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争龙-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宇文抖与卢庆的到来,麦铁杖自然是非常看重,将二人安置在中军大帐招待,问了还没有用过晚餐餐,立刻下令摆开宴席。

    如果食材缺乏准备,就去外面打些野味。

    大帅一声令下,不一刻时间,就立刻上菜,虽说只有七八道肉食和野菜,对于军中的简陋条件也非常难得了。

    麦铁杖亲自端壶上酒,只要能早日渡河破敌,个人得失算什么?

    宇文窦与卢庆是两种截然不同之人,但饥饿下大吃大喝起来。

    等吃的差不多了,宇文抖就大着舌头说着:“这次我奉陛下的命令而来,必会听候卖大将军的调遣。放心好了,某家这建桥的木料,都准备好了,就算是再宽十倍的大桥,也可过得。”

    这话说的有些猖狂,麦铁杖看了他一眼,只希望他得到了其父真传,不动声色却说着:“如此甚好,功成之后,某在报捷文书上自会给你请功。”

    宇文抖也就不推辞,显得理所当然。

    再继续陪着喝酒,麦铁杖脑袋都有些晕了,才将这两人送走。

    高驷慢悠悠地来到大帐。

    大帐内,分外简陋,也就几个座椅,麦铁杖唤着:“重德,过来说话。”

    “大帅,您是个实诚的人,这次宇文阀的人来了,我派其中没那么简单。你要派人好好跟着他们监督组装进度,确保万全,咱们不管谁可能会暗中捣鬼,只以军中法令为准,乱着皆斩!”

    “臭小子,放心。老夫知道,这是要事得掌握在自家人手中。”麦铁杖随即安排了大儿子做监工。

    高驷见麦铁杖心中有数,就要离开。

    “回来,不要急着走,老夫剩下的两个儿子,你多带着培养,没问题吧?”

    “这是为何?”高驷惊讶之余干脆的问着。

    “昔日吾遇杨(素)公,有个和尚对某说,杨公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今日见汝,不觉想起了杨公,故而以身后事相托。”

    “承蒙长着看重,某万死不辞。”高驷郑重承诺。

    非常满意,在古代,长辈托孤的凝聚力的确不是外人能比拟。

    刘备病危之际,将幼子托付给诸葛亮,武侯六出岐山,鞠躬尽瘁。

    段简卸任之时,把儿子托付给高欢,其子段绍官至大都督,为北齐奋战至死不俞。

    后来临死托孤的越来越少,因为倘若所托非人最后,那就会坑害子孙。

    但是也可见这托孤的威力了,高驷也不会在这方面反对。

    不过如此以来,麦铁杖的安危就更要重视了,可谓利弊各半。
………………………………

第二卷:波涛乱 第四十五章:危局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云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                                                                                                                ——《辽城望月》

    唐初,贞观十八年,太宗李世民率领大唐精锐围城半载不能克,正直败归之际,新一代的军神薛仁贵横空出世,攻下此城。太宗大喜,临阵咏出此诗以作纪念。

    ——————————————————————————————

    辽城古名燕州城,依山而建,通体用开凿来的白色大理石铸成,长一百三十五丈(45米),宽九十五丈(35米)内有取水井池,城东、西、北三面环山而建,南面峭壁下的辽水乃是天然的护城河。

    此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失败,后逃到此地,准备以该城为根基,抵抗秦始皇的虎狼之师。

    由此可见辽城之险要!

    可惜,当时的燕王惧怕秦始皇的大军,便下诏赐死太子丹,将其头颅俸给始皇帝嬴政,但也避免不了燕国灭亡危局。

    辽地人敬佩太子丹的英武不屈之气,为怀念他,便把辽水称为太子河。

    雪后初晴,古老的燕州城彻底与周围融为一体。

    故而十几日前,高驷和麦铁杖等人观阵,只见到了沿河修筑的堡垒,并无发现其后坚城踪迹。

    阳世大军未发,阴司气运先争锋!初谁开国风?释帝之孙名檀君。

    燕州城下,宽阔的辽河上白气氤氲,一朵水气凝聚的云气,在河面上空游动着。河底,一股白青相间之气,在随着祭祀缓缓流动,一道帝王身影渐渐凝聚,到最后趋于觉醒,同大隋气数展开了对抗。

