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2-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新的环境、新的视野、新的教育,此刻李虎子忽然发现原来这些苦难并非是与生俱来,无法逃离,而是可以改变的!再苦的日子,也是有头的!就像自己一样,能做到衣食无忧的!

    ‘当前民众百姓之苦难,皆源于国家之不作为和软弱,和一些利欲熏心的劣绅土豪、以及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因此我们新军,作为国家之干城,必需要外伸国权,内建公平,让全天下的百姓、汝等之兄弟姐妹也能吃上白面馒头、住上砖瓦房子!’

    名叫王光照的教官在文化课的话语再次出现在李虎子的脑海中。

    谢三自是不知道李虎子思想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叹了口气,哀声道:“这几年是一年不如一年咯!不光是发了大水,这官府又不停地开征新税!说什么为了建新学堂、编练啥子警察,每人每户都加征三钱银子!还有啥子油灯税、狗屁!一点积蓄,全给他~妈的抢走了!!还不是想了法子从我们身上挂!狗屁的新政!都是群狗官!”说到这里,情绪激动的谢三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又狠狠踩上一脚。

    “虎子还记得邻村的郭瓜子吗?”谢三忽然问道。

    李虎子思索片刻,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干瘦的小孩,想起来是小时候的玩伴,遂点头问道:“记得,这小子爬起树来飞快,咋了?”

    谢三狠狠道:“死了!他家地势低洼,全灌了水。没了收成,偏偏官府恶吏又来催税,交不出钱来就拿了他锁到了衙门外头跪着,暴晒两天后就死掉了。”

    虽然李虎子以前在码头上也曾彪悍凶猛,见过不少死人、但此刻听到儿时玩伴惨死的情况,唏嘘之余也带着愤怒!而面对谢三对官府无比的厌恶,勉强身为官府一员的李虎子也觉得颇为尴尬。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讲,驻扎在江宁的新建陆军与谢三所说的强征暴敛没有干系,李虎子却依然抬不起头来。

    像谢三这样有手有脚,有壮劳力的家庭都被天灾和沉重的赋税压得抬不起头来,那些如李母一般体弱寡居的家庭的悲惨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这种底层人的挣扎,少被当今的上层人士所关注。无论是维新派、还是保守派,亦或是革命者,他们所关注的都是高层的,国家层次的类如国权、实业、教育等问题,是所谓的大是大非问题,很少真正地把民生放入意见参考中,更少有人会真心关心底层人的生存。

    虽然此刻清末受儒家传统影响,乡下的士绅们没有经历民初的军阀混战和农村经济崩溃,大部分还没有演变成民国后带有割据性质的劣绅恶霸危害乡里……但就算是有这些心善的士绅,他们却也只能算社会的中产阶级,分散的力量过于单薄,所能做的非常有限,对于广大受苦百姓而言依然只是杯水车薪。

    当世中国政治家的特点便是只注意国家所谓的‘大事’,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底层民众的苦难。因为在他们看来,底层人民智愚钝,只配做听命者、服从者而不是一个共谋大事的群体。至少在目前来看,几乎无人真正认识到民众间所蕴含的庞大力量。

    而底层人亦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
………………………………

第129章 执行委会议(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执行委会议(上)

    李虎子在老家度过了三天的省亲假,八月中旬与他同伴一起坐船返回了江宁归队。临行前,李虎子托街坊邻居多加照顾自家母亲,而大家吃了李虎子的好,自然都纷纷答应下来。

    总体而言,这次李虎子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感觉,甚至同村的长者已经借着他来教训自家小辈,灌输什么长大要学虎子叔之类的话语。

    8月13日,李虎子等人赶着假期到期的最后一天来到兵营报道,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入宿舍内。由于不少人尚未归队,不少床位都是空的,整个宿舍也显得空荡荡。

    且放下李虎子不表,与他几乎是前后脚进入军营的刘继业,在沿途无数次敬礼、回礼后也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稍作休息后,出门来到了楼下军需处,找到了二等参谋兼军需官吴忠信。

    吴忠信身形略显瘦小,戴着一副新潮的眼睛,看到刘继业后急忙敬礼,把他的顶头上司迎入自己办公室内。

    刘继业客气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和善道:“礼卿,就军需一事,还需要与你商量,请到二楼甲间会议室。”

    “明白!”

