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丛义脸色一变,沉声道:“若李统制是这种打算,宣威军便退出这场战斗好了,反正打了几场胜仗,作为护卫军有此战绩,得到的赏赐也不会少。击退李越大军的重任还是朝廷正规军来担吧,我们撤回安远县,守好钦州城又是一功。不过,广南西部穷山僻壤,河流纵横,可比不得北方到处都有驿道连通。游奕军若是没有宣威军帮助,要从这儿到郁林,没有一两个月怕是到不了,就算到了,后勤补给跟不上,也是一仗也打不了。”

    “杨监军觉得,没有你们,我游奕军就打不了胜仗吗?”李耕有些不悦。

    “游奕军自然可以打胜仗,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不得而知了。”杨丛义回道。

    沉默片刻,李耕笑道:“好,我游奕军愿跟宣威军协作,共击敌军。杨监军以为我们何时动身,如何行军?”

    杨丛义对李统制突然转变态度,感觉很是意外,不过他也顾不得多想,说这么多,不就是要与他们协作的吗?既然愿意协作,一切好说。于是回道:“两天之后,可以乘坐海船向西,到达东兴镇,从东兴镇到峒中、桐棉,翻越群山河谷,直入郁林。”

    “先说好,行军之时,宣威军在前开路,游奕军在后。具体如何作战,到达郁林再行商议,杨监军以为如何?”李耕笑问。

    “就依李统制。时间紧迫,宣威军先行一步,东兴再聚。”说完杨丛义收了地图便起身而去。

    李耕看着离开的杨丛义,笑着回一声:“再会。”心想却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警惕。

    凭借几千杂兵,几场小胜,就想利用游奕军攫取战功,未免太天真了些。

    何监军来自枢密院,从来没上过战场,邕州战事不利,才会被他蒙蔽,病急乱投医。击退李越大军,当然只有游奕军能做到,也只能由游奕军去做,这场功勋,其他人休想插手,别说喝汤,味都别想闻到。

    杨丛义出厅,辞别知州大人,将安远县城的防务交还钦州守军,便带人直奔安远县城。

    两千宣威军早已收拾好一切,准备随时出发,杨丛义赶到安远,一声令下,全军乘船顺城西河流而下,而后换乘海船和战船,顺风向西,半天即到东兴镇。

    回到东兴之后,立即找到姚昶,让他派遣峒中、桐棉留驻的宣威军向西探查敌情,重点探查西北方向郁林附近,看那里是否有一座重要的关隘,立在大宋与李越两国之间,还有此处关隘附近是否有李越城池,都一并查探清楚。

    姚昶一听杨监军的交代,就知道又有大仗要打,没有多问,便立即将军令传达下去。

    苏仲应当已在返回东兴镇的路上,潘诚估计还在占城,短时间内,怕是难以返回。

    两千宣威军一进东兴镇,现在已经不大的镇子立即便有些拥挤起来,兵士们久在安远县城,习惯了安逸,对东兴镇吃住难以适应,时有矛盾发生。

    得知这等情况之后,杨丛义召集四将宣布命令。

    “姚昶营,驻留东兴镇,暂且不动,等苏仲返回东兴之后,两部会合,作为前锋为即将来到东兴镇的殿前司游奕军开路。”

    “袁华营、章岱营、柳时营和亲军营,每人携带半担军粮,全副武装,即刻出发,赶往峒中。”

    军令一下,东兴镇立即忙碌起来,刚刚休整不到半天的宣威军又要准备再次出发。

    两个时辰之后,四营宣威军在杨丛义亲自带领下离开东兴镇,北上那桐。

    久不行军的四营宣威军叫苦连天,用了足足一天半时间才到达那桐。将士们要求休整一天,杨丛义直接拒绝。

    “宣威军从来都是准备打仗的,你们在县城住的舒服了,忘了你们为什么进入宣威军?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吃得今日苦,方得他日功。全军急行军,到达峒中之后,再做休整!”

