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石来时是块许愿石,满足了赵顼的所有愿望。王安石走时变成了块肥皂,经反复搓洗,他自身变小了,混合着众多污垢泥沙俱下。而留给赵顼的,是一相对干净健康的宋朝…
面对这样的局面,宋神宗显露了一非常高超的心智,做得其出色。他在王安石背后当了近8年的二当家,突然面临一片巨大天空,想到的不是张扬自己,而是平衡。在他看来,王安石之前做得猛狠了。8年过去,纵观全局,宋朝需微调一下。怎么实施呢?当务之急是找个新宰相。
以中国之大,俊杰浩如烟海,无法胜数,可千万人中,唯有这个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枢密使、王安石的儿女亲家吴充!
吴充是个老资格官员,标准的宋朝。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问很高,人很好,向任何人微笑,但没人能走近他尺之内。在他们身上,冷淡和礼貌融为一体,在一大群人中显示出绵里藏针的个性。吴充就是这样,他面对司马光时表示尊敬,可不趋附。面对王安石时,敢于表现自己想法,公开阐述新法的不便。这样一个人,天生地造在这时上台,给宋朝各部门的矛盾轻轻淋下点清水。
于是,吴充、王珪成为大宋新政府的宰相。冯京这位连中元的状元郎再回朝任枢密使。
还想说一下这个人:王雱字元泽,王安石的长。宋史里他是个无恶不做的不良青年,但谁也没法否认他的聪明才智。中国有一著名的神童传说,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说有客人送来2只野兽,一只獐一只鹿,关在同一只笼里,问小孩:哪个是獐、哪个是鹿呢?(未完待续。。)
………………………………
郭逵征南篇
小孩想了想就回答说“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反应敏捷,无懈可击,让周围人一片惊叹。这小孩就是王雱,当时只有5岁。
王雱18岁前就著书立传,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前考中了进士,这很重要,免去了拉关系走后门才考中的衙内恶名。之后帮助父亲改革,主管军器监,做出了很多切实贡献。可这些对他名声没半点帮助。他就是一邪恶父亲所生的暴戾儿子,做了太多太多的混帐事,如著名的对程圣人的不敬事件…
话说圣人程颢在变法初期还是王安石的手下,关于怎样变法才能成功,两人经常商量,有时程颢会去王安石家里。某天两人坐谈,突然间王雱从内宅出来了,只见他披头散发光脚,手里拿着顶女人戴的娇艳型帽子,问老爸:你们谈什么呢?
这形象就足以给王安石父子定罪了。不说古代,就是现代开明社会里,父辈们在谈正事,儿子衣冠不整,手里拿着非常私密化的东西出现,这是什么家教?更何况没经允许就直接插话,问长辈们聊天的内容?王安石身为首相、大儒、名臣,家教到了如此地步?
可绝的是,王雱问了后,王安石居然回答了。他老老实实地讲“因新法推行不利,正和程君商量对策”
王雱大笑“这有何难,把韩琦、富弼脑袋砍下来,悬挂闹市,新法自然推行顺利”
王安石长叹一声“儿子,你说错了”这里不说王雱的办法是对是错。我们直接跳过这一段。看下面的故事发展:
王安石家教混乱,程颢看不下去了。他是圣人,最见不得的就是世间伦常次序颠倒的事件发生。他正襟危坐,训斥王雱“方与参政论国事,子弟不可预,姑退”圣人威力出现,王雱如被当头棒喝,灰溜溜走了…
可这时的程颢还根本不是什么圣人。连他的老师周敦颐都还只是一般货se,拿什么在王安石父子面前抖架子呢?再说两者年龄,程颢生于1032年,王雱生于1044年,只相差12岁,程颢顶多是个大哥哥,从哪也论不出个长辈来?
