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不吐骨头,即便全军一起冲阵,也不能保证有人能活着冲出阵外,要是冲阵成功的人少,又如何攻占香河,到头来还是一死。
完颜希正作为全军统帅,此时头大如斗,目前看来,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活路。
难道他们就要这样死在这里吗?
绝望的气氛从上到下不停的蔓延,很快蔓延至全军,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很可能就要死在这里了,不是饿死就是冻死,或者被宋军杀死。
能找一个出路吗?
面对两万多人的生死问题,完颜希正纵使再不愿意,此时也不得不设想一种可能,投降宋军!
与其被宋军逼上绝路,将士伤亡大半再投降,不如主动请降,为全军将士谋一条生路,作为统军将帅面临这种处境,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他的对手是名震天下的杨丛义、姚昶、明复等人,他们的兵力也数倍于他,粮草物资充足,备战充分,宋军将士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显然不会给他任何突围的机会。
既然确确实实是绝境,没有丝毫成功突围的可能,让全体将士送死,倒真不如投降宋军,换取两万将士活命,就在大军踌躇不前时,已经有士兵在冰天雪地里冻死,再不拿出决定,全军一乱,便号令难从。
完颜希正深思熟虑之后,马上命亲随通知各军将官前来议事。
待众将一到,他马上将全军此时面临的境地细细刨开,一点点告诉他们,全军上下已经陷入绝境,从将帅到普通士兵,都没有独自突围活命的可能。
将官们都不是傻瓜,自己面临的到底是何种处境,他们很清楚,绝境是他们统一的认识,是以当完颜希正分析之时,无人言语。
随后完颜希正告诉他们,要想活命,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将所有将官的注意力和胃口全部吊了起来,毕竟他们都想活下去。
投降!
完颜希正将这两个字从嘴里吐出,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异样起来,众将看他的眼神也起了微妙的变化。
这些将官分属不同的势力,各自也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心思,哪些愿意接受投降的命令,哪些不愿意,完颜希正并不是特别清楚,因为这等事,在此之前,他从未考虑过。
果然,投降二字从一军统帅嘴里说出来之后,立即在众将之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愿意投降的人沉默不语,以沉默表示认同,而不愿意投降的人,则马上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
当然,那些跳起来表明死战到底的将官,到底是真要死战到底,还是担心投降之语是大帅故意说出来考验他们立场而说的违心之语,暂时没有人能分的清。
除了开口说话的将官自己,没人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完颜希正自己也不知道。
反对投降的将官有六七人之多,其余的皆是沉默不语,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也没有开口表示支持。
完颜希正很快制止现场纷乱,而后十分严肃认真的告诉众人,向宋军投降是目前唯一的活路,不如有谁不想投降,可以自己走。
既然投降二字已经出口,便没有收回来的可能,于是完颜希正不顾一些将官的坚决反对,当即下令将投降宋军之命传遍全军。
多耽误一个时辰,局势便会恶化一分,完颜希正希望能迅速解决此事,让身在冰天雪地里的将士们得到安置。
至于大军会不会再次分裂,已经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事了,有人想拼着一死留名,那是他们的事,而他只想在绝境中为想活下去的人争取一条活路。
投降的命令传令全军的同时,完颜希正派人上宋军大阵前喊话,表示只要能善待金军将士,他们愿意卸甲投降,归附宋军!
