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网,!'
………………………………
49 农业大丰收
秦国新闻报、人民党报、**军报和各区、市的地方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农业喜丰收―国主号召全国农户参与农业大赛》、《保增产―促增产,政府实施一角钱收购价格》、《人民的好党员―角彭凯田间地头的故事》、《人民的军队为人民》等等都是关于这次丰收和比赛的事情。
地方政府官员也开始向下级政府要这次农业大丰收最多的农户,这是一次地方政府露脸的机会,他们能不积极吗。
工业部看到这次农业比赛的好处,也想搞个工业比赛,秦孝泉就觉得有点乱弹琴,不过最后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就同意他们办一个工人技术大比拼,以提高工人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农业大赛和技工大赛在秦国如火似茶的举行,在农业大赛中黄老汉凭借着每亩地高产达810斤的产量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和农业专家的称号,获得了一辆自行车、一块台钟和二百元的现金奖励。加曼也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和一块台钟、一百元的现金奖励。
后来这两项比赛影响甚广。最后发展为‘农业及农产品技术交流会’、‘工业及产品技术交流会’两大国际性赛事,在后来合并为‘农工业及产品技术交流会’。研究秦国崛起历史的李洪波教授说:“这两个当时看似简单的赛事,确是秦国从事工农业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研究和发明的转折,是秦国从国家层面重视技术到民众重视技术革新的一大转折。也为秦国以科技兴国、强国奠定了基础,”
有农业部和工业部主导的两个比赛在秦国各个城镇、村,工厂热情高涨的进行中。。。
秦国政务院大楼,秦孝泉这次前来是为了询问关于这一季的秦国粮食增收情况,也算是一次视察。
顾伟轩看到秦孝泉就快步上前说道:“国主,欢迎你来政务院视察工作。”
并把秦孝泉引到自己的办公室,顾伟轩的办公室的正上方挂着个一个横幅上面写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秦孝泉对政府人员的要求。
“顾总理,这一季的粮食收成怎么样,结果统计出来了吗?”
秦孝泉坐下之后家开始询问这个他非常关心的问题。现在对他来说粮食的压力有点大,自己能解决一部分是最好的结果。
顾伟轩把手中的那份报告递给秦孝泉说道:“国主,今年夏季的收成不高,秋季这一季的收成一季统计出来了。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2亿亩,国有土地占1亿亩,私有土地占02亿亩,这一季的粮食产量为450万吨,其他粗粮为150万吨。”
顾伟轩想到这些数据心中就是一片满足又说道:“国主,这一季的粮食能够增产和新种子的使用、化肥的使用有直接的关系。现在使用新种子和化肥后平均亩产100斤左右。下一季我们要加大新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面积,相信很快我们秦国就会摆脱粮食进口问题。”
秦孝泉一边听取顾伟轩的汇报一边翻阅着说中的报告说道:“种子问题好解决,化肥的问题就需要我们的化肥厂来解决了,扩产问题已迫在眉睫,政府要做好这面的民生工作。”
秦孝泉知道后世的缅甸等中南半岛地区是粮食的主产地和出口地,粮食产量很高。现在秦国这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三熟,那就是1800万吨的粮食产量,按每人每年600斤的消耗量,那就是能养活近3000万人口。不过秦孝泉知道帐不能这么算,要除去工业消耗、家禽牲畜消耗天灾等消耗,地盘的承受能力,最多也就那也能养活近2600万人口,秦孝泉相信在给他一年的时间,秦国的粮食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还有使用化肥所带的好处相信你也知道了,但是在量的使用上要做好宣传,不要盲目的施肥,这方面要和农科院沟通好,他们这方面有经验。”
秦孝泉所说的农科院是他回国后成立的,这些农业研究员是根据秦孝泉提供的后世的一些杂交水稻的资料开始研究的,不过成果很是喜人,他们把想在亩产300斤提高到了500斤的产量。不得不说农科院的付出的艰辛。
秦孝泉在政务院转了一圈,对这些人给与了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政务院有顾伟轩负责他还是很放心的,还有人民党、监察部和报社的监督,秦孝泉是不怕地方的政府官员闹什么幺蛾子的。再有就是秦国刚刚成立,官员们的热情还很高涨。
