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随即提出一个请求。

    杨丛义告诉内侍,他听说金人准备大举南侵,江淮等地都在积极备战,长江一线的水军也在日夜训练,而回易船队有一支从禁军改编过来,常年穿行于海上的护卫军,他们在海上行军作战如履平地,眼下全国上下都在备战,准备抵御金人南侵,而回易船队出海时间不定,希望能将护卫军调入明州或是长江,为抗击金人尽一份力!

    内侍只是来传达密令的,对于杨丛义的请求,他不能做主,也不敢随意同意或是拒绝,答应会回禀。

    三日之后,一道来自枢密院的调令送达回易处,命回易护卫军一个月内调防明州,协助浙东水军扼守杭州湾海道,拱卫临安府!

    接到命令之后,杨丛义当天便策马离开临安,直奔泉州而去。

    八月下旬,回到泉州,将朝廷对回易船队的命令传达给回易副使陆游,同时将枢密院要调遣回易护卫军北上明州,协防海道的命令也一同告知,让他安心在泉州督造回易,筹备物资,等待进一步命令。

    而后,杨丛义回到家中,跟顾清尘、孟芸娘道别,告诉他们,金人已经从汴京南下了,他要率领回易护卫军北上明州,协助明州水军在海上抗击金人。

    远洋回易并不比在海上打仗安全,这些年来杨丛义一直四处奔波,历尽危险无数,顾清尘司空见惯,并没有多少担心,只是告诉他,如果可以,时常给家里送些消息回来。

    而孟芸娘对他的担心和不舍要更多一些,在她看来打仗跟出海相比,危险大了太多。但一旦金人南下,来到江南,所有人都会遭殃,即使她们远在泉州,也不一定会幸免,她是知书达理之人,又南来北往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顾清尘和孟芸娘没有哭闹,也没有明确支持杨丛义北上,临行前只是告诉他要注意安全,家里的事不用担心,她们自己会照顾好。

    已经七岁的儿子站在院门口,直到杨丛义离开,他才抬头问道:“娘,爹这次去哪儿?还是出海吗?”

    顾清尘回道:“不,这次是要去打仗了。”

    “打仗?”七岁的小孩还不懂什么叫打仗,眼里尽是迷茫。

    “在我们大宋北边有一个坏人,无缘无故要来我们这儿抢东西,为了我们的东西不被抢,你爹带人去北边跟他们打架去了,要是没打赢,坏人就要来抢我们东西,如果打赢了,坏人就会被赶走。”孟芸娘跟他解释道。

    “三娘,爹能打赢吗?”充满好奇的小孩再问。

    “你爹可厉害了,肯定能打赢!”孟芸娘笑道。

    “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打坏人。”小孩一脸认真。

    “要想打得赢坏人,你就要好好练武,好好读书。从今天开始,每天练剑两个时辰,跟你三娘读书三个时辰。完不成,不准出去玩!”

    顾清尘将院门关上,看着七岁的孩子,语气严厉。
………………………………

第583章 引诱反叛

    “金人百万大军已经南下,很快就会渡过淮河。虽然敌军人多势众,但我们训练多年,完全有一战之力。兄弟们,此次北上,机会难得,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进共退,我们一定会建立难以想象的功勋!”

    来到流求营地的杨丛义,很快召集精武军自准备将以上的全部将校,聚众议事。

    “这次北上我们只能去三千人,其他人先留在流求,等待命令。所以这三千人,必须经过挑选,首先要愿意、敢于北上抗击金人,其次要具备打仗的能力。现在,我们先从将校开始挑选,想去北方打仗,建立功勋的,出列!”

    杨丛义一声令下,全部将校起身出列。

    “很好!看来大家都想北上建功。这次宋金之战恐怕要持续很长时间,等将北方局势弄清楚,大家再北上不迟。姚昶,你留在流求营地,暂领精武军训练备战,等待命令,随时北上支援。罗聪,你领新招募的全部护卫军,战阵和水战,必须每日训练,一旦战事焦灼,护卫军也得北上。苏仲、潘诚,你们各自挑选两指挥兵力,三日之后,随我北上!”

    “是,大人!”

