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等会…”
苦恼中的萧让突然注意到放自己床边的那块玻璃,于是他的脑海里突然就是灵光一闪了。是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玻璃这个时代是少见的,起码也能值得好几贯的钱吧?只是…只有几贯钱,足够了吗?…
萧让的高兴劲没能维持多久,很快就变回原先的状态了。几贯的钱,倒是足够他们父子二人从荥阳赶到另外一个城市的路上花销的。可是过去了以后呢?怎么办?难不成要乞讨为生?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嘛。
“琉璃…琉璃,怎么能提高它的价值呢?…”
萧让一时陷入了苦思当中。眼前的这块琉璃,个头大概有一个成人巴掌的大小。它呈圆形状,虽然不那么的规则,可是却扁而平,表面也比较光滑…2
“咦?等会,扁而平,表面还比较光滑?那不是可以用来做镜子吗?…”
他突然想到了这一点,于是顿时就是大喜。镜子这东西好啊,比现常人家里所使用的铜镜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同时也清晰不知道多少倍。萧让有这个自信,只要自己手里有一块镜子的话,那是绝对能卖个好价钱的,很可能三五百贯都不话下。
注释:
1“琉璃”一词早出现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琉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有些地区现代还使用。
2根据考古资料,迟北魏时期,中国已掌握玻璃吹制技术,可以吹制器形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所以,隋代中出现巴掌大小,表面比较光滑的单『色』玻璃是有可能的。剧情需要,大家请不要深究。
;
………………………………
第一桶金不好赚(上)
“只是,这镜子到底是怎么做的?…”
一想到了这一点,萧让又陷入烦恼当中了。现代里工艺精湛,把人照得跟真人一般的镜子那是想都不用想了,他根本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可能懂这个技术。
倒是那些制造很粗糙的原始镜子有办法想一想。因为作为理工科的大学生,镜子的反『射』原理他还是懂的,无非就是背后的那一层反光镀层所起的作用。而那一层反光的镀层到底是什么呢?
一开始的时候,好像是亮晶晶的锡箔再加上水银做成的。后来工艺改进了之后就变成“银”了,再到后来,“铝”又成了“宠”。当然,这方面需要用到的技术水准,那也是越来越高的。
就像是镀银的镜子吧,那一般是利用“银镜反应”涂上去的。这个“银镜反应”,萧让高中时候的化学课上就学过了,其实就是硝酸银的氨水溶『液』里加进葡萄糖水,葡萄糖把看不见的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再沉积玻璃上,这就做成银镜了。不过,这个时代,萧让根本找不到什么硝酸银和氨水溶『液』之类的,于是这个办法自然也就没希望了。
而镀铝的镜子呢?所需要用到的技术高。那是要真空的环境中使“铝”蒸发,铝蒸气凝结玻璃面上,从面成为一层薄薄的铝膜,这样才能做成“铝镜的”。真空啊!萧让上哪去找一个真空的环境?而且即便是能找到,“铝”的来源也很成问题吧?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人用铝的,你有什么办法可想?
说到这里,仿佛就只有技术水平低的“锡箔加水银”的镜子为可行了。因为这确实是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只要把锡箔贴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就可以了。可是到这个时候,同样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锡箔”和“水银”这两种原材料,他上哪里去找?
想到这里,萧让顿时就变得有些垂头丧气起来了。看起来,自己所想的这什么镜子的法子还是不可行啊。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太差了,现代里非常容易办到的事,这里都会变得无比的艰难的。
……
“小施主,用晚膳了…”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于是,戒念小沙弥又给他端来了小米粥和『药』水了。这『药』水,他一天是要吃三次的,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晚上的那一次,通常都是由他的父亲亲自煎给他喝的。其他的两次就由戒念送来。今天早上,他因为是起来起晚了,所以那一次的『药』就改到了中午吃,而中午的『药』就只能是改到晚膳的时候吃了。
“哦,好的。谢谢你,戒念师傅。”
萧让于是暂时放开心中的烦恼,慢慢地用起了膳来。
“嗯…那个,小施主。刚才你所写的那首诗,我拿去给方丈师傅看了,他也说很好,字也是很好。所以,他打算把外面的泉眼改名为《小池》,另外会再请工匠来把你所写的诗拓印下来,就刻那泉眼的旁边,永远保留…”
“啊?”
