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说的,他们叫我一声大哥,当大哥的总得回报点什么。至于陛下心中所想的事情,臣以为,也唯有陛下一人能够定夺,其他任何人的参与,对最终的结果都毫无意义。”
“你这样想,难保别人也这样想。一旦朕允许青雀设置文学馆,别有用心之人便会归附,青雀毕竟年幼,万一受人蛊惑,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怎么办?朕不想玄武门之事重演,你不要说了,朕不允!”
李牧并没有急,仍非常淡然,道:“陛下,请容臣再说几句话。且不说,据臣所知,青雀没有此想,便是有,臣以为也是人之常情。承乾作为太子,还是兄长,若是连兄弟的挑战都没有勇气面对,他也不配做大唐未来的君主。”
李牧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道:“大唐的君主,不能在襁褓中生存,只有最强的皇子,才有继承大位的资格!”
“李牧——”
李牧说完,躬身施礼,道:“臣今日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陛下不必挂心。括地志臣会帮助青雀完成,这是一本足以载入史册的书,青雀这个年龄,殊为难得,臣也只是惜才而已。”
李牧转身走,李世民忽然叫住了他:“你真是这样认为的?青雀所编之书,足以载入史册?这书,不是你教给他的?”
李牧回过头来,笑道:“陛下,臣虽然称得上是才高八斗,但也不是世事尽知的神仙。陛下应当对自己的儿子,多有一些信心才是。”
“那你觉得,承乾的天赋在何处?”
李牧想了想,答道:“才能不显,不能说明没有才能。承乾现在做城管,不是做得很好么?若陛下有意磨练承乾,臣也可以帮陛下想个法子。”
李世民愁眉不展:“你容朕再想想,高干,替朕送李牧。”
“臣告退。”
高公公送李牧到殿外,深施一礼,道:“侯爷,这回多谢你了。杂家早就感觉,袁天罡要使坏,就是想不到办法来应对,今日若无你在,咱家恐怕要吃亏了。”
李牧笑道:“公公太高估袁天罡,也太低估自己了。当今天下,若提及陛下放心之人,公公绝对在前三之列。”
“这可不敢想。”高公公谦虚地说道,但神态举止,却无半点谦虚之意,显然李牧说的话,他心底也是认可的。
“只是不知,东厂西厂,日后的路该如何走。”
“公公只需要记住四个字。”
“侯爷请说。”
“忠于陛下。”
“忠于陛下?”高公公皱眉,奇怪道:“这不是应该的么?”
“我的意思是,绝对的忠诚。”李牧没有再解释什么,微微颔首,便转身告辞了。高公公看着李牧走远,返回殿内,见李世民也站在窗边看着李牧,来到他身后,没有出声打扰。
“李牧对你说了什么?”
高公公没有半分隐瞒的心思,如实答道:“老奴因袁天罡发难的事情谢他,他却说,老奴高估了袁天罡在陛下心中的的位置,低估了老奴在陛下心中的位置。老奴问东厂西厂日后何去何从?他说了四个字。”
“哪四个字?”
“忠于陛下。”
李世民转过头,问道:“这不是应当的么?”
“老奴也这样问,他又说了一句话。”
“绝对的忠诚。”
“没了?”
“没了。”
李世民摆了下手,高公公退下了,李世民踱步回到桌案之后,提起笔,又搁下,复又提笔,写下了一道圣旨。
……
长安城因为一道圣旨乱了起来。
陛下突然下旨,封李牧为洛阳侯。原本他就是侯爷,后短暂升县公,遭褫夺。然褫夺之理由,谁都知道站不住脚,所以李牧的爵位早晚会回来,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因此,大部分见到李牧的时候,还是称呼其为侯爷。李牧封侯,无人会觉得奇怪。
他现在做洛阳令,改封洛阳侯,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无可厚非。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骚乱,是因为陛下的旨意。大唐的爵位制度,沿袭隋朝,分为两类七种,有王爵和五等爵,王爵分为亲王和郡王,五等爵即耳熟能详的公侯伯子男五等。
侯爵在五等爵中位列第二等,这是大家公认的理解。但李世民这次封李牧为洛阳侯,旨意中却没有加‘开国’二字,也没有加‘县侯’,只是‘洛阳侯’三个字。再看旨意的内容,赐予李牧金印紫绶,许其开府,自置家丞等属官。
这便不是大唐爵位中的侯爵了,而是等同于秦汉时期的彻侯。彻侯在秦汉二十等爵制度之中,为最高等。汉代异性可得的最高爵位便是彻侯,如赫赫有名的冠军侯霍去病,采邑高达万户。圣旨之中虽未言明李牧采邑多少,但洛阳乃是陪都,虽说是县,人口何止万户?让洛阳作为其封国,难道在陛下的心中,李牧已经可以与汉朝的冠军侯相比了么?