    姚昶、罗聪、苏仲、潘诚齐声应是。

    而后,杨丛义在苏仲、潘诚挑选完领兵将校之后,亲自在剩余的精武军将校中将十分渴望北上的薛望挑了出来,而后又令薛望再挑将校。

    不消多时,统领六指挥兵力的将校全部挑出,加上苏仲、潘诚等人,共有将校十六名。

    北上将校已定,各将校即刻回营动员将士,挑选士兵,为北上明州做最后的准备。

    等军营诸事安排妥当,杨丛义来到流求县城,他已经很久没见杨四娘。

    “四娘,我要率军北上了,流求之事就麻烦你了。”

    夜晚,一番激烈的温存之后,两人依偎在一起,聊起正事。

    “夫君放心北上,我在流求很长时间了,精武军、护卫军将士我都比较熟悉,有我和罗聪、姚昶在,不会出乱子。要是你在北方需要支援,派人把消息送回来,我亲自带人北上,与夫君同进退!”

    说话间,杨四娘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在武学求学的那段时光。

    “好,真有需要,我们并肩作战!不过,希望不要有这一天,你在流求筹备后勤,支援前线就好。”

    “四娘听夫君安排,我就在流求等你的消息。”

    聊不多久,二人又燃起了别样的情愫,接着又是一番激战。

    多年来,杨四娘孤身一人在流求,这次来,杨丛义很想让她也生下一儿半女,给她做个伴。

    二人心有默契,行事之间,如鱼得水。

    但能不能生子,有时候要看运气,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数天后,杨丛义亲率五十余艘战船、海船和整整三千名经过挑选的精武军将士从流求出发,顺风北上。

    钦岛,回易船队北方基地。

    “沈大人,益都府传来消息,金人已经大举南下,七月就兵分四路,其中西路和中路率先出击,进攻川陕、襄阳、信阳,东路有完颜亮亲自统帅,估计此时已经到淮河一带,而从海路进攻,想直驱临安的水军目前还在密州,估计是在等待北风。”

    从益都府回来的精武军探子,将带回来的关于金军的消息汇报给在钦岛坐镇的沈缙。

    当日杨丛义告诉过他,一旦金人到达淮河一带,就要马上策动辽阳的完颜雍起事,金国后方不乱,长江纵使有天险,恐怕也很难挡得住金人。

    “给各军统领的书信,有没有送到?”

    “八月初就已经把书信送到南下各军,至于能不能送到统军将领手中,我们真不能保证。后边南下的都是真正的金人,里面基本没有汉人。”

    沈缙默然不语,他仿冒辽阳留守完颜雍的名义,从八月开始向南下支援的各路军队发布诏令,让他们同去辽阳,共谋大事,有多少人会相信,他没有信心。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得知完颜亮率军南下淮河的消息,沈缙马上动身,他要亲自去一趟益都府。

    数天后,沈缙扮作商贾,带着几名随从进入益都府。

    多年来,由于跟益都府里几家酒楼和几个大商贾保持着较为频繁的往来,跟他们的关系处的很好,所以探听消息也很方便,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就在沈缙进驻益都府几天后,他探听到一个消息,完颜亮下令山东路各州府即刻征召士兵,每州每府不能少于两千人,驻守各州府的军队留下必要守卫,其余的也要全部南下,与朝廷大军汇合,违令者重罚。

    而接到这道命令的各州府官员焦头烂额,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征召过多次,各地的青壮、牛马,如今所剩无几,几乎全都南下了,哪里还能征召到两千人?

    这无疑又是一道严苛的命令。

    益都府两千守军,已经奉命南下,附近州县也没多少青壮可调遣,不得不强征老弱,滥竽充数,勉强完成完颜亮的征召命令。

    就连益都府里几家跟沈缙有生意往来的酒楼生意都因这道命令,越发惨淡,因为他们酒楼的伙计过半都被征召走了,几位掌柜也是有苦难言。

    各州各府的情况比益都府好不了多少,估计都是在勉强支撑,能不能完成任务,很难说,听说各地怨气颇大。

    那么多诏令发给出去,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沈缙很着急,若是没人响应,如何说动完颜雍起事?

    得知这个强征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