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升龙方向正在大规模急速往凉山、郁林、扶绥一带运送粮草,解决前线敌军粮草紧缺问题。
杨丛义打算趁凉山被攻占的消息还没传到南边去,再收缴几批粮食,为长久据守凉山储备足够的粮食。
宣威军现在分散三个地方,凉山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一旦派人去运粮,城防力量减弱,要是发生意外,那就得不偿失,因此,杨丛义迫切需要收买城中百姓,让他们去把粮食都运回来。
在米店掌柜指引下,宣威军不到半天时间,就把名单上的贪官污吏全部抓获,押至府衙大门外,就连他们的亲属也一并带来。
随后,米店掌柜带人在全城大肆宣传“天军到凉山,抓尽大贪官,衙门口上挨一刀,百姓俱欢颜”。
紧闭院门、房门连免费领取粮食都没出门的百姓,一听到杀贪官,陆陆续续打开房门、院门,出来相互打听询问,求证真伪。
领取过粮食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就在府衙附近等着继续领取粮食,经他们一说,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时间,宽敞的府衙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可见城中百姓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与憎恶。
当然,也许有不少人只是来看个热闹,但朴素的正义感,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围观杀贪官一样可以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获得他们的好感。
眼看府衙门前聚集越来越多的百姓,叫嚷不断,维持秩序的宣威军士兵被一步步挤往门口,原本两丈宽的空隙,只剩一丈有余,再挤就要挤进府衙里了,现场情绪已经积蓄到顶点。
就在这时,杨丛义身穿明亮干净的盔甲,手提长剑,从门内出来,慢步登上门口临时搭起的七尺高台。
………………………………
第316章 两关敌情
在高台站定之后,一举手中长剑,前排围观的百姓便看到他的身影,现场逐渐安静下来。
“乡亲们,这些贪官污吏,鱼肉乡里,肆意妄为,平日里做尽坏事,却因为手里有打手爪牙,我们有苦难言,有恨难消,殊不知,善恶到头终有报,今日便是他们报应到了!”杨丛义举剑高呼,声震一里。
衙门前大街上,顿时便只有杨丛义一个人的声音,百姓们听到这个声音,彻底安静下来,但说的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听不懂。
米店掌柜在人前站了出来,立即用本地语言,大声向围观百姓解释杨丛义所说那番话的意思。
听懂之后,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或跳或叫,又叫又笑,一时之间,激动无比。
不一会儿,围观的百姓中出现了几个声音,又过几瞬,便形成了一个声音,一声声,洪亮整齐,整个凉山都能听到他们的呼声。
虽然听不懂,但杨丛义看他们群情激奋的神情,也知道是在喊什么。
当即高声道:“天军杀贪官,凉山换新颜。杀!”
杀声传出,便有两个宣威军士兵将一个官吏拖上高台,跪在百姓面前,随后便有一名士兵手握长刀出现在官吏身侧。
“杀!”
杨丛义一声令下,士兵手中长刀举起,使劲向下一挥,鲜血飞溅,一颗人头滚落台下。
人群中顿时又爆发出一个声音,庆祝恶人终有报应。
百姓们呼声未落,马上又有一官吏被拖上高台跪倒。
“杀!”
一刀挥下,血溅七尺,人头落地,百姓欢呼。
紧接着又拖上来一个。
一刻钟不到,十几个贪官污吏,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全部在高台上斩首。
“乡亲们,城里的恶人已经杀了,但城外还有很多恶人,他们都是这些恶人的同伴,马上就会过来报复,乡亲们暂时不要出城,以免在城外丢了性命。乡亲们,都回家去吧!”该杀的都已杀完,百姓们也该回去了,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杨丛义立即劝他们离开。
米店掌柜又跟围观的百姓高声解释一番,众人这才依依不舍的逐渐离去,但仍然有不少人留在大街上,远远的看着热闹。
府衙门口的尸首,很快就被清理干净,他们的亲属则被全部看管起来。
一场杀贪官污吏的表演,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但这场表演引发的心理震撼和讨论,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持续很久。
半天之后,府衙发布了征募一千人出城搬运粮草的消息,十里路,搬运一担粮食的报酬是五斤粮食。
五斤粮,节省一些,够一家老小吃好几天。
消息一出,府衙门口便被围住。
姚昶被指派负责城西关隘粮草搬运,由米店掌柜协助他挑选前来应征的百姓,不到一个时辰,便挑选了两千人,两百人为一队,分成十队,由十队宣威军分别带领,整顿队形之后,马上从西门出城,渡河朝南边关隘而去。
大半个时辰之后,姚昶带着两千多人来到袁华、柳时驻守的关口。
刚一靠近,就见宣威军在搬运粮草,清理死尸。看来不久前,他们又做掉了一批运送粮草的李越人。
众人相见也顾不得寒暄,袁华道:“姚兄,你们可来了,这几千担粮食赶紧搬走,再不搬走,这关里都没法住人了,我们还得杀敌呢。”
姚昶道:“这是做掉几批了?”
