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耕听了此话却道:“杨监军过谦了,何监军既然让游奕军与宣威军协同,共退敌军,杨监军这个监军,断然不会是个玩笑。刚才听毛知州说,宣威军到钦州一个月便接连出战,连胜三场,灭敌七八千人,宣威军也不是普通的护卫队吧。”

    杨丛义道:“那几仗都是占了天时地利的侥幸而已,做不得数。倒是现如今,何监军要我们一个月之内击退敌军,将他们赶出广南,不知道李统制有何打算?”话题一转,问到正题上来。

    “游奕军刚到广南不久,所知甚少。不知杨监军有何打算?”李耕将问题原封不动的抛回来。

    杨丛义一见如此,只能将这几日所想所思说出来,取得李统制的好感和信任再说,不然此战怕是难以开打,都要被拖在钦州。于是便道:“不瞒统制,这几日我正在思考如何退敌,有些想法,还请统制斧正。”

    “且说来听听看。”李耕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果然不是一个普通的监军。

    杨丛义便讲道:“李越五万精锐战力现今正在扶绥以西五里驻扎,随时可以进攻扶绥县城,而邕州总管府和从广南其他地方调集来的大宋军队之后四万余人,以目前情况看,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想要反攻,几乎不可能,而李越只要想进攻,很快就可以拿下扶绥县城,一旦拿下扶绥,李越敌军便可据城喘息,而后再攻邕州。所以要想击退敌军,不能力敌,只能深入敌后,攻其必守之地。上次宣威军去了一趟郁林附近的宁明,发现敌军准备利用河流将大批粮食运往扶绥前线,由此推测,敌军的粮食应该是经过郁林运送到宁明,如果我们夺下郁林,切断敌军粮道,扶绥敌军当会撤退。但郁林被敌军占据已久,上次去的匆忙,没来得及派人去查探,不知道那里驻军有多少。不过,以游奕军和宣威军一万四五千人,突然出击,夺回郁林,应该不成问题。”说着将广南地图拿出来,展开在桌上,一一将几个地名点出。

    “杨监军的意思是,以宣威军与游奕军两军之力先强攻郁林,再抵御五万大军?”李耕听完,忽出此问。

    杨丛义微微一愣,尚未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听李耕道:“李越小国,前线有五大万大军在扶绥与我军对峙,后方兵力必然薄弱,若是上次宣威军出击,拿下宁明后,直捣郁林,想必敌军早已撤退,但现在郁林只怕防御兵力翻倍,再想强攻就得付出一定代价。拿下郁林后,势必要坚守,切断李越前线与后方的联系,一旦李越前线五万敌军后撤,我们是守还是不守?”

    此时,杨丛义才忽然明白李耕的意思,就算他们拿下郁林,也守不住,如果要守,就要面对敌军前后夹击,不免落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如果不守,郁林还是会被李越前线撤退的敌军占据,随时可以再次东进扶绥和邕州。因此,拿下郁林没有任何意义。

    见杨丛义没有回话,李耕又道:“像这种攻城之战,若不是险要之地,易守难攻,根本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夺下来又守不住,不过是消耗军力而已。善战者,一击而定,不善战者,周旋消耗,两败俱伤,敌我俱疲。游奕军行军万里,从北到南,气候难以适应,与敌周旋消耗,非取胜之道。”

    李耕这番话一出,杨丛义心中一动,觉得大大有理,这不是跟人打架一样吗?会打架的,往往能一击制敌,不会打架的才会跟对方追捉周转,累出一身臭汗,气喘吁吁,还无可奈何。

    但如何才能一击而定?要么靠自身强劲、压过对方一头的势力,要么就要天时地利。宣威军、游奕军不过一万四五千人,明显比敌方要弱,剩下的就只有天时地利可用。

    “统制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最终打赢这一仗,一定要选一个易守难攻,又是敌人进退必经之地,拿下此地,方能据守,击败敌军?”杨丛义思绪飞转。

    “正是。郁林一带可有这样的险地?”李耕问道。

    杨丛义细看地图,可图上根本不曾标注要塞与险关。随即闭眼细想之前看过的地图,郁林在后世叫做凭祥,也是与领国相交的港口城市,凭祥往南便是大凉山,凉山横亘在李越与大宋之间,既然是山脉,必有险关。

    慢慢回想在历史上,凉山附近是否发生过大战。

    想着想着,忽然灵光一现,镇南关大捷!