    生火造饭时,召集各营押官,一番训斥之后,全军继续行军。

    穿过那桐,北上五里进入河谷,而后全军一路向西,咬牙急行至峒中时,已经是离开东兴镇三天之后。

    到达峒中之后,从驻留的宣威军口中得知此地安全,未被骚扰之后,便下令宣威军在此休整一天,全军当即瘫倒,连营帐都没心思搭建。

    峒中有守军两百,覆盖周边范围很广,向东到那桐,西到平辽、仙安,直达李越边境,北到桐棉,方圆五十里都在他们探查之中。

    平辽、仙安有少量李越敌军驻守,并无太大动静。桐棉还在宣威军控制中,但周边已经多次发现李越哨探,奇怪的是,李越敌军并没有攻击桐棉。

    更远的地方,峒中守军探查不到,只能去桐棉看看再说了。

    休整一天之后,抽调峒中一队守军在前带路,两千宣威军再次启程直奔桐棉。

    苏仲带着不到一千人在杨丛义离开两天之后回到东兴镇,虽然眼见苏仲心情不大好,姚昶还是向他传达了杨丛义的军令,两部会合休整,等待殿前司游奕军。

    一天之后,殿前司禁军先后乘船来到东兴镇外海,苏仲奉命接应。

    一见他们面色蜡黄,下船就在岸上呕吐不止,苏仲心里就对他们充满了鄙夷,就这还敢说是殿前司精锐?

    苏仲见过李统制之后,告诉他,三天前杨监军已经带领两千宣威军先行一步,离开之前有交代,游奕军一到东兴镇,就由宣威军充当先锋,大军即刻赶往峒中与他会合,共商退敌大事。

    李耕脸色难看之极。游奕军这等模样,如何能行军,至少得休整一天,恢复元气。

    于是当即拒绝,让苏仲告诉杨监军,游奕军刚到钦州,多有不适,还需休整两日,方可行军。

    李耕一声令下,游奕军开进东兴镇,征调民居,进行休整。

    苏仲、姚昶位卑职低,面对李统制,毫无办法,只能任他随心意。

    游奕军休整两天后,姚昶再去催促李统制提军前去峒中与杨监军会合。李耕却问粮草补给有谁运送?粮草运输问题不解决,游奕军不能行军。

    姚昶告诉他,宣威军的粮草都是将士自己随身携带,根据任务所需时间,一次携带十斤或二十斤,甚至是三十斤。钦州原本人口就少,李越人来侵扰之后,钦州城以西,基本已经找不到多少百姓,他们不是躲进深山里,就是往东去了钦州城,所以军资军械都只能自己搬运。

    李耕闻言,脸色微变。若真是这样,这一仗就没法打了,没有后勤支援,此战有败无胜,即使夺回郁林,拿下关隘,没有补给,最后还是要退回来,占不住城池关隘,即使是胜了,也是失败!

    当即传令,全军暂且休整,等待钦州解决后勤补给之后,再进军峒中,北上退敌。

    后勤补给问题,钦州根本没法解决,钦州一共只有两千不到的州兵,他们还要守安远县和钦州城,哪里调拨的出来人手给游奕军运送粮草辎重。

    姚昶、苏仲一商量,都觉得游奕军靠不住,不值得信任,于是立即派人赶往峒中,向杨丛义禀报游奕军情况。

    与此同时,两人做好准备,一旦得到杨丛义的同意,他们将撇下游奕军,带领全部宣威军赶往峒中。
………………………………

第311章  择地攻击

    杨丛义带着两千宣威军,用两天时间赶到桐棉附近,在一处背风的山坳建营休整,让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得到喘息之机。

    桐棉距离郁林已经不远,路程不过三百里,四天时间就可以赶过去,但现在不能再急着赶路,一是要等游奕军前来会合,二是要知道附近敌军的部署。

    全军休整之后,前哨部队则悄悄赶到十几里外的桐棉,将一名驻守此地的押官带回宣威军营地。

    经过详细询问,得知驻留在桐棉的宣威军这些时日也没有闲着,他们向北最远已经达到郁林城,向西也深入李越境内几十里,向东也探查到那楠,甚至北江附近,对周边李越情况了解的较多。

    杨丛义重点关注西边和北边,结果就得到了他想知道的信息,郁林城向南十多里果然有一关隘,雄踞在大宋与李越边境通道上,叫做大南关。此关处在宽约两里,长二十余里的两山低谷之间,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此关最为便捷,也是必经之地。

    不过此时的大南关已经被李越占据,郁林城也有三千守军,城池坚固,只凭宣威军难以攻占。

    西边也确实有城池,还有一个富饶的小镇。那城池就在大南关以南三十里,人口众多,比郁林城要大数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