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不等他深思,就被接连而来的同僚敬酒打断,聊起凉山之事。
这一夜,杨丛义喝了很多酒,好在他们所喝的酒并不烈,他还能保持清醒,不过一顿酒喝完,那些同僚的名字几乎全都忘记了,一个都没记住。
第二天醒来,他拼命回想,昨晚到底说了些什么,可惜什么也想不起来,就连怎么回来的,也全无一点印象。
还是大意了,也不知道说了多少不该说的东西,醒来之后,他懊恼不已。
将州府丫鬟一早送来的醒酒汤喝完,心里好受不少,随即走出屋子,几口清凉的空气入喉,身体顿时舒服很多。
马上叫来两名亲卫,传令姚昶、苏仲等人,让他们率全军登岸,在钦州城南二十里外江边扎营。
亲卫得令,迅速出城传令。
宣威军驻守问题暂时解决了,但在城外扎营不是长久之计,如毛大人所言,战争结束,宣威军何去何从,还得看朝廷的意思。
军队留在南方没有发展前途,李越人短期不会再发起战争,要想再有立功的机会,只能回到北方去,而朝廷在留在此地的人便是何监军,现在战争结束,是时候去见一见他了。
当初他花言巧语,以游奕军为诱饵,鼓动宣威军去郁林,深入敌后,放手一搏,击退敌军,结果游奕军临时撂挑子,不但不配合行军,还在关键时刻撤出郁林,差点让宣威军覆灭于凉山,这个问题虽然不能在外面随便说,但还是要跟何监军说一说的,至少要讨个说法。
可他现在实际统领宣威军,没有上级命令,贸然离开驻地赶去邕州,根本不可行。
思虑许久之后,决定先写个详细战报,报给何监军探探他的意思,等他的命令吧。
杨丛义回到房中,要来笔墨,便将宣威军和游奕军从东兴镇开始,直到他们离开凉山城,期间所经历的一切具体陈述,全部写清,不作任何猜测,也不指责。
战报写完,立即派了两名亲卫,火速送往邕州,一再交代,必须亲自送到何监军手中。
再有半个月就要过年,钦州城里却没有多少过节的氛围,也许是人太少。李越人一番侵扰,很多人拖家带口提前向东边逃,如今战争刚结束,他们还来不及回来,赶不上钦州的春节了。
宣威军也是一样,他们已经两年没过春节,今年看起来也悬了,只能将饭菜尽量做的丰盛一些。为此,杨丛义找了毛大人两次,协商给宣威军弄点肉,改善改善伙食,但肉不是那么容易弄来的,最终也才送来十头活猪,平均下来,每人不到半斤肉。
吃完从昌国带来的鱼面之后,将士们吃了一个月的白饭,早就开始怀念昌国的鱼肉,年关越近,思乡之情越浓,然而没有朝廷的命令,他们只能待在钦州,呆在军营。
邕州州衙议事厅里,安抚使、何监军、邕州知州等一众官员和将帅分坐左右。
只听安抚使李大人道:“此番李越人派大军扰边,对邕州破坏不小,所幸各路军马齐心协力,终将他们赶出广南,依朝廷指令在年前结束这场纷乱。几月来各部战果,悉数报往安抚司,上奏朝廷之后,再论功行赏。受李越人滋扰最严重的郁林、左州、钦州等州县,由邕州总管府核实灾情,年前报静江府,待朝廷核准,减免三年赋税,灾情重大,可由朝廷酌情赈济。”
邕州知州徐大人道:“李大人,此次李越袭扰,受损害区域实在太大,年底前难以将灾情核实清楚,受兵灾之后,十几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御寒衣裳,无果腹之粮,几个月仗打下来,邕州府库再无半担余粮,还请大人先行赈济,不然这邕州府衙马上就会被流民掀翻。”
安抚使李大人眉头微皱,问道:“徐大人,此次李越滋扰不过郁林、左州、钦州等地六七县,如何便有十几万流民?还有一事,早先不是听说已经拿下李越凉山,那里堆积粮草无数,足够数十万人半年之用,这批粮食现在何处?”
