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2-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抿了口茶水,张謇似乎觉得气氛稍微沉重了点。加上刘继业本人虽然与自己亲近,却由于军职的身份而没有明面上加入立宪运动,因此有些东西也不方便与其细解,便转换话题道:“这次劝业会,可谓大获成功啊!我三联集团单单金牌就获得二十三枚,其中铁轨钢还力压汉阳夺得头彩,连四川铁路也有订单了。”

    “用好铁制造的农具也销售广泛,拿下江苏与安徽相当份额不是问题。”

    “说及农村……”张謇直了直腰板。

    “老夫仔细考虑了文鹿你的建议……老夫觉得,确实应该派些人去农村考察一番。看看这两江辖区内的农户究竟匮乏哪些农具、其……购买力又如何,如此来确定相应的农具产品。”

    听到张謇同意了自己的想法,刘继业心中有了喜意,笑道:“天下十户八户务农,若是能够仔细考察农村,把情况摸清楚后再制造出绝大部分农民都买得起、又能提高亩产的农具出来,那三联集团等于是把市场扩展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单个虽少,但是八千万有余的农户和起来,若是每人花一元买锄头,那也是八千万呢!”

    说到兴头上,刘继业一时忍不住将心中设想也透露了一点:“而且,农村借贷也是一块被人忽视的巨大蛋糕!季直公可知,像苏北农村,农民春播时借贷农具种子,利息是三分八!秋后略有下降,大约是二分二。至冬季青黄不接之时,利息能高达五分五来!”

    “如此高利贷,却被掌握在本地乡绅手中,既使农户生活痛苦每年收入都拿去还了利息而无力投入生产,又使大量资金被乡绅闲置而无法投入工业生产!太可惜了!”

    “如果三联银行能够将支行开办至村,以年贷款二分一的利息就足以有盈余,还能减轻农户负担、让其得以以贷款而购买更多三联集团的农具等产品!与此同时,亦可向数千万农户提供储蓄服务,则我三联集团能够获得的金额将非常恐怖!破万万存款亦绝非妄想!”

    刘继业的声音变得急促,音调也高了许多,是他难得的有了兴奋的感觉:“同时,三联银行为农村降低利息,服务广大农民,亦能获得天下民望、以及广大农民之好感,对于将来销售农具等产品事实极有好处的!”

    “将业务从城市扩展至农村,一来可以增加三联银行的利润、二来可以降低农村利率使农民有闲钱购买三联集团之产品、三来可以吸取海量存款,聚沙成多、一举成为全国银钱业的龙头行业!四来,可以增加三联集团的声望,对销售也有诸多好处!”

    “最后!”刘继业喘了口气,见张謇已听得瞠目结舌,发表了自己的最终总结道:“全国财富虽集中在城市,但农村拥有广泛的人口和市场,不容忽视!更何况如今广大农村并无有多少公司注重,三联集团可获得宝贵的先机!而且季直公也当知道,当今中国之贫困根源,与农村之贫困是分不开干系的。投资农村,使农村创造更多价值是互惠互赢的做法,能够培养出市场来、卖出更多产品,又能减少贫穷,增进国力,利在千秋!我认为三联集团可以适当地开始做准备、争取五年内正式进军农村了!”

    “文鹿……”张謇花了好一阵子时间消化,摸起胡须,又揉了揉眼睛,只觉得大脑有些因接受不了如此多新奇甚至古怪的想法而肿胀难耐。

    “地方士绅有多依赖高利贷,文鹿可知吗?全国村庄数以万计、三联集团若要办到你说的,要花多少钱、多长时间、用多少人?如此成本文鹿有核算过吗?此等行为,虽有利处,但要得罪的人太多了……成本也着实太高了。咱们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此刻经营很好,何必要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利益而平白害了这许多人呢……”

    张謇虽未明说,却也基本上表明了他并不支持刘继业的态度。当然,习惯性的,他的话也并未完全说死:“日后、日后再议吧。现在先考虑卖农具这一件事情就好。”