    辽水是辽东最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广大。《汉书•地理志》:“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因此要在宽约数十丈和河面上架起浮桥,亘古皆无。

    只是隋大业八年,高丽建武十八年,腊月初九,这一天,突有三座铁索浮桥乍现,横跨辽水两岸。麦铁杖就率领六万大军进发,密密麻麻的人头跨河渡水袭来。

    “恭祝大将军旗开得胜。小子就在大营坐等捷报哩。”宇文抖笑吟吟的说着。

    卢庆却是袖子里两只手都在颤抖,本能的害怕被发现浮桥有问题。

    麦铁杖忙于进兵,倒无暇细看,说了声告辞,就转身披甲出发。

    辽水县固然很是宽大,但有了浮桥,渡河便容易很多。开始渡过一趟需要茶盏功夫,到后来渡河的军士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孟金叉跟随头一批士卒渡河,早憋着口要打破高丽蛮军的气。

    距此铁桥渡口,上游二十里地,高驷带来着两万劲卒开始偷渡。

    只见十艘龙舟一字排开,划船水手各执木桨,准备将大军运到对岸。此时,大清早,天将亮未亮,河面上最是平静,按照常理,这是好事,有利于快速登岸,打破敌人的沿河封锁。

    高驷突然打了个寒颤,刚走上甲板,被浓雾打湿了鬓角,却丝毫不觉。在即将出发时,内心竟然越来越平静不下来。

    运用神通望吉凶,可以看到白青二色气运交织的高丽运数在沸腾反击,然而水流却平静缓和。

    宝剑在匣中跳动,前路凶险莫测,高驷猛地探手紧握剑柄,沉声说: “钱副将!”声音似利剑出鞘,坚定而有力。

    “嗯,末将在此,请下令!”钱世雄粗狂的声音响起。

    老钱是副将,登船渡河的具体事务,全由他一手调配安排。这六层龙舟官船,每艘可载一千二百士卒,大军渡河两次即可过完。

    腊月,隆冬寒风如刀子般刮过,严寒很快敲打着每个人的身躯。当下第一批大半人马已经登船。

    “钱副将,我观对岸烽火台连绵不断,煞气腾腾,预兆主杀,此行须得慎重!”

    “将军还懂算卦?”钱世雄连忙问着。

    “不曾学过,只是略通望气。从对岸吉凶运数上看,我们此战有着吉中带凶的危险。是先吉后凶,苦难还在后头,你渡河登岸后务必尽快派人前往下游,同大帅取得联系!”

    “哈哈,高太保多虑了。到了对岸,还有谁挡得住大隋兵威。”钱世雄混不在意。

    另一个副将朱方也笑了:“一群土贼而已!”

    说到这里,他“咦”的一声,只见江上雾更大,连忙手搭额头向对岸望去。

    “哈哈,果不出吾所料,今日雾锁大河,乃是突破对方封锁的良机。”高驷面露喜色,然后果断下令:“出发!”

    话落令出,他的眸子立闪烁着倒三角凶光,钱世雄和朱方话一下子顿住了。

    高驷登上河岸,继续下令:“此战,后退者死!”

    龙舟如里弦之箭,载着大隋雄兵向东岸冲去。白茫茫的水汽的从四面八方朝船头涌过来,龙舟船体摇摆着,两侧水手发力,哗哗哗,认准一个方向破浪而行!

    足足过了个把时辰,对岸才有六艘龙舟返回。

    高驷一把抢上去,问道:“可有异常?”

    “将军,贼人在河里下了铁索,咱们的龙舟被撞翻了四艘,水下也有削尖的竹刺……翻船落水的兄弟们好惨啊,不是被刺死,就是被淹死了!”归来的船工哭丧着脸,恳求着:“您出身高贵,年纪轻轻就是将军,还会带兵,引得贵人重视,不若就留在西岸。”

    “如果仅仅想救援麦大将军,已经过去近万人马,足以用来做奇兵策应,为万全之计,高公子还是留在原地为好,不知足下意下如何?”

    “小人呐,如鬼般总见不得光。汝无论是宇文阀,还是其他方的探子,都休想以利诱打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