阵了。

    隋军大营,杨元麟研究军情正在的兴头上,忽听外面快马疾驰之声,很快有亲信闯帐。

    因其治兵森严,擅入者死。这闯帐之事,在清早,听的甚是清楚。

    杨元麟微微变色,唤过侍卫,说着:“这个时候,就有人匆忙赶过来,必有紧急军情,让他进来。”

    “是。”亲卫领命。

    没过一会,闯帐之人就来到了中军大帐内。

    来人是他的亲信将领,齐威远,这次似乎走得十分急促,仍旧气喘吁吁的。

    此刻,杨元麟清了来人的面貌,离开地图,上期说着:“出什么大事了,看你慌得,为将之道,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讲吧。”

    “贼军大举来袭!”齐威远不知为何,似乎想到了什么,叫道:“听着,是大批贼人杀到,青郁郁的一片,少说也友过万之多。”

    杨元麟轻笑:“威远兄,你开什么玩笑,明明是贼人伤亡殆尽,怎会有如此之众。”

    “是真的。”齐威远顿足,叫道,快快整兵迎敌。

    杨元麟笑容沉了下去,心思却飞至打探军情的人身上,前军统领李铁良只怕早和贼人有所勾连。

    此时,天刚大亮。

    外面又有一人闯帐。

    这人一身皮甲装束,面容粗狂,煞气滚滚,乃是杨氏家将令狐忠的儿子,令狐建。

    “少主,左营已经与贼寇接战。父亲让我来告知军情,贼势浩大,请速下决断!”

    “跟我来!”杨元麟拔剑砍翻桌案,厉喝道:“全军出击,某就不信,这区区贼寇能敌得过我们堂堂正正之军!”

    “杀!杀过去!休走了杨元麟!”

    高驷催军直扑隋军大营,结成军阵,仿若鱼鳞层层叠叠,攻击从不间断。

    嗡嗡嗡,呼啸的飞箭略过长空,后面是轻骑兵如铁流一样,不断来回杀过,冲散隋军阵势。

    再后面的义军步卒,刀盾相互,长枪突击,“轰”的一声,已经涌入入,似决堤的山洪,势不可挡。

    一股惨烈的杀气,笼罩在了方圆数里的隋军大营上空。

    就算黎明突袭,隋军大营的顽强抵抗还是有的,一些官军老兵,展开激烈的反击。

    但是这时,尉迟恭、柳庄和王伯仁三将联手,带着八百精骑,直奔官军中军而去。

    经历残酷厮杀后,约有百余骑拥着一人,狼狈逃走。

    “是杨元麟的亲卫营!”

    王伯仁高喊着:“儿郎们,杨元麟逃了,跟我追!”

    这亲卫营,历来都是领军主将的嫡系,精锐里的善战之辈,此军一逃,余者更不足惧。

    高驷环顾四周,实际上官军各部还有零零总总的在抵抗。

    此时虽然混乱,但是胜利大局已定,当下不住下令,说着:“官军败了——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顿时,一声声呐喊响起,齐军士卒不断追砍着还在抵抗的隋兵,气势如虹。

    让卫士继续高喊:“杨元麟逃了,杨元麟逃了!”

    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杀声渐平,抵抗的人或投降或被杀终于消失耗殆尽。

    “收缴兵器,救助伤者,掩埋尸体。彭石头,带我卫队巡查,不得私自杀俘!”

    战场上尸山血海,无数狰狞的死亡去孔浮现,。

    高驷要减少杀戮,立即发出了命令,又说着:“立刻向派人先回去报捷,说已经破官军八千人马,让李百药准备犒赏物资。”

    “遵命!” 彭石头欢快的去了。

    连着数日,厮杀煎熬,两万大军已经伤亡了近六千,危机潜藏,幸亏此战得以大胜。

    高驷作此一击,本就稳操胜券,却未料到胜利来得如此容易。

    此时,再回忆交战过程,可谓是‘时来天地劫助力’,心中大快。

    凝神探查,只见顶上云气翻滚,挟此大胜,鲤鱼吐书的人主之相已经凝聚了七品青色大运,待敕封帛书满了,就能册封诸将,获得气数补充。

    想到这里,不由对临之以堂堂正正之师感悟更深。

    “贺喜主公,经此一役,相州必可不战而下。”崔略看着缴获的杨字大旗,开怀大笑,拱手向高驷道喜。

    “主公,主公,捉到个隋将,说是同参军有旧。”麦季才赶过来,远远的叫着。

    只一会,便指使两个军士押着个俘虏,来到高驷面前。

    “铁良兄?快快松绑。”崔略认出当面之人后,大惊不已。
………………………………

第三卷:立基业 第八十章:时运

    大业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高重德以一万四千府兵大破八千隋军,杨元麟狼狈逃离,仅余百骑,此役俘虏两千千。

    大业十一年八月十日,义军头领杨公卿率领一万人马来到邺城投靠,高驷重立齐军之名传遍四方。

    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五日,齐军大将赫韩世鄂领长水都,大将王伯仁率领武成都赶往相州,各有两千五百人马。

    八月二十日,高驷率本部四千,大军共计一万七千人,号称三万,云集于相州城下,至此相州彻底成了一个孤城。

    高驷推崇正规化治军,如今初见成效。

    只见一伙一队,一都一营,整整齐齐,各有门路,营寨内设壕沟、矮墙、木栅栏还彼此相连,秩序井然。

    万里碧空如洗,阳光灿烂。大营中军,旌旗林立,铁甲环绕,帐下文武济济一堂。

    武将身披甲胄,文官着文士长袍,全都信心十足,就连新归附的李铁良和杨公卿也是满面笑容,似乎对功成抱有比克之望。

    诸人人各自交头接耳闲聊,突然帐后卫士拉长了声音:“征北将军到!”

    高驷此时自称的官职是大齐征北将军。

    顿时,场面为之一肃,文武众臣纷纷起身行礼迎接。只见文官肃静,武将甲衣叮当作响,相映成趣。

    高驷身穿大将金甲,头戴银冠,显的深沉威严,宝剑悬腰,一身宽大披风,气度斐然。

    众人哪敢对视?无不小心向着高驷行礼。

    见众臣将行完礼后,高驷这才笑的说着:“今日兵临城下,相州指日可破。此次饮宴只叙情谊,不分上下!”

    众将众臣纷纷称诺,各自入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就在欢闹中,突然之间,高驷询问着:“诸位,现在相州城已被我军围住,有何法能够迅速攻下来?”

    韩世鄂毅不假思考,笑的说着:“何必攻城,杨元麟狼狈败逃,仅余百骑,相州城外援断绝,就算发动全城的民壮,也难以控制局面。”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杨元麟的官军大旗,城中必有认得者,命其壮士巡展于墙下,四下宣扬,再告诫城内,言降者不杀,献城有功。”

    说到这里,一丝笑容泛上嘴角,韩世鄂笃定敌说着:“然后,三日内,大军攻城,必有人开门投降,相州必破也!”

    其他人人一齐瞠目结舌。

    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韩世鄂已渐有名将之姿。

    高驷大笑,当即决断道:“就照此法子办。韩将军,你来办理。”

    “诺!”韩世鄂躬身领命。

    与此同时,相州城。

    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