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好在此举被大多数朝臣所反对,甚至一些文官也是如此,景泰帝也只好暂时将此议搁置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中众武官的怨怒日益增加,而景泰帝和太上皇正统帝之间的矛盾也是越发的强烈,一切都在朝着刘君韬所担心的方向发展着。
刘君韬在接到情报部最新的禀报之后,心中也是忧愁不已,对前来议事的中枢部部长蓝思齐说道:“此时的朝堂就好像是一个装满了震天雷的木桶,只要一点火星就会让所有人玉石俱焚!”
蓝思齐精于政务,对于眼前的朝局也是甚为忧虑,说道:“总镇,现在各地军镇、武将都是心怀不满,对朝廷打压武人、抬高文臣的做法很是反对啊!如果朝中的那些武官想要谋划什么的话,各地镇守武将肯定会大力支持的,到时候局势也会一发不可收拾的!”
刘君韬清楚历史的走向,知道就算是接下来发生了夺门之变,混乱也不会蔓延到地方上去。
不过刘君韬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因为自己的到来,此时的历史走向会不会发生偏差,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刘君韬想了一下,说道:“不管别人如何,咱们山东镇巍然不动!朝中争斗的事情,咱们要密切关注,但是尽量不参与、不站队、不表态,静观时局的发展!”
蓝思齐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咱们是不是和兵部尚书于大人联系一下?”
“也好!”
刘君韬说道:“中枢部以山东镇的名义给于大人写一封私信,就说:天无二日,希望大人慎重!”
接着,刘君韬便盯着蓝思齐,说道:“记住!多一个字也不要多说!”
蓝思齐当即答应下来。
几天之后,兵部尚书于谦收到了刘君韬的私信,只见信中果然只写着一句话:“天无二日,万望大人慎重!”
于谦联系近来朝中的局势,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暗道:“如今朝中局势如此,我身为兵部尚书,又怎能慎重!”
此时,朝中局势越发的不堪,甚至兵部的一些官员都开始纷纷站队,一些官员开始和石亨等人暗中往来,大部分兵部官员开始向内阁首辅陈循靠拢。
而景泰帝则是第二次大规模的对朝中大臣进行调换,凡是和太上皇正统帝有所关联的朝臣,都是或多或少的被斥责、降职,景泰帝的心腹大多得到了升迁!
在于谦看来,只要是假以时日,景泰帝一定会对太子下手,继而彻底解决太上皇正统帝这个皇权隐患,这是于谦不愿看到的。
可是,于谦对此又是无能为力,此时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稳定朝局而已!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于谦不禁悲呼一声,接着便给刘君韬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只有四个字:“国事为重!”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开始分裂的朝臣
京城。
夜已至深,初春的寒风依旧凛冽,将空旷的大街吹得寂静不已,似乎要将万物都冰冻一般。
此时,一辆马车正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前行,马蹄声“哒哒”作响,显得异常刺耳。
车夫穿着厚厚的夹袄,不断用马鞭抽打着马匹,似乎要让拉车的马匹飞起来一般。
车厢内,监察御史徐有贞和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三人挤在一起,几人的脸色都是有些凝重。
没过一会儿,马车便在石亨府外定了下来,车夫小声说道:“几位大人,咱们到了!”
监察御史徐有贞和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一同下了马车,寒冷的夜风让几人都是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脖子,然后便快步走向了大门。
那车夫早就上前敲门,一名下人打开了偏门,看了众人一眼,便一闪身将众人请了进去。
偏厅内,右都督石亨和司设监太监曹吉祥正在议事,二人面前的茶杯还冒着热气,房间内的火墙也是散发着浓浓的热气,让整个房间热气腾腾,一点也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
可是,石亨和曹吉祥的脸色却是异常凝重,似乎已经被外面的寒风冻住了一般。
这时,监察御史徐有贞、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一同进屋,纷纷和石亨、曹吉祥见礼。
众人分别落座之后,几名下人也是给众人上了热茶,坐了一会儿徐有贞等人才算是缓过气来。
石亨说道:“好了!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大家就说一说吧。”
曹吉祥首先说道:“如今太上皇处境艰难,朝中文官势力又太过嚣张,咱们的日子可是都不好过啊!现在大家既然都是一条船上的,那就都想想主意,看看要如何渡过眼下的难关!”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是没有说话。
监察御史徐有贞、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三人虽然都是文官,但是平日里和内官走得比较近,没少见风使舵,所以朝中文官势力对几人并不是很感冒,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对几人拆台不已。
所以,徐有贞几人一见到石亨等人“招兵买马”,便立即靠了过来,准备投机一把,想要趁机搏上一搏!
众人互相“眉目传情”的时候,石亨冷哼了一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几位还想着有所保留吗?有什么就说什么,这里没有旁人,有什么话除了几位的嘴,进了我的耳朵,再无别的去处!”
几人闻言都是笑了笑,这时徐有贞便说道:“右都督,我以为,眼下咱们可以将朝中文武之争和那两位的争斗合二为一,找个契机一并解决!”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纷纷询问此话怎解。
石亨和曹吉祥也是急忙询问。
徐有贞便说道:“敢问诸位:如今文官势力大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众人都言:“自然是土木堡之战结束,当今陛下登基以后!”
“正是!”
此时,石亨和曹吉祥对视一眼,二人都是若有所思。
接着,徐有贞便继续问道:“那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朝中文官势力如何?武官势力如何?”
众人都是说道:“势均力敌!”
徐有贞便凑上前去,低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只要让太上皇复位,便可一举解决眼下困局!”
众人闻言都是大惊不已,就连石亨和曹吉祥都是有些惊异。
不过,徐有贞的话确实有些道理,石亨、曹吉祥等人都是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石亨看了看众人,只见众人都是坚定了下来,显然也是觉得徐有贞所言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假以时日,众人一定会被朝中的文官势力彻底压得抬不起头来!
所以,石亨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要从长计议!”
曹吉祥也是压低着嗓子说道:“杂家可以暗中照看太上皇和太子,不过杂家可不能做得太过明显,否则当今陛下定会让杂家吃不了兜着走的。”
石亨说道:“也好!那以后和太上皇的联系,就仰仗曹公公了!”
“呵呵,好说!”
接着,石亨便对监察御史徐有贞、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几人说道:“朝中之事,咱们还需多多谋划,必须要在争取一些人手过来,几位多多费心吧!”
对于石亨来说,不但要继续团结朝中武官,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分化瓦解文官势力,将一些像是徐有贞这样的文官拉拢过来,以壮大己方的声势,增加胜算。
徐有贞几人也是纷纷答应了下来。
接着,徐有贞又是说道:“此外,咱们是不是也和各地军镇联系一下,以为外援?”
此话一出,石亨当即皱起了眉头,说道:“此事乃是朝中之事,切不可蔓延至地方,特别是不能让各地军镇牵扯进来!”
看着徐有贞等人不解的样子,旁边的曹吉祥冷声说道:“诸位想要将各地军镇牵扯进来,难道不怕各军镇由此失去控制,重演唐末藩镇故事!”
几人纷纷告罪,不过徐有贞还是说道:“可是我听说兵部尚书于谦和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来往甚密啊!”
“那和此事又和关联!”
石亨不满的说道。
徐有贞这才讪讪的笑了笑,不再提及此事。
石亨心中却是有些不满,暗道:“这些文官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办大事却总是节外生枝,总想着将事情闹大,却不想着要如何控制、如何收场!”
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