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能宽宏大量……”

    正说着话,忽然门房狂奔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公爷,二爷,来、来了,宫里来人了!”

    门房话音刚落,高公公的声音便传了过来:“这是在干嘛呐,都没个人来支应着。哟,侯爷也在呐,公爷也在……啧啧,县子也在,好呀,倒省事了。”

    李绩赶紧迎出来,与高公公见礼,看到他身后小太监捧着的圣旨,脸色有些僵硬了起来。

    李牧也有点急了,道:“公公,这是……”

    高公公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道:“侯爷,您也瞧见了,咱家是来传旨的。”

    “可是陛下已经答应我……”

    “侯爷,还是先传旨,有事等会再说。”

    高公公面容一肃,从小太监手里拿过圣旨展开,自李绩以下,赶忙行礼听旨。

    “诏曰:开国县子思文者,器识恢宏,风度冲邈,宣力运始,效绩边隅。今特赐定襄为其封地,望用心经营,造福边民。许招募流民充折冲府兵,为朕戍守边疆,望用心用命,不得擅离职守,非特召不得还朝!自见诏书起,立即打点行装赴任。诏书如右,主者施行。”

    高公公念完,把圣旨合起来,递给李思文,道:“定襄县子,领旨谢恩吧?”

    李思文拜倒在地,双手接过圣旨,道:“臣谢陛下恩典。”

    高公公又恢复了笑眯眯的样子,道:“陛下口谕,让咱家送定襄县子一程,时候不早了,县子快些收拾行装吧,咱家在这等着。”

    李思文抬头看了李绩一眼,李绩点了点头,虽然李思文被赶出了长安,而且是非‘特召’不得还朝。但是毕竟保住了爵位和性命,这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不能再过于奢求。

    李弼把李思文扶了起来,去后宅收拾行装。高公公看了一眼,又拿出一份圣旨。

    “大将军,这份旨意是给你的。”

    李绩愣了一下,赶紧躬身,道:“臣恭听圣谕。”

    高公公把圣旨展开,道:“诏曰:突厥逆乱,凶国害民。大将军李绩,出兵云中,大胜而还,此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不可不赏。特进李绩为英国公,赐金十万,良田百顷。诏书从右,主者施行。”

    李绩拜下,双手接过圣旨,道:“臣谢陛下隆恩。”

    高公公笑道:“英国公,恭喜了。”

    “多谢陛下隆恩。”李绩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向太极宫方向行礼,感慨万千道:“我本是戴罪之臣,还未及向陛下请罪,陛下却赏赐于我,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也不怪李绩会如此感慨,国公虽然都是从一品爵位,但国公与国公之间,地位却还有差别。国公的封号,一般分为三等。第一等,为春秋战国诸侯国的国名,如齐楚燕韩赵魏秦。一般都是皇亲国戚,皇子王孙等才配享有。而第二等的封号,则是体现此人功绩的字,例如李绩的‘英国公’,而第三等,则是古时的地名,例如莱国公,曹国公,梁国公等。一个字的变化,便把李绩从第三等国公,提拔到了第二等上。仅次于皇亲国戚,绝对是一项殊荣了。

    “英国公哪里的话,陛下让咱家告诉英国公。昔年往事,不足为道。英国公的忠心,陛下心中是清楚的,这道旨意,便是叫英国公安心的。”

    “请公公转告陛下,李绩唯有肝脑涂地,才能报答陛下隆恩之万一。”

    高公公笑眯眯地应了,李牧伸着脖子往高公公的身后看,没有看到第三份圣旨,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李绩请高公公大堂就坐,高公公道:“侯爷,陛下虽没有旨意给你,但是陛下可是特意嘱咐咱家回去的时候要到侯爷府上,传一个口谕。”

    李牧起身便要行礼,高公公忙拦着,道:“侯爷不必拘礼,陛下就是告诉侯爷,明日记得上学。”

    “……”

    李牧深吸了口气,才没郁闷得憋死过去,道:“我一定回去的,其实陛下根本无需担心。谁不知道我这个人,最爱的就是学习,谁也不能阻止我学习的热情。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会错过呢?”