    。。。
………………………………

第259章 新旧

    第二百六十章新旧

    最终张謇还是否决了刘继业的主张。

    不过大家都是精明人,彼此又有着诸多合作,不会因为刘继业提出了一个‘激进’想法就导致双方的关系产生什么变化。而刘继业也知道若是张謇都不认同,去找孙多森也是无望,三联银行进军农村的方案也就只能暂时搁置。

    张謇其实说的没错,刘继业深知如果三联集团将金融业开展至农村,向广大的农民提供相对低息的借贷将极大损害地方地主的利益。

    传统上中国地主的收入主要来自三项;地里所产出的农作物、佃农等农户租用土地的租金、以及高利贷。其中尤以高利贷获利最多,以利滚利不出三年所借款项就能翻好几番,许多大地主最初便是以高利贷发家,以他人家破人亡为代价而得以置办数不清的产业。

    同样,刘继业也知道中国农村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发展,近乎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被高利贷压得抬不起身来,无法将自己所获投资带来增长,反而只能不断地向高利贷输血,忍受压榨。

    农村高利贷既是地主的压迫手段、也是农民人身和财产的束缚、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以及工业化的重要障碍。

    在文学社的讨论中,刘继业一直有关心如何农村工作。目前文学社的绝大部分主体全是江苏、安徽一带的中低层军官,混之以少数士兵,因此还不具备开展农村工作的基础。

    尽管如此,刘继业还是努力推动让一批农村出身的下层军官和士兵进入文学社,甚至部分优秀的担任执行委员,并与他们积极了解农村的状况,听取不同阶层出身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比如最近两年苏北农村普遍欠收,破产农民日益增多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小地主出身的军官,他们大多会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前阵子发了水灾、水利设施经久失修,以及新政带来的苛捐杂税的后果。

    同样问题若是问大地主出身的军官,除了天灾和重税之外,也有一部分军官认为农民破产是因为佃农好吃懒做、民风败坏使许多人不务正业所致。

    而农村底层出身的士兵,却会将责任推到地主身上,认为地主为了转移苛捐杂税而加重了租子、提高了利息,再加上天灾才会导致最终破产的悲惨局面。

    此外,这些来自不同出身的人也用切身经历来增加说服力;比如大地主出身的军官就会举出例子,类似什么村里的王四不好好务农,成天赌博借高利贷,最后卖儿卖妻把祖田也给丢了,只能当乞丐。又如远方表哥本也是殷实人家,却年少轻狂被当地失地农民所骗,入了赌场输完又输,最后数百亩田地都入了他人手中。言下之意,那些破产农民无甚好同情的,都是些为非作歹的地痞;是因为他们自身品端不好所以才会破产失地,并且造成连锁反应顺带败坏了当地民风,连好人家都被这些人哄骗遭殃。

    而底层的士兵却会讲述自家如何悲惨,一年所得泰半上交,种水稻的却连白米饭也吃不起。尤其是佃户出身……不,文学社如今一千六百名成员中一个佃户出身的也没有,最多是家中有佃户亲戚。从这些人口中,刘继业亦得知了佃农的悲惨境遇。

    有些良心的地主收四成左右的租子、而那些无甚良知,双眼只盯着钱看的地主,所收的租子能高达七成五!佃农幸苦劳作一年下来根本留不下几块钱,一旦遇到天灾**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只能借高利贷,最后债务缠身卖儿卖女。

    农民由于一年所得不足,又由于遭到官府和地主的双重压迫使得抵御风险能力非常低,这是农村普遍的问题,只是这一问题在佃农身上尤其严峻。

    为了找出能够解决农村问题的办法,刘继业曾在文学社内组织了好几场讨论,将不同阶层的人分入不同小组,各自给出解决办法和理由。在这些讨论中,可以很鲜明地看到阶级不同带来的解决方案的明显区别。

    上层的军官们认为官府应该减免农村的税捐,大力发展水利设施,引入新式的农具,亦有一个小组提出应该引入西方的化肥来提升农村生产力。低层的军官和士兵则有更多人主张限制租子、甚至有人提出应该将农田重新分配。

    相对而言,由于都接受了初等的国家主义理论,文学社内的军官和士兵相比其他同一阶层出身的人而言,更能够接纳新式思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