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咬我是吧?慢来~帝国这时有件压倒一切的重量级事务要办,要以举国之力去办,根本就没半点精力留下来吵架——给先帝发丧…这在封建时代是无比重大的事情,新旧两党不管谁,必须放下恩怨,全情投入。尤其是当权的新法集团党魁,如首相蔡确。王珪死后,山陵使这职务非他莫属。想想先帝这一生对你们多么情深意重,你们好意思在丧期里添乱吗?

    于是大家用心办丧事…丧事过后,天下和谐,所有参与的人,不管新旧党,都升了官、发了赏。且时间到了年底,都忙一年了,连皇帝都死了一个,大家是不是也要休息下呢?

    于是蔡确、章惇、韩缜、司马光都回家各自过年,准备好年假过后再较量…只是时间走到下一年正月里,新党集团发现自己真是太蠢了,不知不觉中,都是按官场规矩办嘛,也没什么感觉,怎就掉进了老混蛋的陷阱里了呢?

    新年伊始,改元元祐。这近9年的时间,由高太皇太后掌权,尽废新法、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1月,旧党一片风光大好,借这威势,司马光终于对王安石新法里的核心部位下手了——青苗法、免役法、将官法!这3项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同时由于它们在新法里的地位,只要它们还在,王安石新政就仍运转,宋朝政治主体仍是王安石、宋神宗的印迹…老混蛋日思夜想,定要在极短时间里把它们废除。因他实在是等不起了,新年刚过,形势空前大好,可他的身体却迅速衰弱了下去。他清楚:自己快死了,很快就要油尽灯枯了…现在必须和时间赛跑,与之相衬的,便是对新党、对王安石新法的不可思议的凶狠!

    司马光连续写了2篇奏章,都是针对“免役法”的,奏章很长、目标很明确,司马光要求宋朝境内各州县必须在5天内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

    消息传出去后,所有宋朝人的脑子全体爆炸了。宋朝有多大?有多少官员?要怎样调配、实施,才能在5天内完成这种目标?役法与税法是国家的根本。现在要换掉1/2的根基,居然只给5天时间!历史上除应付亡国级别的战争,从没这样颁布法令的!5天?把京城的命令传到帝国各处边境够不够用?

    司马光作为一老官僚,非常懂得下级心理动态。新旧法之争太敏感了,几乎每个帝国官员都有自己一套想法。要怎样统一?答案是不可能统一!那么就要去强制!像王安石当初推行新法,也是有宋神宗支持才能强行推出!

    这时司马光要反手,也必须得有不寻常招数。招数有二:1就是不讲理。我只给你们5天,不干就滚!根本就不给下边人反驳打折扣的时间。2是皇宫里的支持。伟大的‘女中尧舜’在看到5天期限后心花怒放,喜上眉梢。司马爱卿真是空前的妙人,做人做事就是让哀家喜欢…

    2月7日,传太皇太后懿旨:废免役法令当日生效!全国所有州县在5天内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

    12日,吐蕃赞普董毡去世,其养子阿里骨继位。
………………………………

免役差役篇

    在全天下都对5天之内废免役、复差役的命令无所适从时,一份公文摆在了司马光的办公桌上——开封城周边州县按时完成任务,所辖地区内免役法全部废除,募役法已生效!司马光惊喜交集,在这种时刻是谁这么乖,当了他的突击队长?看公文署名——开封府尹蔡京!

    蔡京…新党?王安石亲戚?这本身犯司马光的忌,可在这种关键时刻,反而是最好的典型示范!想想连新党的人都这样支持他,旧党党内该怎样反应?司马光当即召来蔡京:好啊!如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办事,还有什么命令贯彻不下去呢?由此蔡京捞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桶金,旧党党魁司马光赏识了他…

    王安石派蔡京下基层、司马光树立蔡京是模范典型。想想几十年后蔡京的作为,谁该为这妖孽买单?诚然,这时的蔡京还处于雏形,可司马光仍看走了眼,他没发现2个至关重要的破绽:

    第一,蔡京的人品。在新旧两党间摇摆的人是有的,如马上就要下台的首相蔡确。可从没人这样明目张胆的反叛,第一步就拿前领袖的政治根基开刀!但蔡京就是这样做了!这样没原则没底线的行为,司马光不仅不鄙视,居然还提倡,他本人的底蕴是什么呢?如以一切为政治服务,以达到目的为准绳,那么他多年来保持的圣洁光环在哪?

