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他倡导的流水线制造方法,已经全无踪影,兵匠们还是按照固有的方法在制造,速度和效率自然不高。

    面对军器所给他们压下来的巨大的制造任务,西作坊的一众官吏和主事们心慌不已,一旦完不成制造任务,影响到前线抗击金人的战局,所有人都要治罪!

    杨丛义得知情况后,马上跟主管西作坊的副使沟通,告诉他,要想完成军器所下达的制造任务,必须改变制造流程和方法。

    那副使对制造并不精通,也是才调来不久的一名将校,除了年龄,不论从官阶还是官职来说,都不可能跟杨丛义相比,面对巨大的制造压力,他没有拒绝的道理,何况对方还是他的顶头上司。

    绝大多数情况下,像杨丛义这种西作坊使类的诸司正使是不会出现在下属面前的,更别说亲来指导工作。

    诸司正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少有会负责具体事务的,除非有特旨,或是愿意多管闲事,否则只需要在家领取俸禄就行,不会有任何人说,朝廷也不会追究任何责任,因为正官不管事是传统和惯例。

    而杨丛义是例外。

    跟副使沟通完毕后,副使将所有主事全部找来议事。

    杨丛义九年前在西作坊担任过副使,很多主事都还认得那个当年经常出现在制造一线的杨大人,所以当他重提流水制造流程和方法,一众主事马上就想起从前,那种方法确实迅捷有效。

    毫无争议,整个西作坊很快达成共识,一众官吏、主事当天就开始筹备,细分工艺流程,细分制造班组,调整全部制造流程。

    第二天开始,新的制造流程投入使用。

    三天后,西作坊整个制造流程步入正轨,速度明显加快,杨丛义功成身退,继续回到回易处等待消息。

    然而,一直等到八月初,杨丛义仍然没有等到枢密院或是殿前司的任何命令,直到他向朝廷上书回报回易督造进度之后,等到了内侍传来的一道口头密令。

    八月初七,一名内侍来到回易处,向杨丛义传达密令:如无特命,回易船队腊月之前不得离开泉州!

    一听到这道密令,杨丛义马上就明白之前的逃亡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赵构真在做逃亡福州,甚至是更远的海上的准备,否则何须下达这样一个密令,于是他随即提出一个请求。

    杨丛义告诉内侍,他听说金人准备大举南侵,江淮等地都在积极备战,长江一线的水军也在日夜训练,而回易船队有一支从禁军改编过来,常年穿行于海上的护卫军,他们在海上行军作战如履平地,眼下全国上下都在备战,准备抵御金人南侵,而回易船队出海时间不定,希望能将护卫军调入明州或是长江,为抗击金人尽一份力!

    内侍只是来传达密令的,对于杨丛义的请求,他不能做主,也不敢随意同意或是拒绝,答应会回禀。

    三日之后,一道来自枢密院的调令送达回易处,命回易护卫军一个月内调防明州,协助浙东水军扼守杭州湾海道,拱卫临安府!

    接到命令之后,杨丛义当天便策马离开临安,直奔泉州而去。

    八月下旬,回到泉州,将朝廷对回易船队的命令传达给回易副使陆游,同时将枢密院要调遣回易护卫军北上明州,协防海道的命令也一同告知,让他安心在泉州督造回易,筹备物资,等待进一步命令。

    而后,杨丛义回到家中,跟顾清尘、孟芸娘道别,告诉他们,金人已经从汴京南下了,他要率领回易护卫军北上明州,协助明州水军在海上抗击金人。

    远洋回易并不比在海上打仗安全,这些年来杨丛义一直四处奔波,历尽危险无数,顾清尘司空见惯,并没有多少担心,只是告诉他,如果可以,时常给家里送些消息回来。

    而孟芸娘对他的担心和不舍要更多一些,在她看来打仗跟出海相比,危险大了太多。但一旦金人南下,来到江南,所有人都会遭殃,即使她们远在泉州,也不一定会幸免,她是知书达理之人,又南来北往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顾清尘和孟芸娘没有哭闹,也没有明确支持杨丛义北上,临行前只是告诉他要注意安全,家里的事不用担心,她们自己会照顾好。

    已经七岁的儿子站在院门口,直到杨丛义离开,他才抬头问道:“娘,爹这次去哪儿?还是出海吗?”