    中越边境曾发生过大战,法兰西侵略者曾经经由越南国入侵中方边境,老将冯子材在此大败法兰西侵略军。镇南关,不就是镇守南疆的关隘吗!

    “如果我所料不错,郁林附近应当有一处重要关隘,是李越进入郁林必经之地。以前曾在书上看到过,说是从汉朝开始,南方就有一重要关口,控制广南与李越交通要道,名叫镇南关。郁林已经丢了,此关应当也在李越敌军手里。”杨丛义也不知道镇南关此时叫什么,但顾不得那么多,胡乱一编,反正也没人会去调查追查。

    “果真有重要关隘?”李耕脸上神色一动,若真有关隘,倒可一试。

    杨丛义道:“千真万确,敌军入侵郁林,必过此关。若将此关拿下,据险而守,或可拖垮退回的敌军。”

    李耕沉思片刻,忽道:“还不够,只拿下此关不够。此然此关如此重要,大宋有郁林城,李越在此关附近必然也修建有大城,或屯驻有重兵,还得将此城拿下,或者彻底烧毁才行,不然还是难逃被夹击的处境。”

    杨丛义想想觉得有理,两国边境处的重要关隘,一方筑有城池,另一方不可能视而不见,镇南关当在郁林城与另一座城之间。于是回道:“宣威军在钦州西部,靠近郁林一带还有一些驻军,我马上派人去探查此关和李越城池。”

    “慢着。杨监军这是打算即刻西进,马上开始打仗吗?游奕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广南的气候也实在难以适应,还是休整十天再说。”李耕忽道。

    “何监军给我们的期限只有一个月,从钦州急行军到郁林附近就要十天,再筹划拿下镇南关,进攻李越城池,又得花去不少时间,一个月都嫌不足,再休整十天,怕是时限内难以退敌。不如行军到郁林附近再休整,统制以为如何?”杨丛义心中一颤,这李统制果然谨慎,心思敏捷,想自己牢牢控制住游奕军指挥权,不想要他有半分沾染,如果李耕不跟着他的思路走,自然就不可能指挥的动游奕军。

    李耕思虑片刻,回道:“在限期内打胜仗不可能,一个月只是何监军一个想法,真有这么容易打退李越人,他们能打到邕州附近?宣威军先去探查敌情,至于何时出兵攻打关隘,等游奕军休整过后,我们再细细商议。”

    一听这话,杨丛义只觉得头大无比。
………………………………

第310章   先行一步

    此战是一定要打的,不管是对宣威军来说,还是对杨丛义个人,都极为重要。

    不但要打,必须得胜,胜了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若败了,前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游奕军一定得参与这场反击大战,哪怕宣威军作为从属。

    此前的诸多想法,杨丛义全部抛弃了,只听他说道:“统制可得想清楚,敌军数十万担军粮半个多月前才被我们烧毁沉江,此时前线缺粮,敌后定然在紧急筹集粮食,若我们十天之内拿下关隘,敌军粮食不能运抵前线,前线敌军一定会退兵,等他们退至关前,人马疲乏之时,给他们以重击,到那时此战胜负不言自明。”

    李耕不语,杨丛义接着说道:“宣威军不过是回易护卫军,至今还挂靠在回易督造处,不归枢密院直接管辖,朝廷连饷钱都不发,这样一支军队不可能跟殿前司游奕军抢军功。此战得胜,不管是声名还是升官赏赐,统制的游奕军,当居首功,得重赏,没有朝廷正规军编制的宣威军能赏赐几个铜钱就不错了。统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一旦打退敌军,得利最多的是宣威军还是游奕军?”

    眼见李耕似乎有些心东,赶紧趁热打铁,再道:“宣威军不到四千人,减去驻守各据点的,能参战的不超过三千三百人,而游奕军有一万余大宋精锐将士,此战游奕军是绝对的主力,宣威军打打下手,协助防守,到时候论功行赏,游奕军吃肉,我们喝点汤就行了。”

    李耕突然笑道:“既然宣威军没什么大用,我游奕军想连肉带汤一起吞进肚里,杨监军以为如何?”

    杨丛义脸色一变,沉声道:“若李统制是这种打算,宣威军便退出这场战斗好了,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