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10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逼走三分。

    天刚刚放亮,便有小队金兵靠近马头村,不过在宋军以利箭警告下,他们没敢再近一步接近。

    马头村守军已经得到将在此处主持受降的消息,是以见到小股金兵接近,并没有立即以弓弩击杀对方,只是暂时驱离。

    待天色大亮,明复带着一支人马会同完颜希正等将官来到马头村。

    马头村守将向明复汇报,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明复随即让完颜希正派人回去整顿军队,监督金兵卸甲,准备向宋军投降。

    完颜希正没有多言,未免士兵多受苦难,马上派遣两名亲信将官通过宋军把守的桥梁,返回军中。

    一个时辰之后,依照昨天的约定,第一支投降的队伍三千人,卸甲之后,赤手空拳来到马头村附近,待宋军守军抵近察看,确认金兵确实未带兵刃之后,随即放行。

    第一支投降的队伍又冷又饿,哆哆嗦嗦,精气神皆无,待到靠近马头村河岸附近,对岸的米粥、馒头香味钻进鼻孔,他们顿时疯了一般朝桥上跑去,瞬间队形全无。

    宋军几番呵斥喊叫也不顶用,直到他们齐刷刷的抬起了手中的刀枪、弓弩,金兵这才意识他们此时的处境,方才停下脚步。

    而后,在宋军指示下,金兵依次通过窄桥,抵达运河对岸,来到马头村受降之地。

    在指定的受降地,金兵见到了站在宋军将官中间的他们的将帅,但他们也只是看了一眼,注意力便全被漫天飘舞的米粥和馒头香味吸引。

    明复等人也不多言,只向前来受降的金兵下达一条指令:一切行动听指挥,便能管饭、保命,若有异心异动,就地处决!

    这道简单的命令下达之后,三千金兵便被带至另外一个场地,在那里为他们准备的是香喷喷的米粥和馒头,驱寒填肚子。

    一刻钟之后,这三千金兵便在五百宋军步兵、一百骑兵押解下离开马头村,一路赶往固安县城。

    在那三千投降的金兵离开不久,第二支金兵抵达马头村。

    同样还是三千人,与第一支到达的金兵一样,在宋军监视下,赤手空拳依次通过窄桥,来到受降地,经过简单训话,又被带至用餐地,一刻钟之后在六百宋军步骑兵押解下,赶往固安县城。

    一支支投降的金兵来到马头村,一刻钟之后又离开,完颜希正远远的望着他们,目光复杂,他们不知道今天是到底是救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将来的他们又会怎么看他完颜希正今天的决定。

    其他将官原金军将官也是一样,一样只是远远望着,一样闭口不言,不过他们又跟完颜希正不一样,他们眼中还有希望,没有那么多悲凉。

    整个受降过程十分顺利,一支支金兵老老实实过桥,进入受降场地,而后再去喝两碗热粥,吃一个馒头,随后就被带离马头村,南下固安城。

    不到午时,八支金兵过来投降,近两万四千余人在马头村短暂停留之后又被送走。

    受降仪式结束,马头村重新封锁,因为包围圈内还有一万多金军。

    明复带着完颜希正等人返回宋军大营,与此同时,将受降过程和结果飞报杨丛义,并询问金军降将到底该如何处置。

    在没有新命令到来之前,明复给予完颜希正等人很高的礼遇,吃喝供给比他自己都好,只是不允许他们离开营房随意走动。

    杨丛义此时也在忙着,忙着派人去运河对岸的通运大营附近探听消息,察看金军动向,与此同时准备对他们展开劝降行动。

    此战过后,这次北伐夺取燕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之后如何夺取大同、大定、临潢、辽阳等地,彻底扫清金国对大宋的威胁,杨丛义也得考虑考虑。

    北方草原不是宋军能驰骋之地,若有更多金兵投降归附,从中挑选一些可用之人组成一军,日后在草原征战,必有大用。

    陷入包围的这支金军虽然算不上精锐,但他们在马背上肯定要比宋军强,杨丛义看中的便是他们的这种能力,如果他们不顽抗,他很愿意接受他们投降。

    当今天下,不管是金国、西夏还是大宋,都没有萌生民族概念,只要皇帝和上官能管他们吃饱穿暖,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才不会管谁当皇帝谁当官,普通士兵也是一样。

