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团战阵,相互拉扯,敌我之间谁也没能占据绝对上风,呈现势均力敌之势。
虞允文将目光从战团移开,再次转向渡口,见满载敌军的船只仍在不断的停船靠岸,除此之外,放下敌军的空船并没有就地丢弃,而是调转船头,划回对岸,似乎是要回去运送更多敌军过来。
发现这等情况,虞允文所惊非小。
若说现在岸上的敌军还能抵挡,那等对岸的援军再到,就再难抵抗了!
随着渡口登岸的敌兵不断加入战斗,左军渐渐难以抵挡。
山头黑旗一展,右军三百人嚎叫着冲出树林,冲进战团。
随着右军加入,敌军迅速被压制,形势大为好转!
虞允文站在山顶,密切关注山下的战场形势,他很快发现,中军似乎有些抵挡不住的迹象,他们边打边退,不到一刻钟,敌军就将阵地朝城池所在方向推进了十几丈远。
中军被突破,抵挡不住,左军、右军更难抵挡!
眼见如此,虞允文当即决定回城,无论如何都得拼一拼,绝对不能让敌军冲进城内。
虞允文在禁军护卫下,策马回城。
一进城门,见到流浪的士兵便高呼:“敌人渡江了!赶快去杀敌啊!”
士兵们默然以对。
反正就要饿死了,有人便仗着胆子回道:“大人,这儿的官老爷早都跑了,这地儿守不了,迟早得丢。小人劝你早点回家去吧,留条命在,总比死在这儿强。”
“知道这儿守不住,你们为何不走?”虞允文马上反问。
“我们贱民一条,死在哪儿不是死,不想跑了,死在太平城挺好,但愿下辈子投个好胎,太平无事吧!”那士兵回道。
“既然在哪儿都是死,为何不与城外的敌兵拼死一搏?”敌军渡江,虞允文虽然急却也没有办法,城内士兵已无斗志,只能说服一个是一个。
“一看大人就没打过仗,我只是个小卒,明知必死,出城累死累活,还不够敌人一刀,何必在临死前还要受罪?今天小人就仗着胆子教教大人,其实打仗啊,最重要的是要有最勇猛的人带头冲锋陷阵,其他人后边跟着补一补刀就行,冲乱了敌阵,等敌人慌了,我们这些小卒子才有机可趁,仗才能打得赢。要是打起仗来都在跑,凭什么打得赢?”
见虞允文跟他聊起来,那士兵的胆子越发大了,口气也越来越不客气。
虞允文此时无心在意这些细节,听士兵这么一说,联想到刚才在山顶上观察的实际战局,顿时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没人带头冲锋,必然会有人往后退,一人退,其他人也会跟着退,退着退着,就会变成逃,仗当然打不赢。
一念及此,马上问道:“现在这太平城里可有能冲锋打仗之人?”
那士兵道:“有啊,怎么会没有!”
“他在哪儿?姓什么?是何官职?”虞允文顿时一喜,急忙追问。
“估计在城东睡觉吧,离这儿不算远。那人姓马,是个部将,听说从昭关撤退的时候跟追兵大战了一场,结果大部队先跑了,他跟大部队失散了。”士兵回道。
“好好好!快带我去找他!”虞允文一听这话,当即大喜。
那士兵也无二话,急忙在前边带路。
不多时,虞允文跟着那士兵,来到一座散兵聚集的残破的院内,见一人躺卧在一堆稻草之上,面朝太阳。
“大人,就是他了。”
………………………………
第597章 散兵难挡
“马将军,敌人都已经打过长江了,你还有闲心在这儿晒太阳!”虞允文上前喝问。
那人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睁眼看了身着红色官衣的虞允文一眼,口中道:“敌人过江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完闭眼,转头,继续晒太阳,没有半点起身见礼的意思。
“你是军人,大宋江山要你们来守护,敌人已经来了,将军再不出城杀敌,太平城就要丢了!”虞允文急道。
“大宋江山是你们官老爷的,跟我们这些粗人有什么关系,你们愿意丢就丢吧,我不在乎。况且这太平城,官老爷早就不要了,敌人想来就来,拦他们做什么。”那人闭眼回道。
这是一个能打仗的人才,当此危难之时,虞允文不会轻易放弃。
于是马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听他道:“大宋江山怎么会是那些懦弱的败类的,它是我们所有人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不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吗?若让敌人纵马进城,肆虐江南,我们家里的老弱妇孺怎么办?任由敌人欺凌吗?将军此时不奋起,难道要坐看他们被欺凌?我们拼命活着,不就是为了我们的亲人!”
