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有贞说道:“本官鉴于以往的治河失败,在南下之前特地向尚书王涞、王大人寻求决策。经过本官的深思熟虑,决定以分水势,寻水源为纲。”

    “目前已经临近冬日,方冬月、水暴涨,所以本官决定并不急于动工治理,而是停工休整,一来趁机考察水利,二来修整治河队伍,本官预计明年开春之时,便可以拟定治河计划。当然,在此期间,赈灾的事宜还是要抓紧实施的。”

    听到这里,胡德兴和张骁军都是非常赞同,众人一直谈到深夜才散去。

    次日,胡德兴和张骁军联名向刘君韬上报,言明了徐有贞的言行,以及二人对徐有贞的认可。

    刘君韬收到之后也是点了点头,便下令驻守兖州府的陷阵军将士全力配合徐有贞进行赈灾,并且命令副总兵胡德兴统筹幕府各部,积极配合徐有贞。

    虽然刘君韬很是看不上徐有贞的为人,但并不能否认,徐有贞还是一个实干之才的,在大灾面前还是要通力合作一把的。

    就这样,在各地紧张忙碌就在的过程中,景泰四年的新年悄然来到。

    相比于以往新年的张灯结彩,今年山东各地的新春显得非常冷清,甚至有些凄惨,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不少村镇都已经被洪水冲垮,变成了一片荒芜。

    庆幸的是,在朝廷、地方官府,以及山东镇各部的全力合作,山东、河南、河北、南直隶等地灾区基本上是稳定的,虽然也有不少的灾民在灾难中死去,但并没有爆发流民乱潮、大规模死人的事情。

    景泰四年二月。

    经过几个月的走访、调查,徐有贞终于将黄河、大运河的情况摸清楚,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

    徐有贞对自己制定的方案非常有信心,将这份方案附在了奏折的后面上书朝廷,便是治黄史上著名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君韬也是知道的,毕竟这份奏疏在历史上很是有名。

    其具体方案便是:造水门、开分河、挑深运河。

    徐有贞借鉴了历史上的治黄经验,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改良了汉朝王景的制水闸之法,采取“置门于水而实其底,令高常水五尺”的办法,根据河水的流量来控制水流,既保证了运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也调节了水大而引起的溃决之患。

    而开分河,也是建立在疏导基础之上的。

    “黄河之势大,故恒冲决”、“运河之势小,故恒乾浅”。

    有鉴于两河的水势矛盾,徐有贞采取“分黄河水合运河”的办法,在黄河地形水势较合理的地段,挖渠开河疏导入运河,这些地段也主要在山东兖州府和青州府境内。

    同时,徐有贞并未忽视黄河河水的治理,将黄河的河水开渠引入运河,并且设立通源闸水闸,节制水流流量,将黄河水势大的危害化害为利。

    此外,徐有贞还在分河基础上设立九堰,拦截水流、巩固堤防。治理黄河不仅要利用和治理外部环境,内部运河治理也不容忽视。运河内部河沙淤塞,造成了运河河道提高,从而导致“取水难,走水易”,徐有贞根据这个情况,顺势提出第三个治河策略——挑深运河。

    徐有贞的治河三策采用了疏、塞、浚并举的方法,具体就是引黄入河、堵塞沙湾决口和疏浚运河内部所积淤泥。其中,引黄入河是治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环,既解决了黄河溃决问题,也解决了运河漕运水量不畅阻碍航运的问题。

    说实在的,刘君韬对于徐有贞在水利方面的才干还是很钦佩的,但是一想到其人品,刘君韬便暗暗摇头。

    “如果此人的品行和才干相匹配就好了!”

