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个原因,但不仅仅与此。”李渊又叹了口气,道:“世人皆知世民的功勋,但却少有人知建成的才干。作为他们的父亲,朕对此却非常清楚。”

    “昔年起兵之时,世民尚且年幼,也就你这般年纪,虽聪慧骁勇,但毕竟缺少历练,经验不足。可为将,却不可为帅。当时朕坐镇中军,外出征战,皆以建成为主,世民为辅。初战进兵西河,建成制定法度,与兵士同甘共苦,对百姓秋毫无犯,得军心,亦得民心,前后只用了九天,就平定了西河。”

    “后来抗击突厥,平定山东,皆是他的功劳。他的能力,在我看来,并不在世民之下。”

    李牧疑惑道:“但为何大家都觉得陛下的功劳要比他大呢?”

    李渊道:“天下初定,朕定国号为唐,登基大宝。立建成为太子,辅佐政务。太子不可轻动,自此对外的征战,大多都是世民领兵,建成负责后勤。世民四处征战,是在明处。而建成的功劳,则在暗处。但为将者都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当时天下烽烟四起,筹措粮草,稳定后方,要比打仗更难。世人皆看到秦王冲锋陷阵,却鲜少有人知道建成遇到的难处,而朕是看在眼中的。”

    “原来如此……”凉风一吹,李牧也清醒了不少,心中暗道,历史果然是胜利者书写,世人称赞李世民丰功伟绩之时,恐怕想不到还有这些秘闻吧。

    “都怪朕,朕当年思虑不周,让世民立下了太多功勋,使得建成心中不安,也让世民心里也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最后兄弟阋墙,不可挽回。朕每每思及,都悔恨不已。至今心中仍有愧疚,也不知来日见面之时,该如何面对他。”
………………………………

第137章 御史弹劾

    李牧抿嘴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什么安慰的话,只好道:“太上皇,逝者已矣,您今日的忧思,于事无补。现在陛下已经证明了,他会是一个好皇帝,也许冥冥之中,这便是上天做的选择,为百姓做的选择。人的心意如何能与上天相抗?太上皇,当年的事情,臣觉得您无需愧疚什么。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作为父亲,换做谁,都难以抉择。他们兄弟相残,已经是不孝了。您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年岁,何不就此放下,余生怎么高兴怎么来,岂不美哉?”

    李渊沉默不语,良久,道:“你说得对啊!”

    “朕这一生,七岁袭爵,因文帝独孤皇后是朕姨母,得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荣宠无加,炀帝即位,欲攻高句丽,苦劝不听,百姓怨声载道,天下分崩离析。遂有解救黎民,拯救苍生之志,兵起晋阳,逐鹿天下。只用了五年,便平定天下,也算是志愿得偿了。”

    “现在朕老了,江山也托付给了一个还算靠得住的儿子,也没什么值得忧愁的了。往后余生,是该怎么高兴怎么来了。”

    李渊笑了笑,对李牧道:“你快点把天上人间建好,等建好了,朕就搬到那里去住。这深宫禁院,朕住够了。”

    李牧赶紧答应。

    李渊想了想,又道:“朕没做过买卖,不知道规矩,这做商人,是不是就不好称朕了?”

    “呃……”李牧心说这不是废话么,但还是答道:“买卖讲究是和气生财,平等交易。太上皇做买卖自然是不行的,故此才商量起个化名,您不是已经起好名字,叫李嘉诚了么?”

    “对对对,朕起好了名字,陇西李氏、嘉诚公……”李渊忽然一拍大腿,道:“朕决定了,等搬到天上人间时,便不再称朕,免得露出马脚。”

    李牧心道,没想到这太上皇还是个角色扮演爱好者,只是不知道这股新鲜劲能保持多久。

    “还得多久完工?你这些日子禁足,怕是也不清楚吧?”

    “回太上皇的话,臣是清楚的。负责监工的主事,每日都来向臣汇报。依照目前的进度,月底差不多即可完工。只是太上皇要搬过去住,还需得修建一个别院,这样伺候的人才住得下。地方倒是够用,只是这工期恐怕就要延长了。”

    李渊微微皱眉,道:“除了跟随我多年的宫人,其余的,朕打算给他们一些钱,遣出宫去。应该也不会有多少人,十余个吧,这样也住不下么?”