    在唐朝,北方回鹘可以归附大唐,此时大宋只要收复燕云、辽东,女真金人一样可以归附大宋,更何况燕京地区并无多少真正的女真人,绝大多数还是汉人、辽人以及渤海人。

    完颜希正率军投降宋军的消息很快传回通运大营,这支从运河突围失败,攻击马头村又吃瘪的金军顿时军心大震,上下议论纷纷。

    当进一步的消息传来,听闻投降宋军的人不但有香碰碰的热粥还是白面馒头,金兵瞬间斗志全消,听着咕噜噜叫的肚子,无不口水直流。

    无法突围,投降便成了唯一的出路。

    金军统帅完颜希正已经带领两万多人投降,他们到底还要为什么抵抗?

    通运大营内的金兵蠢蠢欲动,他们也想追随统帅的脚步投降马头村宋军,吃上热粥白面馒头,保住性命,因为毫无希望的抵抗,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普通金兵的投降苗头很快便被统兵官发现。

    这些统兵官之前要与完颜希正分兵,便是想要带领军队返回燕京,因为他们的靠山在燕京,他们的亲属和关系也在燕京,而完颜希正不同,燕京并没有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关系和人。

    他们不能投降,即使面临绝境,否则他们在燕京城里的关系会断绝,城里的亲属也会马上遭遇报复,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哪怕是死,投降也不是他们的选项。

    所以妄议投降的士兵和低级军官很快被抓了几个典型,公开处死,并以此告诫全军,再有私议投降的人,全部处死!

    之后,通运大营陷入无尽的沉闷之中,士兵们围着火堆,偶尔以目光交流,如无必要,再不开口。

    听着咕咕叫的肚子,他们只能用锅化些雪水,烧热来喝,热水下肚,依然难抵饥饿。

    吃饭,填饱肚子,几乎成了通运大营里这些金军士兵的唯一念想,统帅率军投降之事让他们知道,只要敢南下马头村,就能得到吃的。

    可如果只是三五个人去,不但得不得吃的,很可能还会丢掉性命。

    人多好办事,想要投降宋军也是一样,没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谁会搭理?

    当晚,半夜时分,夜深人静,通运大营内忽然发生了一场骚乱,几名统兵官丧生骚乱之中。

    第二天一早,仅有的两名统兵官召集全体士兵和各级军官,当众宣布一道命令:即刻卸下盔甲,放下武器,向宋军投降!

    没有人反对,投降的命令迅速得到执行。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通运大营,南下马头村时,营外忽然隐约传来劝降之声。

    当天上午,八千余金兵依次跨过运河冰层,投降宋军。
………………………………

第788章 亲征燕京

    十天之内,北伐军先后灭金军六万,重挫燕京城守军。

    十一月二十七日,北伐捷报传至大宋皇帝设在济南府的行营,赵昚得报大喜。

    二十八日,赵昚召集随营群臣,与一众重臣商议继续北上河间府,犒赏北伐军,鼓舞全军士气。

    大宋君臣在行营内商议一个时辰,除少数大臣支持皇帝亲赴河间府外,绝大多数大臣极力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也不外乎是皇帝的安全问题。

    济南府不论是距离真定府还是辽阳府、燕京城,都足够远,一旦北伐军前线战事不利,皇帝可以马上撤离,不管是从陆路撤往南方,还是从海路南撤,都较为方便迅速,可如果皇帝以身犯险去河间府,金军以骑兵奔袭,将难以从容撤离。

    除安全问题外,河间府物资也相对缺乏,特别是生活物资,与济南府相比实在太少,要保障北伐军之用,就难以保障行营和一众官员所需。要知道皇帝行营及官员随行人员总数达到一万人,就这还不算宿卫军,一旦北上河间府,后勤补给之困难将难以想象。

    即便绝大多数朝臣反对赵昚继续北上,他依旧坚持。

    因为杨丛义在捷报中告诉赵昚,燕京城内守军不超过六万,十日之内,大宋二十万北伐大军便能包围燕京城,腊月二十之前,必取燕京!

    御驾亲征,夺取幽燕这等千古盛世,对想成为千古帝王的赵昚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若夺取燕京城时,他赵昚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