金军要投降,这个消息让明复大感意外。
对方可是有四万多人,纵使身在包围圈里,应该也是有一战之力的,还没大规模闯阵就要投降,着实让人意外。
明复没有考虑过要接受金军投降的可能,因为在既定计划中,是要用杀阵消灭大部分金军,而后再与成功突围的金军缠斗,趁他们没吃没喝,又冷又饿,将他们全部消灭。
此时听闻金军要投降,一时之间,还真拿不定主意,关键他也不能确定,这是金军的缓兵之计,还是准备诈降,继而阴他们一次。
为弄清金军真实意图,明复马上派一亲信将官前去阵前与金军接洽。
宋金两军将官在大阵之前聊了不到一刻钟,便各自离开回营。
宋军将官将一个锦盒带回大营,交给明复,说里面装着的是金军投降的诚意。
明复命人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着的金军帅印。
一军帅印究竟有多么重要,明复很清楚,于是他当即命人带着金军统帅的帅印去见北伐大元帅杨丛义,呈报金军有意投降之事。
与此同时,明复下令全军提高警惕,加强防御,当心金军以投降为幌子,分散宋军注意力,突然发动攻击。
一个时辰之后,杨丛义得到消息,并问明金军动向之后,稍一思索,便复命明复,接受金军投降,受降地点要设在马头村。
之所以要在马头村,杨丛义其实跟明复一样,也是担心金军拿投降当幌子,行借机逃跑之实。
马头村处在杨丛义部和明复部,两军之间,一旦受降出现意外,两军支援起来也较为方便。
同时,杨丛义还考虑到了投降金军的安置问题,香河城防不足,城里从通运大营撤过去的粮草物资也多,不适合用来安置金兵,而固安城较为坚固,城池较大,距离河间府也近,以后可以将金兵分散安置在周边各县,所以距离固安较近的马头村便是受降首选。
运河防线和金军大营依然十分重要,杨丛义不敢轻易离开。
于是整个受降谈判,他便全权交给明复负责,不过为了减少受降意外,明确告诫明复,不得为难羞辱金军将帅和主要将官,要给予他们应有的礼遇,但切记不得再让他们与金兵接触。
得到回复和指示的明复当即派人再次与金军接触,商谈受降细节问题。
一个时辰之内,在明复与完颜希正授意下,两军负责谈判的将官前后商谈五次,方才最终定下受降之事。
………………………………
第787章 投降
当天傍晚,依照约定,金军统帅完颜希正率十名将官进入宋军大营,以示金军投降的诚意。
其余金军则在第二天一早于马头村卸甲投降,马头村外将有滚烫的稀粥和馒头等待他们。
至于金军关心的投降之后如何处置他们,明复代表北伐大元帅杨丛义给了他们保证,只要遵守宋军指令,不逃跑不叛乱,就能保住他们性命,给他们遮风避雨,不让他们饿肚子。
当晚来到宋军大营的完颜希正等人受到明复的热情接待,用一桌丰盛的大餐为他们接风洗尘,宋军主要将官出席晚宴,相互之间打过照面。
晚宴之后,明复代表北伐军大元帅与原金军统帅晚宴希正和一众原金军将官闲聊许久,聊他们的处境,聊他们将来可能的待遇,并告诉他们大宋皇帝已然御驾亲征,取燕京势在必行,此时弃暗投明,当为俊杰,若能为大宋立功,一样有机会统兵为官,甚至还能平步青云。
完颜希正等人是降将,根本不敢奢望还能继续统兵打仗,只求能不愁吃穿,安然度过晚年。
但此时大宋正举全国之力北伐,一心只想夺取燕京,完颜希正等人作为投降的金军将领,正可利用,明复自然要尝试动员他们加入宋军,壮大北伐军的实力,一举夺下燕京。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这是当年杨丛义告诉他的道理,并且之前杨丛义特意告诉他,要善待降将,给他们应有的礼遇,应该就有争取他们的意思在内。
明复的一番闲聊话语,虽然对完颜希正没有多大触动,但对一帮还算年轻的将官却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从军打仗要的便是功名利禄,只要有功名利禄,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年轻的将官们虽然没有明言,但明复知道他们动心了。
当天晚上,明复亲自为完颜希正等人安排了结实温暖的营房。
第二天一早,不等天亮,马头村外露天地里便支起了一排排锅灶,熬粥的熬粥,蒸馒头的蒸馒头,热火朝天的气象直把严冬里的寒气逼走三分。
天刚刚放亮,便有小队金兵靠近马头村,不过在宋军以利箭警告下,他们没敢再近一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