    第二,蔡京的危险性。让庞大的京城周边州县在5天内废一法、立一法,这里面得有多么复杂的操作?在高官遍布的京城周边。蔡京能避开所有障碍,迅速搞定所有办事人。为他的**全速运转,这体现了令人折服的手腕!有这样的能力,加上这样的人品,司马光居然熟视无睹。他眼光在哪?巨大的史学知识在哪?

    旧党扬眉吐气,司马党魁威武!15年后大振神威。把新党连根拔起,实在让人佩服!激动之余,他们不自觉地向司马光身边靠拢。这其中,只有少数人仍保持着清醒。他们是苏轼、范纯仁、韩维。

    先说范纯仁,范文正公的二公子。他拥有一颗平衡之心。这种罕见的心灵源于三百年间第一人范仲淹的家风。文正公一生从贫苦到顶贵、从文臣到武将,走过了一完整的人生,由此也带来了他包容大度、不偏不倚的心灵。拥有这种心灵的人,当官时怜悯百姓。做平民时保持自尊,平素里温文尔雅,有外敌时冲在最前线。传到第二代后,范纯仁保持住了父亲的一些特性,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范家传家特质,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明知要得罪权贵也要忠于自己心灵,甚至明知自己无能为力。也要为国分忧。所谓“在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范纯仁的平衡心灵觉察出司马光的行为有问题,他跑去提了个醒说:废除免役法是件好事。但要看怎样去做。太急了会让基层一团糟,老百姓无所适从。尤其是实施废除法令的人,要是选不好,会造成大面积混乱!

    平心而论,这是常识。当年王安石改革时,免役法是他和宋神宗反复研究2年多才逐步实行的。先京郊再河北,然后才推广全国。他司马光可好,5天内全国都改!这种急燥程度简直是疯子才能想出来的!

    所以范纯仁要提这个醒,也觉得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会答应。可他错了!老混蛋这时的状态、心灵都绝不能以一正常人去衡量!这醒提得毫无作用,司马光理都没理,彻底无视…

    苏轼第二个登场。说实话他上来时司马光没想到会听到不同意见,想当年苏同学是坚定的旧党,和王安石斗得火花四射,多少年后都是旧党人士心里永恒的闪电嘛…可十多年过去了,苏轼已成了苏东坡,人的经历决定心灵,从最初一步登天的小地主,贬到外地成政治犯,回归土地沉淀灵魂,这一步步走来,苏轼对事物的看法和从前截然不同了。这也是他和司马光的最大区别!司马光哪怕归隐洛阳,都处于人文之巅享受世人膜拜,从来就没身份上的变化,他心灵从始至终都是纯正的士大夫阶层…

    苏轼摆事实讲道理,把他流放全国各地的实地经验告诉司马光:免役法也好、差役法也好,其实各有利弊,没哪个是十全十美的。真正衡量起来,基本分不出好坏,只看着眼点在哪个受益阶层…这时司马光沉默不语。

    苏轼满腹经纶荡漾,大段语录涌了出来。忽然间从两个具体法令过渡到法令改变的根本上,他想在原始点上彻底阐释法令的由来和变化。为此,他从神话时期的夏商周三代说起,历经秦汉唐五代,最后说到宋朝,说得头头是道,最后合成一核心——法令是可以改变的…司马光继续沉默不语。

    苏轼却暴跳起来,觉得受到了极大侮辱。堂堂当代文坛领袖苏东坡说事,听众居然脸露愤色、表情不爽,这是对他学识、风彩的极大蔑视!却不知在司马光心里,他苏轼已把当代最伟大史学家侮辱得身无寸绦了。和《资治通鉴》的作者说历史?我不理你,你居然从夏朝开始说,一大堆一直啰嗦到本朝。你不知道我15年都在干什么吧?用你来给我讲历史?何况你口口声声说法令必须变,得与时俱进?我看你是忘本了。本党魁在15年前就公布了旧党的法令观念——法不可变!最好是三代时的古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宋朝才会是最完美的社会。这样子与俺当面唱对台戏,你是个叛徒吧?

    可惜的是苏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