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句话用在此时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行周一言既出,那十数个随他一起抬着圣像。
正觉满腔血热没个发泄处的年轻贡生们顿时随之齐呼。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一传十,十传百,当整个贡生洪流都已走出贡院。
走上前往皇城的长街时,这呼喝已是星火燎原,震彻于整个洛阳。
其时距离科举定制不远,朝廷还从不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自然也就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应对经验和手段。
更不会想到会像后来的王朝那样每到大比之年便调动军队将贡院牢牢看住。
正是因为朝廷应对经验不足。
所以李行周引领的贡生洪流顺顺利利的出了贡院。
顺顺利利的上了长街,向着宣仁门,向着皇城进发。
在两边人山人海般的百姓围观中。
贡生们近乎是出自本能的使自己的行为更端肃。
虽是数千人的队伍,但因为其全是贡生。
队形反倒是保持的不错。
毕竟这是涵养放在这里在。
黑压压的人群,一色的青衿儒服,有些松散却不凌乱的队形。
更重要的是凝聚住这支队伍并强烈散发出来的悲壮孤愤之气。
数千人凝聚起的悲壮孤愤气场实在太过强大。
以至于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们不知不觉受其影响。
人群中的喧哗声自发的越来越小。
除了刚出贡院时的那一阵齐呼之外。
现在由青衿儒服组成的洪流多半是在沉默的行进。
死一般的沉默中只有沙沙的脚步声。
却让那股悲壮孤愤之气愈发的强烈。
到最后甚至到了若有实质。
凡有所感者必为其夺气的程度。
偶尔,偶尔,抬圣像的队伍中会传出一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呼喝。
几次下来,众贡生已经习惯,此声一起,众人三应而罢。
呼喝震天。
但这句原本是激人奋进的儒家经典此刻却被数千人吼出了无限的悲怆。
在两边百姓如潮的围观中。
在这样悲怆到极致却又不断简单重复的呼告声中。
青衿儒服的贡生们心底油然生发出一种从不曾体验过的圣洁感。
殉道者的圣洁!
这种悲怆的圣洁使得他们感觉已经超越了自己。
由此内心更加的崇高,同时也更加的狂热!
真理在握,虽千万人,吾往矣!
真理在握,吾何惧之,何惧之!
沉默的洪流,已经渐次安静下来的围观百姓。
此时北城的这条主干道上响起的就只有令人心悸的沙沙脚步声。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皇城近了!
……
………
………
沉默的队伍,沙沙的脚步声。
间或响起的悲怆呼告,浓烈到宛若实质。
凡有所感必为其气夺的悲壮孤愤气场。
还有那人山人海却一片静寂的如山观者。
以覆面的孔子圣像为旗帜。
一片青衿儒服组成的贡生洪流带着殉道者的圣洁与狂热。
坚定的向前挺进,向皇城挺进。
远处有隐隐的叱喝声与马蹄声响起。
冲进了这一片被悲壮孤愤之气充塞的寂静长街。
这从长街两边的横街上传出的叱喝与马蹄声来的好快。
仅仅是一会儿的功夫,那叱喝声便清晰可。
,随即便被疾如密雨般的马蹄声给掩盖住了。
马踏长街,声声疾,声声催。
最终,长街左右。
乃至整个洛阳北城都笼罩在这一片密雨疾来的马蹄声下。
相差不过数息,
长街两边的横街上俱都冲出了两人两马。
从左边横街街口上冲出的那两骑都穿着黝黑的皂服,腰缠大红裹都。
右边横街街口冲出的那两骑则是满身铁甲。
雄壮的健马身上还挂着寒光闪闪的制式单钩矛。
这四骑冲出后也不理会正在向前行进的青衿洪流。