    对此,刘君韬也是叹息不已。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征集民夫

    徐有贞上奏朝廷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很快就被景泰帝批准,并且景泰帝还两次下旨,再次调拨赈灾钱粮运往灾区。

    与此同时,徐有贞也联合山东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四人一起发布命令,在山东各府征集民夫,开始全力向灾区调运钱粮、抢修黄河大堤。

    更为重要的是,徐有贞准备集结人力,开始施行自己提出的“治河三策”。

    面对洪灾,山东各地的官吏全都行动了起来,虽然这些地方官的能力不同,甚至其中不少人平日里都是“庸官”、“昏官”,甚至是贪官,但是此时却没有几个人昏头。

    毕竟徐有贞和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都已经三令五申,任何人在赈灾、治河的事情上发昏,那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于是,整个山东都沸腾了起来,没过多久南直隶、河南、河北等受灾地区也是如此行动起来。

    此时,刘君韬通过情报部掌控了各方的消息,也是不禁感叹着:此时大明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还是颇为致命的,但大明实力依旧,一旦全力运转起来,爆发出来的国力和效率,那是相当恐怖的!

    一段时间之后,山东各地征集的民夫已经超过了十万人,再加上刘君韬调集的山东镇各部将士,充足的人力已经开始显现出威力来。

    兖州府和青州府的受灾情况得到了缓解,数十万灾民得到了相对妥善的安置,而兖州府境内的黄河大堤也开始得到修缮,各地的洪流也开始逐渐退却。

    虽然如此,但此时正是初春料峭的时节,山东各地经过洪水的肆虐,气温比往年更加寒冷,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有灾民被冻死!

    刘君韬闻讯顿时大怒,一面下令调集山东镇的军中物资送往灾区,力争让每一个灾民都有棉衣;同时,刘君韬还行文知会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以及徐有贞,要求山东各地官员要尽全力赈济灾民,尽全力保证不再有灾民冻死!

    徐有贞闻讯也是有些焦急,倒不是因为徐有贞心系百姓,而是担心一旦冻死的灾民过多,会让那数十万灾民人心浮动,甚至会酿成民变。

    所以,徐有贞也是和刘君韬一起督促山东各地官吏,不惜一切代价调集棉衣、薪柴运往灾区。

    在此期间,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都是不断向徐有贞行文,三人都是异口同声的向徐有贞索要钱粮。

    三人征集的十几万民夫,并且调运了大批的物资用于赈灾,其中花费的钱粮可谓是天文数字,已经相当于山东一省几年的赋税收入了。

    现在,山东布政使司衙门、山东巡抚衙门、山东按察使衙门都已经是负债累累,谷义、李成明、祝桥佐三人已经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整日都是坐立不安。

    徐有贞也是犯了难,虽然朝廷户部拨下了不少的赈灾钱粮,但是平摊到山东、河北、河南、南直隶等几个省份之后,用于山东的钱粮已经不算多了。

    更何况这些钱粮还要花在几十万灾民身上,还要用于抢修黄河大堤,用于各地的灾后重建,等等。

    这些钱粮根本就不够用,徐有贞也不可能从中分一部分给谷义、李成明、祝桥佐三人。

    时间一长,谷义、李成明、祝桥佐三人便是一日三书,不断催促徐有贞。

    无奈之下,徐有贞便冒着寒风赶往了济南府城,与谷义、李成明、祝桥佐三人商议了起来。

    山东布政使谷义说道:“徐大人,现在山东三大衙门已经是穷困潦倒了,要是徐大人再不拨下钱粮,恐怕各地的官员都要跳起来骂娘了!”

    山东巡抚李成明也是焦急的说道:“就是啊,现在赈灾到处都需要银子,徐大人可不能再捂着不松手了!”

    山东按察使祝桥佐更是说得不客气,言道:“徐大人,要是再没有钱粮的话,那些灾民没饿死,我们这些官吏恐怕就要全家饿死了!”

    徐有贞看着三人,心中也是一阵冷笑,不过面子上却依旧让人感到春风迎面,没有半点不自在。

    “三位稍安勿躁,听我一言!”

    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都是沉住气,纷纷看向了徐有贞。

    “三位大人,现在本官手中的钱粮虽然多,但可不是咱们山东一家的,本官还要支应南直隶、河南、河北等地,特别是南直隶,朝廷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南直隶是此番赈济的重中之重!”

    三人闻言都是眉头紧锁。

    徐有贞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