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考了一下,石亨猛地一拍额头,自己这是灯下黑了,光是想着安稳,竟然放着如此一个天大的好时机不用,差一点就要错过了!

    “也好!天授不取反受其乱!咱们就开始动手好了!”

    徐有贞也是心中激动,甚至是有些亢奋,说道:“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只要咱们联手救出太上皇,那将来咱们便是从龙功臣,什么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没有!”

    “说得好!”

    徐有贞的一番话,顿时让石亨热血澎湃起来:“只要救出太上皇,咱们就是天大的大功臣,将来几辈子的荣华富贵就在此一举!”

    接着,石亨又是说道:“曹吉祥那边甚是关键,找个机会派人进宫,让曹吉祥那边盯紧了,将陛下和太上皇全都稳住,只要咱们这边不动手,宫中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徐有贞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亲自去办,明日便找个由头进宫。”

    “还有沂王(前太子朱见深)那边,也要派人保护起来,在救出太上皇之前,沂王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徐有贞非常赞同,说道:“此事恐怕就要劳烦都督了。”

    “嗯!”

    石亨说道:“此事我亲自调配人手,不能让人看出痕迹来!不过……”

    说到这里,石亨的脸色忽然变了变,开始发愁起来。

    徐有贞见状也是会意,说道:“不过朝中有兵部尚书于谦,地方上还有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这两个人都不是易与之辈,咱们要开始行动,必须要妥善安顿好这两个人,否则绝难成事!”

    石亨点了点头,说道:“兵部尚书于谦还好说一些,他要是识趣便好,不识趣的话,充其量等到救出太上皇之后,一纸诏书就能将其解决。只是这个刘君韬不太好办,要知道他手中可是有十几万天策军啊!”

    二人心中都非常明白,一旦发动了政变,到时候刘君韬公开支持景泰帝的话,自己这一方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其抗衡的,就算是到时候手握太上皇正统帝也是如此。

    人家要是支持景泰帝,连太上皇的合法性都不承认,直接起兵清君侧了,石亨和徐有贞还真是毫无办法,只能坐等败亡。

    石亨和徐有贞商议了许久,最后二人结合刘君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认为二人只要不波及地方,没有造成社稷动~乱,刘君韬有很大可能不会直接跳出来的。

    徐有贞当初在山东治理黄河的时候,可是和刘君韬谈论过皇位之事的,认为刘君韬只是效忠于大明、效忠于华夏,对于皇位上坐着的人是谁,其实并不是很关心!

    石亨也是颇为赞同,毕竟石亨对于刘君韬也是非常了解的。

    于是,石亨和徐有贞便商议妥当,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开始行动,二人也是开始准备分头召集人手,并且开始联系一直守在景泰帝身边的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了。

    当天,徐有贞一直在石亨府上待到了深夜时分,当徐有贞走出石府的时候,还觉得自己非常的亢奋、双腿发飘,就好像是踩在了云端一般,是那样的不真实。

    “此番不成功便成仁,只要此举成功,我徐有贞便可以一飞冲天!”

    想到这里徐有贞坐着轿子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心头一团火热。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夺门之变(一)

    此时虽然景泰帝已经病重许久,就连一些朝中的政务都已经不怎么处理,全部交由内阁和六部尚书一同商议,可见景泰帝的病情之重。

    但是对于一直被囚禁在南宫之中的太上皇正统帝,景泰帝依旧是严加防范,即便是到了此时,还不忘时时询问一番。

    此时的正统帝被囚于南宫,虽然被景泰帝尊为太上皇,但却如同囚徒一般,南宫内外已经遍布锦衣卫,景泰帝对不但对太上皇正统帝加以软禁、严密控管,而且还将宫门上锁,并且在锁眼里面灌铅,给正统帝的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看管得极其严格。

    这样的情况也由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传递给了右都督石亨、左都御史徐有贞等人,众人商议了一下,便想要立即展开行动,但却苦于暂时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

    几天之后,就在石亨和徐有贞愁眉苦脸的时候,病重的景泰帝突然下诏,让石亨立即进宫面圣。

    接到圣旨之后,石亨顿时恐怖不已,以为是自己和徐有贞等人的密谋已经泄露了,甚至在一瞬之间想要立即逃出京城。

    但却被徐有贞劝住了:“都督!虽然咱们做了一些准备,但咱们在明面上却什么都没做,就算是陛下听到了一些风声,也不能将咱们怎么样!何况现在曹吉祥那边也没有传出消息,此番陛下召见都督,应该不会有事!”

    石亨冷静下来仔细想了一下,便点了点头,稳定了一下心神,便跟着宣旨的太监一同进宫了。

    当石亨来到景泰帝的病榻前,只见景泰帝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面色也是红润了不少,心中便有了计较:景泰帝已经是回光返照了!

    此时,石亨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理会景泰帝的一些闻讯,毕竟那些只是近期朝政的一些事情,便随口应对了一下。

    石亨亲眼看见景泰帝的病态,内心已经打定了主意,众人的计划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必须立即开始动手。

    于是,当石亨退出宫中之后,便立即派人找到了前府右都督张鞁和司设监太监曹吉祥,连同一直等候在自己府中的左都御史徐有贞,四人便开始梳理早已准备好的计划。

    就在不久之前,京师之中正有一种流言,说是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景泰帝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是这样,那王文将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

    即便是重新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谋议是文臣之事,功劳也轮不到石亨、张鞁等武将身上。

    于是石亨便说:“如今陛下病已沉重,如有不测,又无太子,咱们就应该立即乘势请太上皇复位,立下不世之功。“

    于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鞁四人决定将赌注压在太上皇正统帝身上,拥立正统帝复位,这样,四人就是大功臣,便能够飞黄腾达。

    这天夜里,石亨、徐有贞等人做了分工,宦官曹吉祥进宫去见孙太后,密告她复辟一事,借机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

    而石亨和张鞁则一起去找太常寺正卿许彬商议,准备争取到朝中一部分文官势力的支持。

    徐有贞大为兴奋,当即夜观天象,见紫微有变,忙道:“帝星已见移位,咱们要干这件事,须得赶快下手。 “

    说完,徐有贞便自告奋勇前去联络一些御史言官,准备在朝中大造声势。

    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五天之后的晚上动手。

    五天之后当天,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

    众人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疏成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进宫面见景泰帝,再将奏疏递上去。

    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天晚上便出事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许多人的杀身之祸。

    此后,当刘君韬通过情报部得知了具体的经过之后,也是不住的感叹了一番,倘若这复立沂王的奏疏早一天递上,或许于谦等人不会遭到杀身之祸。短短几个时辰,不但改变了明朝的历史,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天晚上,徐有贞换上朝服,怀着紧张而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家,临行前对妻女交待说:“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是国家之福,办不成我徐家就是灭顶之灾。你们自己要有心理准备。“完全就是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

    出门后,徐有贞又顺路汇合了已经联络好的杨善和王骥作为同党。杨善和王骥二人都表示要以死报答太上皇。

    王骥此时已经七十多岁,自从被兵部尚书于谦从九边急招回来之后,便闭门在家,直到徐有贞找到了家中。

    此时,王骥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还将儿子和孙子都带在了身边。三方人马会齐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后,又等到了张鞁率领的大队京营兵赶到,众人合兵一处一齐向皇城进发。

    张鞁调兵进城是借口鞑靼部骚扰边境,要保护京城安全。而石亨掌管皇城钥匙,所以能够通行无阻。

    四鼓时分,大队人马从长安门直接进入皇城。

    进入紫禁城后,徐有贞急忙提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