魏征眼睛里不揉沙子,自然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御史台的御史们,也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向李世民的案头,在这种声势之下,另外两道圣旨,便显得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了。
这两道圣旨分别是,越王李泰改封魏王,许其在洛阳城置文学馆,招募文士编纂括地志。
内务府大小事务札记,皆另备一份送于太子府,令太子知悉。
李牧得知这两件事的时候,人正在慈幼局给孤儿们送温暖,听到了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做任何的评价。他把玩着手里的金印,看着上头的‘洛阳侯’三个字,嘴角勾起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
第719章 来钱道儿
薛志是慈幼局的处长,大唐技校一期普通毕业生中排名第一,分配的时候却分到了九局一卫之中最不好的慈幼局,在长孙冲,许继等人声名鹊起的时候,他只能在慈幼局陪着孤儿,每天处理一些采买的事儿,上头还有一个隐太子妃管着账目,一丁点的油水都捞不着。
心中说不埋怨,那是假话。但薛志这人想得开,心态好,发现自己改变不了现状之后,便开始接受现实了。每天安分守己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的心里,还有一丝的希望,慈幼局毕竟是内务府的九局一卫之一,占着那个位置呢,早晚有一日,等侯爷想起来了,一定会重用自己的。
可是他等啊等啊,李牧好像是忘了这事儿一样,他也不敢去问。再后来,李牧去了西域,好像更加的遥遥无期了。好不容易等李牧回来了,又是夺爵,又是下狱的,那几天,薛志彻底的绝望了。
他坐在慈幼局的大门前,一愣就是一天。李世民下旨,把内务府的处长,全都提拔成了局长,俸禄涨了,品级涨了,他也没有多开心。
俸禄能有几个钱,再涨,不也是个孤儿院长么?哪有长孙冲的皇产局,许继的工商局风光啊?长孙冲不必说了,本就是世家子弟,那许继什么出身,大家都看在眼里,不敢贪不敢占的,现在不也在东城置下宅邸了么?
就在这慈幼局不远的地方啊!
大家都是同学,考核的时候老子是第一,为什么今时今日,老子混得最差?
老天爷啊,何其不公!
也许是老天爷听到了薛志的心声,李牧又回来了,归来之后,仍旧是那么强势,被陛下特封为彻侯,以陪都做封国。这是何等待遇,甭说是侯了,便是公也比不了啊。两晋之后,国公虽然带个国字儿,却大多没有封国。大唐沿袭隋制,除了亲王有封国之外,便是郡王也都没有封国。李牧以侯爵坐拥封国,俨然已经是类比王孙了。
这让薛志又一次燃起了希望,毕竟内务府是李牧一手创立,他设置的九局一卫应该都有用处才对。现在他来了,一定是有所安排。
“校长!”薛志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来到李牧面前,百感交集。他想说一说自己的境遇,但又怕李牧嫌他在抱怨,引来不快。
“你是谁?”
简简单单三个字,一下子就把薛志给干蒙了。看着李牧一副完全看陌生人的表情,薛志有些错愕,自己的存在感就这么低么?好歹也是您主持的毕业考核第一名啊,您还夸奖过我的,都忘了吗?
“校长,我是大唐技校一期生,我叫薛志,您忘了我吗?”
“哎呀,开个玩笑么。”李牧笑着拍了拍薛志的肩膀,道:“我怎么会忘了你呢?考核的时候,成绩第一名,被我钦点安排在了慈幼局,怎么样,记得清楚吧?”
李牧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