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3日,因第一耶律乙辛的力推荐,大辽第二、汉人张孝杰受赐国姓耶律。

    24日,赵卨被任命为安南道招讨使、曾助王韶平定熙河的大监李宪为副招讨使,发兵讨伐交趾!

    26日,王安石亲自草拟《讨交趾诏》,动员军队。只是限于古代交通。交趾军队此时早已侵入国境。等到京城做出反应,战火已烧遍南疆。

    熙宁9年(1076)1月11日,邕州城下。交趾人发现除城高壕深外。守城士兵却寥寥无几,近6万姓只有2800人守卫。知州苏缄是个纯粹的官,看各种数字都注定了是一城最适合抢劫的对象。可大家要记住苏缄,他远比韩琦、彦博、司马光等人都坚贞伟大!

    所有人都想着逃跑,苏缄下令关闭城门,这是西南门户,我要为国家守住这条防线!这时有个校官叫翟绩。想悄悄溜出城。苏缄抓到他下令斩示众。这人不服,大喊有种让你儿也别走!

    苏缄儿苏元,是桂州的司户。不久前带着妻小来邕州探亲。面对翟绩的质问,他要儿准时回去上任,但把妻小留下来与城池共存亡!这让翟绩死得心服口服,让满城姓都没话说。

    邕州守卫战终于开始了!面对20倍以上的敌军。苏缄率全城姓苦苦支撑。这期间他派兵求援。援军也出动了,可惜被隔离在100里开外,无法前进。他拿出官府与他私人的全部积蓄奖励士卒,可惜兵实在少,而钱也买不来急需的守城器械。连上天都与他作对,邕州地区突然干旱,滴雨不降,连井水都打不出来。城里干渴难耐。不断有人死去,最后还发生了瘟疫…

    如此这般。大家猜猜苏缄他到底坚守了多少天?答案是42天!这一个多月里,邕州城外遍地都是交趾人尸体,前后累积,达到15000余人。这是个可怕的数字,交趾出兵6万,一少半要分给水军,陆军顶多4万,一个邕州城就埋藏了他们1/3以上,想想这样的消耗能支撑他们继续前进到哪?

    恐慌中,交趾人想到了撤兵,可突然间有了转机。中国真是个奇怪的民族,盛产英雄,也永远都有汉奸存在。一当地人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说你们好笨,每人背一大袋土,堆到城墙下,几万人同时动手,马上就能直接登上去嘛!

    交趾人大喜,人多欺负人少,这招实在妙了。就这样邕州城终于陷落了,面对潮水般涌进的敌人,苏缄选择了继续战斗,他仍没逃跑。巷战展开,苏缄战斗直到无法支撑,才骑马赶回家里,面对36个亲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吾义不死于贼手”苏家老幼自尽,苏缄**而死…

    邕州城姓和他们的知州同一命运。全城死难,无一人投降。交趾人屠杀了全部58000平民。中国南大门失守了,姓伤亡只以邕州、钦州、廉州3城为限,就达16万以上…

    消息传进开封城,宋神宗悲痛交集,他怎也不会想到小小的交趾居然这样凶残,侵略如此庞大的宋朝,敢这样血腥杀戮,对平民姓都不放过!没别的好说,讨回这笔血债!同时24日,下诏褒赠苏缄、加封其苏元。皇帝还金口玉言把苏缄比作安史之乱时以睢阳一座孤城捍卫江淮大地的张巡、许远。

    在这之前的22日,下谿州刺史彭师晏向章惇投降。章惇的荆湖北平叛终于成功…

    宋朝一边命南方军队迅速向潭州、桂州集结,一边派出了北方禁军。这时没潘美、没狄青了,王韶也在西北熙河方面无法脱身,由谁来担当南征大任呢?选来选去,一个个精英人物被否定。其中包括优秀军人赵卨、宿将燕达、还有大监李宪…最后脱颖而出的是一到处都不受欢迎、和谁都处不来的问题人物。

    36年前,大雪纷飞的川口,有一个名字让人长久怀念:勇将郭遵!36年后,宋朝选出的这位问题人物,就是他的弟弟、名将郭逵。

    郭逵武双全、豪爽倜傥。相传他读书时从不在安静的书斋里,而是带着《汉书》,揣着两张饼,一壶酒上酒楼去看。饼只两张,酒随干随添,直到天晚才漫步回家…这是他一生的风格。率情纵性,我行我素,只干自己认为对的事。

