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锦州等处不仅对于后金来说位置重要,对于大明来说也是同样的视为关键所在。( ’)
皇太极撤离的时候,对哈占交代,一定要坚守住锦州等处。
现在锦州等处只有万余名兵丁,若是平均分作五处之后,每处就只有两千余人,对于防守一座城池来说,这点人马也的确寒酸单薄了些。
好在明军也不会对五处城池同时发动攻击,多半是要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而这其中就有很多可以施展的余地了。
哈占的计划,是锦州留两千人,塔山、松山和杏山只留一千人,而更远些的大凌河,他干脆只留了区区五百人。而且留下守卫城池的,都是相对弱势的,而其余的五千精锐些的兵力,都是骑兵,他都做为了机动。
他是如此打算,若是明军进攻其中的一两座城池,那么他就挥动手中的这五千精锐,从侧面或后方袭扰明军,让他们不得安生,也无法全力进攻。
五千精锐骑兵,那战斗力是相当恐怖的,即便明军有所埋伏,恐怕也不会轻易兜得住。
哈占相信,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以及后金兵丁的勇猛,尽管女真人并不擅长防守,可在他的调动之下,守卫这五座城池,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那一天,斥候来报,宁远城的明军出动了。但是,明军自宁远城出动之后,并没有向北,朝着锦州等处而来,而是向西,冲着建昌城的方向而去。
“再探,再探,”接到斥候的汇报,哈占有些不敢相信,急令斥候继续探查。
在这一点上,哈占与建昌城的色楞,刚开始时候,可谓是不谋而合。他们两人共同的认为就是,明军为了迷惑对手,故意向西绕行,然后等锦州等处的后金放松警惕时,突然转而向北,直扑明军的最终目的地――锦州。
因此,得知明军向西进发时,哈占一点儿也没有感到轻松。
当斥候向哈占汇报,明军的随军粮草军辎,是如何的壮观时,哈占也只是心中狠命地动了一下,可旋即就平静下来。
围攻宁远城的时候,那次袭击明军粮草军辎的全军覆没的惨败的事情,哈占是后金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知情者之一。所以,哈占也很是怀疑,明军是否又施出了以粮草为诱饵的诡计。
自己这边总共只有万余兵马,派出去截击明军粮草的人马少了不顶用,自身的安危都是个问题,即便侥幸能够截取了明军的粮草,恐怕要想安全的返回也不是那么容易。可若是派出去的人马多了,那锦州等处基本上就唱起了空城计了……哈占虽然自负有大才,可无论如何还不敢与诸葛武侯相提并论reads;。
而且等锦州等处的后金驻军出动图谋明军的粮草军辎时,恐怕人家也正在算计着……是吃掉前来截取粮草的这一部分呢,还是直接杀向锦州等处,甚至是双管齐下,一部分埋伏袭击,另一部分直趋锦州――因为人家明军的兵力充足,是很可以分兵作战的。而锦州的后金驻军就没有这个优势,兵力一动,就大有捉襟见肘的窘迫,实在是难以筹划。
总之,无论是那一种情况,锦州都大有不保之虞。
况且皇太极交给他的任务,是坚守锦州等处,因此,不管损失了多少兵马,不管其他地方出现了什么变故,只要锦州等处仍然掌握在手里,那就有功无过。
嗣后明军大军进发建昌城、宁远城的周围也随即松弛了一些,后金斥候也能够有机会靠近、并将宁远城尚有数万兵马的情况汇报给哈占。哈占得知之后,自己都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果然,果然,明军果然还有后手!
宁远城数万兵马的按兵不动,哈占认为,就是在等着自己犯错误,只要自己分兵去截取明军的粮草,那宁远城中的明军就会立即出动,自己就会中了他们的奸计。
宁远城与锦州等处之间,也就百多里路,如果强行军的话,一天多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哈占倒也并非自己吓唬自己,明军开始的策略,也的确包含了这么一种选择。)
因此,通前彻后地考虑了一番,哈占觉得自己不要瞎捉摸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守住锦州等处最是要紧。
几日之后,斥候来报――数万明军已将建昌城包围起来,并且开始了攻城的准备。再过数日,斥候来报,明军开始攻城了。
与后金斥候前后脚到达锦州的,还有建昌城中色楞派出的请求支援的信使。
哈占到此才似乎有些回过味儿来……敢情明军是铁了心要将自己的兵马从锦州等处调出来啊!