只管用手中铁尺和单钩矛的矛杆强行将左右街口处的百姓清空。
………………………………
第63章 冲突
铁尺当头拍下,矛杆横向扫出。
在一片惊慌的呼喊声中。
两边街口的百姓迅速如退潮般向后散去。
不过片刻功夫,原本拥堵的街口便被硬生生的清空。
这左右四骑明显是负责清道的前导。
任务完成后,两边街口的四骑又各分左右压住百姓的人潮。
原本声声疾声声催的马蹄声逐渐慢了下来。
但那声音却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一声声如闷雷般敲打在百姓们心中,敲打在乡贡生们的心中。
一支支制式单钩矛带着冷冷的寒光涌现出来。
黑衣黑甲的骑兵从右边街口出来后便迅即在宽达百米的长街上展布阵型。
牢牢的扼住了青衿洪流前往皇城的道路。
从左边横街街口涌出的皂服红裹肚骑队见状后自动向下延伸。
稳稳的压住半侧长街,横亘在即将到来的青衿洪流与如潮百姓之间。
另一边,右街口继续涌出的黑甲骑兵同样展布。
而在百姓们看不到的青衿洪流队伍后面。
同样有黑衣黑甲的骑兵牢牢锁死了后路。
洛阳令辖下的公差与左羽林卫几乎是同时到达。
前、后、左、右
四面合围
至此,由贡生们组成的青衿洪流已是笼中困兽。
要么就原地停止,而后整个洪流被分隔肢解。
还原成一个个普通的贡生被带走,此后或打或禁或充边,俱都操于人手。
这本就是笼中困兽选择驯服后必然要面对的命运。
但这样选择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迎面而来的皮鞭,铁刺。
贡生们也就不用直面左羽林卫的刀锋寒矛。
要么就奋勇一搏,脱笼而出。
虽然破笼之后的命运依然险恶。
虽然此举极有可能会带来淋漓的鲜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总有一些傲啸山林的王者宁愿流血。
宁愿断骨,宁愿死于刀砍斧戮也绝不去选择摇尾乞怜的屈服。
除了偶尔响起的马嘶,此时的长街上再也听不到半点声音。
恰如蝉噪林逾静,便是这偶尔响起的马嘶也更衬托出长街的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却有滔天杀意磅礴而出,滚滚荡荡压向贡生洪流。
一边是青衿士子
一边是左羽林卫军锋
一边是屈服而生
一边是刚烈而死
贡生们将如何选择?
杀气泠然的左羽林卫们看着贡生洪流。
面色铁青的皂服公差们看着贡生洪流,鸦雀无声,噤若寒蝉的百姓们看着贡生洪流。
他们都在等
等一个抉择!
天下承平久矣,这样直面军锋的场面对于青衿士子们来说,只曾在史书里见过。
大军威压,气势逼人。
贡生洪流不可避免的起了骚动。
原本极整齐的沙沙脚步声也开始有些散乱起来。
但他们毕竟还没有溃散。
一则是因为越是在这种危急时刻,人都本能的会向群体聚集。
再则是因为他们心中已经燃烧起来的热血尚不曾冷去,他们依旧有恨,有怨。
三则是因为他们不甘心,他们知道若自己率先而走,这一生都再难心安,此后也必将背负一生的耻辱被士林唾弃蔑视。
但他们确实害怕,害怕到只能不去看那刀锋寒芒。
而将目光死死盯在圣像,盯在拥抬圣像的那群人身上。
他们是先锋,他们是首领。
此时此刻,他们更是这支青衿洪流的灵魂与主心骨。
他们若退,则洪流崩散,贡生俯首。
他们若进,既然他们这走在最前面的都毅然不惧,咱们又怎么能退?
左羽林卫、公差、百姓都在盯着青衿洪流,等一个抉择。
青衿洪流中的贡生们都在盯着抬圣像的那十数人,等一个抉择。
抬圣像的十数士子们则将目光投注在最前面的李行周身上。
他们同样在等一个看似简单到极致的抉择。
奋勇而进还是俯首而退?
屈辱而生或是节烈而死?
生死一线。
寂静的长街上,所有人都在等。
等李行周做出最后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