    “这倒是可以,但是别院还是得修,毕竟这些人与太上皇您的身份不符,住在一处不合适。”李牧已经看出李渊是着急开业了,道:“可以慢慢的修,不影响开业。”

    “这便好、”李渊非常高兴,道:“明日你走时,朕若没醒,你自到陈公公那里拿钱,朕又熔了不少金器,你拿去使用,余出来的,换成铜钱,以后做生意时,用着方便。”

    “臣遵旨。”

    想聊的话似乎聊完了,忽然陷入了微妙的尴尬中。好半天,李牧打了个喷嚏,开口道:“太上皇,咱们是不是该下去了?霜冷露重,臣怕您受风寒。”

    李渊冷笑一声,道:“你是怕你自己受了风寒吧,朕穿的厚实,不怕。你要是受不住了,叫人啊。”

    李牧嘿嘿笑道:“臣什么身份,可不敢使唤太极宫的宫人,还是您叫吧。”

    “朕赐你可以使唤太极宫的宫人,少说废话,你来叫人,朕丢不起这个脸!”

    还不是这么回事儿么!李牧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太上皇呢,清了下嗓子,扯着脖子喊道:“哎呀,本侯的脚崴啦,来人救命啊啊啊……”

    翌日,朝堂之上。

    “臣江道源,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公器私用,征使吏部工匠,谋取私利,为陇西豪富修筑高楼。请陛下圣裁!”

    “臣孙文本,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私营酒坊,与民争利。请陛下圣裁!”

    “臣陈丹丘,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轻视文教、藐视天下士子,冲撞国子监祭酒、孔圣之后孔颖达、致使孔祭酒晕厥,卧病在床,数日不起。请陛下圣裁!”

    “臣赵庆,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聚众闹事,滥用私刑。请陛下圣裁……”

    显然,李渊的一番话,彻底激怒了门阀世家。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意外。昨日俩人都料到了会有人弹劾李牧,但是没想到弹劾得竟会如此激烈,一个御史中丞,两名御史,一个国子监主簿,四个人同时弹劾一个大臣,大唐立国以来都是不多见的。

    由此也可看出,门阀世家在朝堂之中的影响力。李牧那日鞭打崔玉言,若不是事发突然,加上李世民处置果决,快刀斩乱麻把事件结束,拖个几日,结果是什么,也未可知。

    御史弹劾,李世民无法坐视不理。当下命人去宣李牧上殿,李牧昨夜宿醉,刚刚醒转与李渊一起吃早饭,正啼哩吐噜的喝粥呢,就被高公公拽走了。李渊心知肚明,只是看了一眼,就继续喝粥了,似乎对李牧能够应对这次危机,一点也不担心似的。

    李牧自受封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参加朝会。他往日的银子没有白花,一路之上高公公简单说了一下发生了何事,避免了突然上殿不知所措。

    李牧立于大殿之上,左右两边站着文武官员。他看了眼站在他前面的四个人,向李世民施礼,道:“臣、逐鹿侯李牧,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唤臣来,有何事问询。”

    李世民指了指面前的四个人,道:“李牧,今有四人弹劾于你。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朕不能听他们一面之词,唤你来,是为了当面对质,朕今日给你机会,让你们当堂一辩。朕把话放在前头,今日有罪无罪,皆看双方辨得如何。若你自辩成功,则是他们诬告,朕治他们的罪,若你自辩不成,朕就要治你的罪了。列位爱卿,都是见证。”

    众臣应诺,三个御史一个主簿,纷纷摩拳擦掌,盯着李牧,目露凶光!
………………………………

第138章 舌战(1)

    当下四名御史与李牧分列左右,李牧站在右侧,四人站在左侧。李世民点了点头,御史之中走出一人,道:“监察御史江道源,见过逐鹿侯。”

    李牧颔首示意,道:“陈御史不必客套,有话直说便是。”

    “好。”江道源道:“下官要告逐鹿侯,公器私用,征使工部工匠,谋取私利,为陇西豪富修筑高楼。敢问逐鹿侯,可有此事。”

    李牧心中暗道,好个江道源啊,大路不走你偏走小路,不好好活着你偏要寻死,你告我别的兴许能成功,告我这个,你能成功就见鬼了。我受皇帝委托给他爹修楼,你还敢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