    “还有,第一营的管带官,允亮等同志,还请礼卿一并邀来。”

    一听到王光照等‘同志’也在会议人员之中,吴忠信立即就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自从1900年进入江南武备学堂学习后,受同学影响、痛感国势日衰,开始思考救国之路。1905年毕业后被分配入第九镇第三十四标,由于性格不错、善于把握人心,又有救国理想因此顺利通过刘继业的考核。

    在筹备建军的时候吴忠信有意无意地很快与同僚王光照相熟,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在王光照的建议下,吴忠信加入了第三十四标内部的文学社。

    与吴忠信暂时分开,刘继业先来到二楼甲间会议室,已经立在门口的两名卫士纷纷敬礼。

    会议室里,长桌两侧放着二十余把椅子,粉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黄龙军旗和黑板。刘继业走了进来,正好看到站在桌旁,拿着水杯在倒水的张孝准,两个第三十四标的一、二把手互相对视一眼,笑出声来。

    “文鹿你去观操,却把大事小事都推卸给我,自己好不快活!”

    面对张孝准的笑骂,刘继业也是哈哈笑道:“等我随团北上河南后,这第三十四标可都要暂时交给闰农手上,你不先准备准备、怎么好接手工作啊!?”说完,结果水壶也给自己倒上一杯。

    张孝准摆正了脸色道:“确实有事务要与你相商,军务倒没什么……还是内务方面,这文学社怎么处理,你这个社长得好好拿出个方针出来!”

    刘继业来到椅子前坐下,张孝准也坐在他的正对面,继续道:“前一阵子林述庆传了消息,说那高旭已是同盟会江苏分会的会首,赵声已决定服从其指令,还希望我们文学社配合同盟会的革命行动……据说江西那一带可能会有大动作……虽然你我都是同盟会会员,但我认为却也不能让东京那些人轻易就决定我们的行动。”

    “闰农所言极是!东京同盟会总部虽有革命热情,但不知国内情形。胡乱指挥只能白白让革命力量损失。”刘继业当然不会希望自己在第三十四标幸苦建立的组织被东京孙文等人胡乱浪费掉。这一点上张孝准与自己意见一致,让他觉得很欣慰。这个张孝准虽然有时有些书生气,不过在处理细节方面还是很出色,无论是在军务方面还是文学社内,都是刘继业的得力助手。当然,刘继业在人事、财政以外对张孝准绝对放权,就算有想法也是以协商的方法处理,让张孝准对刘继业这个上司也很满意。本就是同学,加上合作愉快,二人已是关系密切的战友了。

    曾经在东京所建立的青军会基本上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但刘继业吸取其教训重新设立的文学社,却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组织,并很明确地确立了领导结构。

    第三十四标的文学社社长当之无愧是刘继业,而副社长则是张孝准。普通社员在加入前都已是早就考察过的对象,并且必须宣誓排满复汉、光复中华。此外文学社内设立执行委;凡是执行委内的委员,均在大事上有知情权和发言权,成为核心成员。遇到大事的时候,执行委员一人一票,而刘继业身为社长则可充当二票。

    目前为止,通过刘继业自己在课堂时的观察、平时王光照等社员的考核,已成功在第三十四标中的军官、士官当中发展了十余名社员,都是心怀革命的人士。凭借本来在军中就存在的崇高威信,以及身为社长的身份,自成立数个月来刘继业在文学社中已经积累起了相当高的威望。当然,在初创社团的过程中,王光照、张孝准这些当初在日本就相熟的革命同志的努力功不可没。

    张孝准理所当然地认为刘继业会赞成自己的看法,点头道:“等下诸同志们到了之后,还需要好好商量出个对策出来!”

    等待的时间与张孝准聊了一些军务和家常,过了大概十分钟左右,门外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屋内的两人停下闲聊,站起来看向门口,就见门被打开,五名军官鱼贯而入,一个个衣冠整整、身板笔挺地向二人敬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