不过凭良心讲,这件记载在《宋史王安石传》里的“史实”和程颢无关,只与《邵氏闻见录》、与邵伯温的人品有关。
仔细查资料。程颢在1069年8月当上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官,帮助变法。可次年5月就因政见不合而罢免。而1069…71年,王雱在江南当官。程颢就算有在王安石家里论政的事。王雱也不在京城。直到1071年,王雱才进京当了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这时程颢已被踢出京城,到外地当官了。两人没见过面,哪来的争执、训斥呢?至于“囚首跣足,携妇人冠”这就是ri有所思、夜有所想了,邵伯温一心一意盼着王氏父子绳捆索绑、名誉扫地。蹲监牢吃死人饭。想了却做不到,于是写进书里意yin下也是好的…之后历代史书居然也就信了…
那就再说一下《邵氏闻见录》和它的作者邵伯温。邵伯温的父亲叫邵雍,是位活神仙,是让宋朝顶级权力层俯首膜拜的人,一生钻研的是《河图》《洛书》《伏羲八卦》这样的国学jing粹。成就相当的高,据权威考证:《铁板神数》《梅花心易》这样用来摆摊算命的专业书籍都是他写的…
由于他算命极准。理论高深,在洛阳隐居教书时把韩琦、富弼、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君子元老们折服,大家想了想,怎样表达由衷的敬佩之情呢?当时这些顶级大佬们正热衷于在洛阳建小别墅养老,于是乎各人集资也给他盖了间,取名“安乐窝”邵雍于是自命为“安乐先生”
话说宋英宗时期,邵雍已名动天下,慕名求教的人络绎不绝。某一天,他和几个来求教的人来到洛阳城南的著名景点天津桥散步,悠闲自在随意交谈间突然听到几声鸟叫,邵雍一下愣住了,接着面se惨然,像突然遇到了巨大的不幸。客人连忙问怎么了?
邵雍长叹说:这是杜鹃鸟啊,洛阳以前从没有。现在它们从南方飞来,国家从此有变,不幸从此而生…不出三五年,皇上定会启用南方人当宰相。那时南方人结党乱政,天下将大乱矣…
客人大惊,几声鸟叫居然能推算出三五年后的国运?这真是太神奇了,请您务必解释清楚!
于是邵雍先生“披露真相”说——国将大治,地气会从北向南。国将大乱,地气从南向北。这是千古不易之理。现在南方之气已深达洛阳,各位想开封城会怎样?大批南方人会像杜鹃鸟一样涌进京城,国家在他们治理下,必将一塌胡涂!
他哀叹北方人从此将没好ri子过了。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几年后王安石当政,变法开始,北方的“君子”们的确没了好ri子…算得非常准,着实的让人佩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都对他这预言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成真理。
“天下大治,地气从北向南。天下大乱,地气从南向北”以此论调,北方人天生是天下之主,南方人注定了是奴才,绝不能当领导人!当了?国家民族就要完蛋!对此谬论实在不想多说,只举一例: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就是以南统北!这就是邵雍作为大预言家的本事,大明立国距离你在天津桥上听杜鹃鸟啼仅仅300年,居然没算出来?说:你为什么没算出来!
这样的本事都传给了他的儿子邵伯温。邵伯温在预言算命方面没能超过老爸,他另有强项写书:《邵氏闻见录》。这本书严格划分,有前。后卷之别。前卷由邵伯温,后卷是邵伯温儿子邵少傅接力完成。父子两代对两宋年间的事全面记载,内容花样翻新千奇百怪,当成杂谈小说来看,那是相当的不错…
郭逵的第一个目标是邕州。这时不再有昆仑关之战了。郭逵完全不必有狄青当年的谨慎,他身率10万大宋西军,是狄青的3倍多,而交趾人伤亡已超过2万。陆军方面只剩下两三万左右。实力对比太悬殊了,邕州、廉州、钦州…一个个城池被收复,交趾人伤亡惨重,带着抢来的东西往老家跑。在他们想来,这事就算到此为止了?赵匡胤、潘美,这两个人超级牛?也没杀过边境,到我们交趾国来砍过人?
等交趾人回到老家,开始清点赃物、作发财梦时,才发现自己这次错得有多厉害。郭逵脚前脚后就杀了过来。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宋军兵分两路,副将燕达先攻打交趾的广源州。12月4ri,燕达一举攻破城池。俘虏5千多人。抓住了李乾德的军师刘纪。
7ri,宋神宗第六子赵佣(未来的宋哲宗赵煦)出生。
这时在西北,唃厮罗的继任者、吐蕃赞普董毡正式挑战大宋。派出大将鬼章在洮州、岷州聚集兵马,胁迫羌人归顺。12ri,宋神宗将他的撒手锏——大太监李宪派往秦凤、熙河等路措置边事,下令诸将皆受李宪节制。虽有御史台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