听到戒念的这句话,正喝着小米粥的萧让大吃一惊。不是吧?把诗文拓印下来,再刻到泉眼的旁边?这是为何?不过只是一首小诗而已,用得着这么夸张吗?
他不知道的是,这岳山古寺的方丈大师,实际上也是一个书法的爱好者来的。他的那一首恒古未见的“柳体”,极大的震动了这个佛法高深的老和尚,于是到后,他才会作出这样的一个决定。
“可是,可是…这诗不应景啊!这写的是荷花池呢…”
萧让急了,连声说道。他是不好意思啊,因为不管是这诗,还是这字都好,都不是他个人所创的,就这么刻这古寺里留传下去的话,那岂不是丢死个人了吗?到以后,杨万里和柳公权两个人生出来了怎么办?难不成这一宋代的著名诗人,还有一唐代的顶级书法家,就因为自己的关系,从此消失吗?――他哪里知道的是,因为他这只“蝴蝶”的出现,后来消失的人或者事根本不是一两个?到后甚至是连“大唐”这样的一个朝代都没有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他所建立的一个另外的国家。
“小施主,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方丈师傅说了,从明天开始,泉眼附近就开挖成小池,同时把荷花引进来种,再请来蜻蜓…这不就合乎诗意了吗?…”
“呃?…”
萧让听到戒念的这句话差点没晕倒。有没有搞错啊?这都可以?这岳山寺的方丈大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妙人啊?竟然还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他既然都做到这一步了。那自己这边好像就真的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反对了。
“那…那好吧!”
萧让后只好无奈地说道。顿了一下之后,他好像突然想起了点什么,于是又问道了:“哦,对了,那个,戒念师傅…你,你有银子吗?…”
问这话的时候,萧让有些不好意思。因为银子这个时候也是贵重物品,虽然它并不是流通的货币。可是市面上,一两白银的价值就好几贯钱以上。
“银子?”
听到萧让这么问,戒念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他还是很快说道:“小施主,银子小僧有一点,也是前几年一位施主送给小僧的。不过,现都放方丈师傅那里。你要是需要的话,小僧替你去要回来…”
这小和尚确实是对这些黄白之物没有什么概念,他听到萧让的话之后,竟然是马上就答应了。
“真的?那太好了。戒念师傅,那麻烦你明天就给我送过来。你放心,我不会白要你的银子的,等我的镜子卖出去之后,我会捐一大笔的香油钱给你们的…”
原来,他刚才是考虑过了啊,什么水银镜子,什么铝镜子,对于现的他而言,都是不现实的。因为材料实是不容易找到,相反,银镜倒是还有那么一点的可能。
当然,要想做出来效果非常好的银镜,那还是不可能的,因为那确实是需要用到“银镜反应”才可以办得到。可是他需要的是那样高水平的镜子吗?显然不是,他所需要的其实只不过是一块比普通的铜镜效果要好上一些的镜子而已。如此一来的话,那可就有其他的办法可想了。
首先,银是一定要有的。有了银以后,还要将它化成“银水”,这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接着,还要把它铺到玻璃的后面,固定住它的“形状”,等它冷却以后,它们就会紧紧地粘玻璃的后面了,到那个时候,一块简易的玻璃就做成了。――当然,这玻璃的效果肯定是不会像现实里的镜子那样显得那么的透辙的。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已经是他能想到有可能的方法了。
“镜子?”
萧让的又一个名词让戒念满脑子的不解,好这个时候,萧让的另外的一句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