    长大后,郭逵进入军界,和哥哥一样被派往西疆,在那里他遇见了葛怀敏。幸运的是:1他没被选进葛大衙内的部队,因此没英年早逝。2他准确判断出了定川寨之战的结果。

    军队里杀人的功夫很常见。有战略眼光的人却不多。这只是郭逵有军事才能的一个例。之后他在范仲淹、庞籍手下当差,在西北对抗西夏、在北线周旋辽国、在荆湖地区剿匪,帝国所有战区几乎走了个遍。官职也迅速冒升。这时已是静难军留后、宣徽南院使。

    郭逵能力很大、官职很大,更大的是脾气。他和所有同僚几乎都处不好。如在西北,和种谔、和王韶就都搞得相当不愉快。宋神宗要在那儿收复熙河,就得先把他调走…类似的事很多,他渐渐被定性了。战争时他是无价之宝,和平时他是个讨厌分。而这时,宋朝终于想起了他…

    可无论用谁。哪怕狄青复活,都没法迅速解决南方问题。看进:1075年11月,交趾人打了进来。1076年1月,邕州城陷落。2月2日,郭逵被任命为征南主帅,如此悲愤惨痛。举国激怒。也只能到7月,军队才能来到南方…这期间,整个岭南地区都处于无防守,甚至无政府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和当时军队的调动速有关。宋朝这次征调的只有一少部分是开封城内的禁军,更多的是西北方面的部队。这是宋军现状,禁军退化了、北线腐烂了,只有西北军团却越来越强!强虽强、可远。40多年后,大宋西军又一次被派往江南平定方腊起义。之后马不停蹄赶回西北和异族人交战,来回折腾。终于让北宋最强、最珍贵的家底崩盘!

    6月15日,辽道宗驻跸拖古烈,随行护卫萧忽古欲为国除害,潜伏桥下准备暗杀第一、魏王耶律乙辛,桥不幸被一场大暴雨冲垮,暗杀计划搁浅。之后又想在这次打猎中暗杀,又不果。害死皇后、欺凌、躲过暗杀的第一如今一手,无人敢惹。只有一叫萧岩寿的上了封密奏,昏庸的辽道宗这才猛醒。18日,耶律乙辛被赶出朝廷,任中京留守。如果这样一去永不回,大辽国的未来将还有希望!可惜…这一晴天霹雳让乙辛一党慌了手脚。为求自保,他们纷纷建议耶律洪基速立新皇后。而新皇后人选正是乙辛党中的重要人物、萧霞抹的妹妹萧坦思。23日,萧坦思被册立为皇后,这也预示着第一毁灭大辽的工作还远没有完成,继续再接再厉吧!搞死大辽有史以来最英武不凡的耶律浚!加油!第一!

    7月14日,辽帝秋山行猎,一日射鹿30。宴席上,皇帝突然背诵起《黍离》诗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一这时虽已不在朝中,但仍有第二张孝杰。马屁马上就来“今天下平,陛下何忧?富有四海,陛下何求”

    本月,郭逵的征南部队终于越过千山万水,杀入岭南。

    皇帝把邓绾的奏章拿给王安石看。实在无法猜王安石此时的感觉?惭愧?羞赧?自己一生操守洁白无暇,连敌对的保守派们都说不出污点,却接连因儿和下属蒙羞!

    10月5日,御史中丞邓绾被罢“邓绾有失国体,请黜落”这是王安石的回答,他只能就事论事把邓绾贬官。至于因这些事而起的误会,恩怨,荣辱,只有听之任之,让岁月帮助咀嚼,凭每个人各自不同心性去消化了…

    15日,耶律乙辛重回朝廷,任北院枢密使。而那位上了密奏的萧岩寿就倒了霉。乙辛回朝,自然他就得离朝了,出任顺义军节使。

    23日,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重回南方金陵江宁府、当年初起步的地方,7年一梦终于醒来,王安石走了。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他最器重的长、33岁的王雱英年早逝,让他心灰意冷。但重要的是第二:这时的走和当时的来,都是对宋神宗的支持!

    王安石的离去,完全是为宋神宗着想。这时王雱死了,助手离散,满朝大臣放眼望去都是敌人,他留下只会给帝国添乱,让反对派整天围着他吵架。这样就没人干活,那国家怎么办?那样真是贪恋权位,让人齿冷了。而他离去,一天的云彩都散了,留给宋神宗的是片广阔清新的天地:国库充裕了、政令刷新了、军队强大了、熙河收复了…下面的,要由29岁的宋神宗自己去走了…

    王安石来时是块许愿石,满足了赵顼的所有愿望。王安石走时变成了块肥皂,经反复搓洗,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