    高公公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似的,开怀大笑了起来,道:“侯爷的话,咱家一定一字不差地转告给陛下。”

    闲谈了几句,李思文已经收拾好了行装,换了一身衣裳出来了。他的身子骨本来是很弱的,但是这半年在定襄,跟工匠们一起干活,已经捶打了出来,因此还挺得住。

    李牧见白根生和王虎也都背着一个包裹跟在李思文身后,便明白了二人的意思。王虎必定是李绩安排的,李思文闹了这么一出,他再也放心不下,让这小子一个人胡闹了。王虎跟着去,便是看着李思文的。而白根生,则是因为李牧曾随口说的那句话,这小子是奔着折冲府去的。

    李牧来到白根生旁边,道:“你想好了?此去定襄,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这么走了,不跟家里说一声?”

    “姐夫不就是我的家人么?我跟姐夫说一声就行了。家里那边有姐夫在,我也不用担心。若去辞行,少不得又是一阵哭哭闹闹,我听得烦得很。等到了定襄,写封信回来就是了。”

    李牧拧着眉头道:“你小子还会写信?”

    白根生涨红着脸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跟王大哥学得写字,还读了兵书呢!”

    “哟哟哟……看把你给能的。也好,大丈夫功名自当马上取,你有这个志向,我很欣慰。”顿了一下,李牧又道:“这边一切有我。”

    李牧拍拍白根生的肩膀,又转头看向了李思文。


………………………………

第120章 分别

    兄弟俩相视无言,李牧是因为没能保李思文周全而歉疚,李思文则因给李牧带来诸多麻烦,心中有愧。沉默良久,李牧开口道:“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了。以后做事,须更谨慎,不能再轻易信人,遇到事情,多问问王大哥,根生也是自己人,他比你小,多照顾些,私密的事情,交给他可以放心。”

    李思文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李牧又道:“定襄是咱俩相识之地,如今变成你的封地了。你要好好经营,我教给你的酿酒法,正好派上了用处。你且先行一步,过几天我亲自制作一套酿酒的设备,连同酒曲,派人给你送去。在定襄另开一家酒坊,西域的胡人都好饮酒,买卖当不难做。如何定价,销售,咱俩也讨论过,你心中有数。根生也会酿酒,他能帮你。切记秘法不可外泄,这是你在定襄的立足之本,没有钱财,一切都难。”

    李思文低着头,眼泪吧嗒吧嗒地掉。

    李牧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也难受,抬起手帮他擦拭了一下,道:“男子汉大丈夫,何以做女儿之态耶?不就是被骗了一次么?算得了什么?以后擦亮眼睛也就是了!”

    李思文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李牧,问道:“哥,你觉得我错了吗?”

    “你自己认为呢?”

    “我就是想行侠仗义,我不觉得自己错了。可是爹打我,陛下也罚我,我……我不知道了!”

    “那就没错!”李牧掷地有声道:“我常说,胸中若有浩然正气,何以畏惧人言?做任何事情,都有意外,被骗了,也只是一个意外而已,但你的初心是好的,即便错了,也不在你!”

    “真的么?”

    “真的!”李牧回头看了眼略显尴尬的高公公和李绩一眼,道:“到了定襄,好好读书,有好处。我若不是在定襄读了你带的书,今日怎么可能成为大唐第一诗人,受人敬仰?”

    李思文哭咧咧道:“哥,你看书我知道,你作诗我也听到了,可是啥时候成的大唐第一诗人啊?是陛下封的吗?”

    高公公听了,忍不住想笑,赶忙把头扭到一边。

    李牧尴尬万分,敲了李思文的脑壳一下,骂道:“我怎么就不是大唐第一诗人了?这就叫做自信!人必须得自信,大唐第一诗人舍我其谁?不服拉出来比一比!”

    李思文后背本来就疼呢,李牧这一敲,脑壳嗡嗡的,担心再挨一下,赶紧承认了他是大唐第一诗人。

    李牧没好气地瞪着他,经这么一闹,好好的离别伤感的氛围也冲淡了。李牧拍拍李思文的肩膀,道:“来日若有机会,我会帮你在陛下面前说和的,到了定襄,写信回来。我也没什么好嘱咐的了,也不去送你,免得伤感。临别之际,送你一首诗,挂在墙上勉励自己,刻苦读书的时候抬头看一看,什么时候能及我十分之一,你在大唐诗坛就算有一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