那人一听这话,立马翻身而起,朝虞允文抱拳行礼道:“大人所言有理,小人错了!”
虞允文当即回道:“马将军明理,正是大宋不可多得的将才!本官代表朝廷,任命你为太平统领,即刻领兵出城抗敌!”
“得令!”
马统领接令之后,马上俯身从稻草堆中捡起两柄大斧头。
而后举斧高呼:“兄弟们,跟我出城杀敌!”
喊罢,提着两柄大斧头就朝院外冲去。
院内闲坐躺倒的散兵,一经招呼,纷纷拿起身边的武器,跟着他的脚步,冲了出去。
马统领提着大斧头,在出城路上一路高呼:“敌人来了,随我出城杀敌!”
饿的没有多少力气的散兵,一见有人举着兵器扬言出城杀敌,纷纷看热闹一般跟了上去。
等到了城门外,在马统领身后,已经跟了好几百人。
出城不到三里,就见几百个宋军败退而回,敌军则紧追不舍。
马统领见此,大吼一声,轮着两柄大斧头就冲进了敌阵,大斧头上下左右翻飞,瞬间就有五六人丧命。
敌军一路缠斗追击好几里,纵使是精锐,也已经体力不支,一见狠人出现,闯入阵中,难以抵挡,纷纷止住追击的脚步。
马统领以一人之力,瞬间就将阵线稳住了!
“冲啊!”
“杀啊!”
在喊叫声中,跟随马统领出城的几百人立刻冲上来,举起刀枪,与追击的敌军战成一团。
战斗多时,体力不济的敌军哪里挡得住这三四百人猛烈的攻击,不但留下尸体,节节败退。
眼见战局形势逆转,被追击败退的渡口宋军反身投入战斗。
兵力、体力都已经不占优势的敌军,不知道对方还有多少援军,于是迅速朝渡口方向退去。
宋军得势,哪里会让他们轻易溜走,趁此机会穷追猛打。
不消小半个时辰,便追到距离渡口不到一里之地,跟难以支撑的渡口左、右军合兵一处,与数千敌军,陷入混战之中。
整个阵线,维持在渡口附近,双方你来我往,纠缠不休。
又在城里召集一些援军之后,虞允文再次回到渡口附近的山头上观战。
很快他就发现,虽然宋军在人数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在战斗中却没有优势,甚至在双方的混战拉扯中,还处于劣势。
一想到宋军将士是饿着在打仗,瞬间就明白问题所在了,他们打不赢,是因为体力跟不上,先前从城里一路打到渡口附近,已经把他们仅有的一点体力,消耗殆尽。
渡口已经没有敌船,岸上的敌军也没有援兵,双方现在就是死命在撑,谁先累倒,谁就输了。
拼到最后,拼的是毅力!
没有援兵,不论谁输谁赢都有可能。
然而,当虞允文将目光重新投到江面,脸色瞬间就变了,因为江中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仔细一看,那是不下数百条船!
敌人的援兵到了,或者应该是说敌人真正的渡江部队来了!
先前渡江的一千多人,不过是敌人抢占渡口的先头部队而已,现在来的才是渡江主力。
太平渡口没有援军,能出城的,已经都出来了,还在城里的都是打死也不会出城的人,建康会不会派兵来支援,虞允文不知道,况且两地相隔百里,就算有援军,也是三四天以后的事情,到那时太平州已经落入敌手。
看着渐渐出现败势的宋军,又看看江中迅速靠近的敌方援军,虞允文绝望了。
“大人,我们送你回建康吧,太平守不住了!”禁军护卫居高临下,早已看清了局势,用不了两刻钟,等敌方增援船只出现在宋军视野之内,就是败退逃跑之时。
虞允文没有说话,他拼了命的想要赢下这场战斗,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