袁华笑道:“不多,第六批而已,一天至少一批,多的时候两批,一次两三百人。别说了,赶紧把粮食弄走。”
姚昶不再多言,立即带人进关搬粮。
一人一袋,扛起来就走,两千人两千袋两千担,一个时辰之后,关内一空,剩下的粮食不足千担。
关隘里的宣威军也将李越人的尸体掩埋在关内荒丘,内外处理干净,等待下一批运粮队伍再进关里来。
运粮队伍在宣威军看护下,太阳落山之前顺利渡河回到凉山,所有粮食堆放进粮仓之后,依次在府衙门口领取五斤粮食的报酬。
隔了一天,运粮队伍又去了一趟城西关隘,再一次运回两千担粮食。
与此同时,姚昶带回来一个消息,他怀疑李越人很可能已经知道凉山不在他们手里了。
杨丛义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感觉意外,若是这么多天过去,李越人还觉察不到凉山和两处关隘被大宋军队占据,那倒是奇怪了。
于是立即传令袁华、柳时:“即刻封闭关隘,不许再放任何人进出,运粮队也一律拦在关外,全力守住关隘,不得有误!”
传令兵飞奔出城,直往南边关隘传令。
半个时辰之后,传令兵到达关隘,将杨丛义的军令传达给袁华、柳时。
二人虽然有些不情愿,毕竟这些天斩获颇丰,若将关隘彻底关闭,再想杀敌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在纠结之时,探子来报,前方又有一队粮草运输队伍,距离关隘不到三里,人数在三百人左右。
“柳兄怎么样,再杀一拨?”袁华一听到粮草运输队的消息,顿时兴起。
柳时眉头跳动,稍稍一想,便道:“还是听监军吩咐吧,这些天杀的够多了,兄弟们杀完敌军,还要搬粮食,挖坑埋人,几乎没有休息,再这么下去,恐怕会坚持不住了。再说我们都拿下凉山和这个关隘七八天了,消息封锁的再严密,一个人都没从这放出去,敌人也该怀疑了。我们人少,正被他们前后包围,还是小心为上。封门闭关吧。”
“柳兄,几仗打下来,你胆子怎么变小了,就三百人,解决他们不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袁华对柳时过于谨慎的模样有些不满。
他们来到钦州,在安远县城耽搁了太多时间,没能跟苏仲、潘诚等人一样拿下诸多功勋,抢攻大南关的任务也没轮到他们,不想来到这个关隘,却接连灭敌接近三千人,机会难得,他自然就想进一步斩杀敌军,以杀敌数量取胜。
“袁兄,我们的任务本来就是镇守关隘,若是因为贪功丢掉了关隘,别说功勋,怕是连我们的命都没了。你不想想我们是在哪里,前边是李越的土地,后边是凉山,再后边是李越敌军占据的郁林,还有马上返回的五万敌军,一旦这个关隘丢失,敌军马上就会北上包围凉山城,到时候我们不逃回钦州,就得战死凉山,哪一样是你想看到的?”柳时脸上神情变的十分严肃,他也是从军七八年的人,多多少少也能看懂点眼下的局势。
柳时这一番话说完,袁华逐渐冷静下来,思虑片刻后,无奈传令:“紧闭关门,任何人不得进出!”
关隘立刻便被封闭,一尺多厚的大门关上了,没有攻门器械,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