徐大人道:“李大人有所不知,一个多月前李越兵锋所扰的确只有六七县,但游奕军和宣威军断了李越敌军粮草后,他们便在附近州县烧杀抢掠,四处抢粮,受扰州县已达十四个之多,因此流民暴增。至于敌军在郁林、凉山一带囤积的粮草,下官并不清楚,游奕军和宣威军从始至终未到邕州大营报到,邕州总管府对这两军的情况实在不了解。这两军是朝廷从北方派来的,何监军刚好来自枢密院,何监军可能比较清楚。”
何监军一听这话,心下一紧,神情起了微不可查的变化。
安抚使李大人道:“我就回了一趟静江府,邕州之战就成了这般模样?居然让他们在邕州城下肆掠七八个州县!赈济之事我会考虑,尽快把灾情核实清楚,也好在年前上报朝廷减免赋税,争取些朝廷赈济,帮助灾民度过春荒。”
徐大人谢道:“多谢李大人体谅。”
安抚使李大人转而问道:“何监军,朝廷派遣殿前司游奕军数万精锐南下,至今也不见他们踪影,为何不到邕州营地报到?还有宣威军,四五千人却只在钦州小打小闹,也未来邕州营地报到,这是何原因,何监军来自枢密院,规矩都明白,该解释两句吧。”
不等何监军开口,徐大人接道:“这两军可都是朝廷派来的精锐,一万五六千人不服调遣,私自出击,打乱部署,致使邕州被围,险被李越敌军攻破,附近七八州县被扰,这个责任游奕军和宣威军要负。”
………………………………
第335章 监军反击
何监军脸色一变。
在广南这等偏远贫瘠之地,地方州府和官员想怎么折腾,他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就算李越大军逼近邕州城下,守军不做抵抗,一路撤回邕州城里,他也可以不管。
但要把邕州被围,州县受损的责任推到宣威军和游奕军头上,他不能答应。
于是当即反击道:“徐大人,邕州总管广南八州,兵力达五六万,一路从郁林败退到邕州,与敌军交战几次,伤亡几何?敌军看似数十万,真正有一战之力的不超过四万人,其他都是滥竽充数,你们久在广南,不会不清楚吧,为何手握五万大军,一战不接,一路败退?这个件事我会向朝廷如实呈奏。”
停顿片刻,环首四顾,看看众人颜色,随后接道:“徐大人说宣威军、游奕军不服调遣,没来邕州营地报到,私自出击,打乱部署。我倒想问问徐大人,你的部署是什么?躲在邕州城里等敌军自己退吗?你知道李越人为这一战筹备了多久?十年,整整十年!徐大人总管广南八州,辖地与李越接壤,不会连这点敌情都探不到。这些年李越人筹集几十万担粮食,堆积在凉山,而后转移至郁林,沿左江用船运至敌军前线,徐大人退守邕州,正和敌军所愿。徐大人说宣威军和游奕军不服调遣,打乱了你的部署,是想让他们与你总管府兵马一起被敌军所俘虏吗?”
被当面反击,徐大人脸色顿时泛红,张口就要辩解反击,却听何监军继续说道:“徐大人说宣威军、游奕军私自出击,我也不同意这个说法。朝廷派遣殿前司精锐游奕军和宣威军南下,不是来邕州充数,无限期对峙的,是要尽快击退敌军,结束广南战事。你们也都说了,李越人积蓄几十万担粮食,要是他们源源不断从凉山运到郁林,再顺水运到邕州附近,数十万敌军不愁吃喝,他们会放弃邕州城?说不定此刻已经攻破邕州城,在下和诸位的下场,不是被俘被杀,就是夺路逃命。
如果不是宣威军先将敌军数十万担粮食焚毁在江里,就这批粮食足够支撑他们围困邕州城半年,也许不到半年,邕州城就破了,等他们占据邕州,粮船补给顺江而下,直达城下,邕州以东数州之地都将在李越威胁之下,到那时丢掉的就不仅仅是邕州。幸好宣威军、游奕军不顾路途艰险,经钦州西部,翻越崇山峻岭,奇袭郁林、凉山等地,拿下之后,孤军据守郁林、凉山一个月之久,将李越敌军粮草供给线完全切断,前线数十万敌军断了吃喝,这才放弃邕州城退兵而走。
就是敌军断绝粮草仓惶退走,徐大人总管府五万兵马也是在三天之后才打开城门,远远跟在敌军五十里之外,就这么一路慢行,敌军感受不到任何一点威胁和压力,致使数十万敌军到达郁林附近之后,居然可以安然扎寨,反将坚守郁林和凉山的游奕军、宣威军围困,由于双方兵力过于悬殊,敌军从容布阵,游奕军迫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