    顾清尘回道:“不,这次是要去打仗了。”

    “打仗?”七岁的小孩还不懂什么叫打仗,眼里尽是迷茫。

    “在我们大宋北边有一个坏人,无缘无故要来我们这儿抢东西,为了我们的东西不被抢,你爹带人去北边跟他们打架去了,要是没打赢,坏人就要来抢我们东西,如果打赢了,坏人就会被赶走。”孟芸娘跟他解释道。

    “三娘,爹能打赢吗?”充满好奇的小孩再问。

    “你爹可厉害了,肯定能打赢!”孟芸娘笑道。

    “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打坏人。”小孩一脸认真。

    “要想打得赢坏人,你就要好好练武,好好读书。从今天开始,每天练剑两个时辰,跟你三娘读书三个时辰。完不成,不准出去玩!”

    顾清尘将院门关上,看着七岁的孩子,语气严厉。
………………………………

第587章 帅营议事

    看魏俊那模样,跟他一道驻守瓜洲,必是死路一条!

    驻守瓜洲渡的步军司禁军只有两支,除了魏俊,就剩王方。

    魏俊如此,估计王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眼见敌军逼近,已经进入扬州境内,若还跟他们一起,那就是自寻死路,杨丛义不得不与他们划清界限,另谋出路。

    但能谋求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调离瓜洲渡,不在此地协防,二是敌人攻到江边,登船入江,临阵脱逃。

    可一旦逃离阵地,即使能逃得性命,朝廷也一定会追究,轻则免职编管,重则直接死罪,这对杨丛义和整个精武军来说绝对不是备选方案,因为他们是来谋求战功的,而不是来求罪的。

    心事重重的杨丛义刚刚回到营中,还没来得及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便接到两淮、浙西制置使刘琦的聚将令,急召各军统制官去十里外的瓜洲镇帅营议事。

    瓜洲镇大营,此时混乱不堪,除了中军营帐搭起来一部分,其他各军如无头苍蝇一般,似乎在建营与不建营之间摇摆不定。

    眼见如此态势,杨丛义顿觉不妙。

    难道老帅刘琦出了问题?

    不然绝对不会是这种混乱状况。

    大军撤退变成这种模样,乃必败之象!

    军情紧急,不容得他多看多想,跟着传兵令的脚步,很快走进一处较大的宅院,来到一个大厅门前。

    传令兵先杨丛义一步来到门口,高声通报道:“精武军,杨统制到!”

    听到通报声,厅内只有寥寥数人扭头看了门口一眼,随即便转过头去,大多数人则根本不关注又来了什么人。

    杨丛义扫视厅内众将一眼,只见厅内已经聚集了十几人,但个个士气低落,意志消沉,除少数几人还在低声说话外,多数人坐在那里,不发一言,他心下不由得一凉。

    眼见如此,杨丛义默然走进大厅,坐在了靠近门口的角落里,冷眼看看厅内沉默无言的人。

    大厅正中的两个座位还空着,那应该是刘帅和副帅的位置,各军统制没到齐,他们应该不会提前出来。

    随后的一刻钟,又陆续来了五个统制,其中就有一身酒气的魏俊。

    又过了一会儿,就在三个统制官走进大厅之后不久,一名全身披挂的老将出现在厅中。

    那老将军身材高大,不过脸上气色很差,步伐缓慢,还不时的咳嗽。

    “大帅!”

    众将听到咳嗽声,纷纷起身,朝那老者抱拳行礼,杨丛义自然也不敢落后。

    此人正是与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齐名的大宋统帅,刘锜!

    在他脸上勉强挤出笑容,向左右示意。

    在他艰难走向大厅正中的座位期间,在他身旁跟着的一名四十多岁的将军,几次伸手想要扶他一把,都被他抬手挡开。

    刘锜在那将军搀扶下,在左边的椅子落座之后,轻轻抬手,示意众将坐下。

    待众人落座后,刘锜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说道:“老夫无能,让众将跟着我受累了,是在是抱歉!”

    厅内十分安静,二十余人无一人开口,全都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个重病缠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