秦孝泉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着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工业化,就必须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而这要发展的结果就是从事农业的人员就会大量减少。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以前列强都是通过对其他地区的殖民来解决,一是原材料和工业品倾销地有了;
二是解决本国农业不足的问题。所以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列强都喜欢去抢夺殖民地。但是发动机的出现,确切的说是柴油发动机的出现解决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农业方面也需要工业化,来降低土地对人员的需求,机械化耕种是最节省劳动力的工业化之路。
秦孝泉想到现在的发动机才刚刚开始,结构简单,动力也不足,想要把这种机器运用的农业上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不过秦孝泉是什么人。想要实现这些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需要些特殊的金属材料他自己都能造出来。现在秦国缺的就是基础工业,确切的说是冶金工业。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试验区储备。
在一个秦国现在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没有那么多的有经验的技术工人,造成很多材料的冶炼都不是很好,杂质很多。在材料这门学科的道路上秦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秦孝泉相信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还有李睿这个金手指在秦国会在短时间内追上的。。。
'小说网,!'
………………………………
50视察郊区
秦孝泉是一个闲不住的主,只有亲眼见到他才会放心。在回去的路上他让秦勇驾着马车到京城的郊外田地里看一看。其实秦孝泉最想要的是到秦国的各个地方去亲身实地的考察一下。不过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京城郊外的一片农田边,秦孝泉让秦勇驾驶的马车停了下来。他看到有一批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开挖着沟渠,而远处,正有几个穿着短衫短裤的人在水田里插秧。
秦孝泉知道这是排水渠工程,经过今年的洪灾,秦孝泉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让政府官员组织,这项防涝防洪工程。在农田的四周都开挖些沟渠用于排水和灌溉。
“老乡,辛苦了。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秦孝泉走到工地旁边开口说道。
“国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在干活的农民看到秦孝泉慌忙的下跪请安。
“老乡们,快快请起。。。现在秦国已经取消了跪拜礼。快快请起。。。”
秦孝泉在建国后取消了这种跪拜礼,不过移民来的民众和当地民众见到秦孝泉后还是行跪拜礼。他也是很无奈,只能让时间来取消这一切吧。
“老人家,您贵姓,这一片田都是您家地?”
“回国主,小老儿姓张,这一片是我们村地。我家就那两块。感谢国主大恩,给小老儿发放的种子和化肥。”
老农指着不远处地一片新田。
“张老伯,我做的这些事不仅在帮大家,也是在帮自己,我把大家迁移到这里来就是想让你们能吃饱饭、穿暖衣。大家别站着,如果不耽误大家的功夫,大家都坐着,我还有些事要问大家呢。”
说完秦孝泉坐到满是黄土的水渠边上,围观的村民见状也纷纷各自找地方坐下。
“张老伯,向这样新开的田,这一季能收多少粮食?”
秦孝泉将身上的卷烟拿出,散发一圈后问到。男人嘛,抽根烟就能把关系拉近不少。
“回国主,象这样的新田,有了化肥和新稻种,能收400斤。”很是珍惜小心地把卷烟点上后,张老伯细细地品了两口后说道。
新型水稻是农科院的新产品,生长周期短,耐旱抗病,穗长粒大产量高,均亩产可达400斤以上,高产田甚至可以高达500斤以上。不过出于对杂交水稻之父的尊敬。
秦孝泉没敢自立门户说新型水稻是新品种,而是用超级水稻做的的改良品,人家水稻之父几十年扎根于田头地间的做科研,自己轻易获得成果,这样做是要遭雷劈的,不过现在一下子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