他认为,明军的第一步,是以粮草军辎为诱饵,诱使自己派兵。如今一计不成又施一计,通过攻打建昌城,迫使自己出兵救援,其最终目的,最终还是在锦州等处。
………………………………
第441章 更大的鱼1
哈占既然已经避过了第一次的陷阱,那第二个陷阱也就没有眼睁睁跳下去的道理。&乐&文&小说{lw}{0}
主意是很容易打定的,可如何回复建昌城色楞的求援,哈占也是要好好想一下的。若是平铺直叙地据实以告,肯定会大大伤及“睦邻”关系,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按道理说,归附后金之后的蒙古人,现在就如同女真人的小弟。如今小弟被别人摁住,拳打脚踢的一顿胖揍,做为大哥的后金,不要说要出面找回场子了,怎么的也要出手把小弟从人家的拳脚之下解救出来吧,最不济……起码也要派出些人去,高声大嗓地吆喝上那么几声也好啊,权且给小弟壮壮胆儿,也是起码的“道义上”责任不是。
但是,所有这一切,哈占恐怕一样都做不到,就连最基本的“声援”都无法实施……锦州等处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兵力又少,本来就非常紧张,根本无法分兵,更是一点儿无谓的损失都不能有。他是有苦难言。
除非皇太极亲自下令,那即使锦州等处因此丢失也与哈占没有关系,否则的话他是不会出兵救援建昌城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这话如何对建昌城求援的信使说,却是大有讲究。
的确,可以“军令”二字做为借口,直接拿出皇太极的要自己严守锦州等处的命令,建昌城的色楞也不敢有什么怨言。可那样一来,也的确太过生硬。
况且建昌城距离锦州也是相当的近,那里的蒙古人也是锦州的一个潜在的奥援。一俟建昌城的蒙古人度过了难关(哈占认为明军的意图并非真的就是建昌城,因此建昌城最后保存下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明军还要保留力量来图谋锦州等处),下一步若是锦州的形势吃紧的时候(哈占认为这是肯定会发生的),还指望建昌城的蒙古人投桃报李,出兵声援锦州等处,不管是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击宁远城,还是直接增援锦州等处,都能够抵消一部分明军的威胁,缓解锦州面临的压力。
尤其在皇太极的大军远离此处的时候,建昌城的蒙古人可以说是距离锦州最近的一支“友军”,好歹也都是一个帮手不是。
因此,既要拒绝出兵,又要不使建昌城的色楞恼火,以备将来见面的香火,就成为哈占面临的难题了。
耐心听完了建昌城求援信使的言辞,哈占只得以一句“此事干系甚大,需从长计议”,好歹将建昌城的求援信使暂且安抚,然后将他们送入馆驿安歇。
将信使打发去安歇,这也只能争取一晚的时间,用来考虑拒绝的措辞,天亮之后,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可究竟如何说,自诩多才的哈占一时也没有个万全之策。
正在哈占绕室彷徨、愁眉不展之际,从建昌城返回的第二波后金斥候,半夜进入锦州之后,马上就前来给副都统大人汇报最新情况。哈占听了斥候的汇报之后,这才终于如释重负,也找到了敷衍……或是回复建昌城求援信使的办法。
斥候们汇报说,明军对建昌城的攻击并不十分猛烈,只是相隔了一定距离进行互射,明军动用了火铳,而且与以前相比,此番明军的火铳射程要远的多,可惜的是数量或许不足,对城头的射击不是多么密集,从遥远的地方看去,甚至可以说是时断时续、寥寥无几。明军此番进攻建昌城,也携带了十几门火炮,可到目前为止,并未曾发射过,因此对火炮的威力不得而知。
双方交战了一整天,基本上都是如此的互射,没有发生直接的接触战。双方的伤亡数字虽然都不是多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都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