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自己的老部下闹僵起来,向群明白自己已经稳当不了了!

    刘君韬看着一脸愁容的向群,并没有气恼,而是大笑着说道:“哈哈!不就是几个跳梁小丑出来闹事吗?向大人不必为此烦恼!”

    “都是卑职管教不严,还请总镇责罚!”

    刘君韬拍了拍向群的肩膀,说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他们闹事与你何干?对于这些跳梁小丑,本镇自会收拾!”

    接着,刘君韬不等向群说话,便当即说道:“今日向大人来得正好,本镇正好与你共商大事!”

    向群闻言不由愣住,而后便说道:“请总镇吩咐!”

    刘君韬说道:“此番山东卫所全部裁撤之后,各地兵丁经过整训,剩下能够被整编进营兵的人数应该不会太多,绝大多数兵丁都会被遣散,这也包括那些将领,所以本镇需要向大人从旁协助,稳定一下人心!”

    向群抱拳说道:“这是卑职的职责!请总镇放心,卑职一定尽心竭力办好此事!”

    刘君韬点了点头,说道:“本镇相信!不过,等到山东卫所裁撤的事情结束之后,本镇想让向大人到军部任职,不知道向大人可愿意?”

    向群当即说道:“愿意!”

    刘君韬笑着说道:“这可是要向大人放弃兵权啊!”

    向群笑着说道:“总镇不必多想,其实在军部任职也是不错的。卑职虽然是都指挥使,但那也是有着家中世袭才当上的,要是让卑职在后方出力的话,一定可以全力以赴、尽心竭力;可一旦到了战场上,那卑职的能力就有些不够看了!”

    刘君韬闻言也是暗暗点头,暗道:“这个向群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在军中带兵能力不够,而且也无法占到好的位置,反倒不如在军部任职!”

    这时,向群问道:“不知总镇准备让卑职在军部做什么?卑职也好提前准备一下,不至于误了军部的事务。”

    刘君韬笑着说道:“好!向大人准备一下,出任军部部长一职!”

    向群当即傻了眼。

    此番山东镇推行新军制,刘君韬趁机向兵部上报了一份奏折,奏请将军部部长胡德兴任命为山东镇副总兵。

    此前山东镇一直没有副总兵,刘君韬正好趁此机会让胡德兴出任此职。

    这样一来,当刘君韬率军出征的时候,胡德兴便可以以副总兵的身份坐镇山东镇。

    兵部尚书于谦也是很快就以兵部的名义下达了这份任命。

    几天之后,刘君韬处理完了那几个闹事的卫所将领,将几人全部下狱治罪,便召集幕府各部司丞以上官吏、各军游击将军以上将领,还有都指挥使向群一起,在总兵府议事。

    会上,刘君韬当众宣布了晋升胡德兴为山东镇副总兵,并且命令中枢部立即下发任命胡德兴的公文,而后命令军部征兵司立即为胡德兴组建一部兵力的亲兵营。

    胡德兴作为山东镇的副总兵,一般都是坐镇后方,不会轻易率部出征,所以一个步兵部的兵力完全够用。

    中枢部政令司司丞贺之命、军部征兵司司丞武磊都是抱拳领命。

    胡德兴也是大笑着领命,说道:“哈哈!这些可算是二把手了,真是干劲十足啊!”

    众人都是纷纷上前祝贺,特别是参将孙绪和游击将军孟凡臣二人,都是上前和胡德兴大笑着祝贺。

    接着,刘君韬便宣布向群接任军部部长一职,向群也是赶紧起身和众人见礼。

    众人再次抱拳祝贺向群,一时间大堂上热闹非凡。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无二日

    景泰三年,二月,济南府城。

    新年的喜庆才刚刚散去,刘君韬便开始料理积压的军务了。

    此时,山东镇的新军制已经全面铺开,各地的卫所兵马已经开始了整编事宜,大部分兵丁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只有极少数兵马还在训练营中操练,不过再有个把月便可以结束。

    同时,军部部长向群和山东镇副总兵胡德兴也纷纷上任,二人都是干劲十足,开始按照中枢部发展司制定的五年计划进行部署,这也让刘君韬腾出手来,可以将精力放在朝廷之中。

    此时的朝廷,可以说是暗流涌动,虽然文武之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朝中大臣,包括景泰帝,依旧是剑拔弩张,众人都是憋着一股气,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没过几天,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和赞画部部长张玉清一同赶到总兵府书房,将朝中的情况向刘君韬做了禀报。

    朝中,以右都督石亨为首的武将势力开始抬头,监察御史徐有贞等少数文官也与石亨等人来往甚密,隐隐有与文官势力分庭抗礼的势头。

    而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等内官都是隔岸观火,不过明里暗里都是偏向石亨等人!

    最为要命的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都是在不同的场合关注着太上皇正统帝,这让景泰帝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不由自主的开始和朝中的文官势力靠拢。

    看到这些资料,听着刘子安、张玉清的回报,刘君韬也是对眼下的时局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

    刘君韬明白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想法,此时朝中文官势力大涨,极大的压制了朝中武人、甚至是内官的权势,这让石亨等人极度不满。

    “看来朝中文武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了,甚至极有可能会和陛下、太上皇之间的暗斗交织在一起!”

    听了刘君韬的话,刘子安和张玉清都是惊骇不已。

    此时的大明朝局,虽然在刘君韬的反抗之下,文官势力有所收敛,但是景泰帝还是有意无意的打压着武官势力,让文官势力持续的走高。

    再加上文官势力的首脑人物,此时的内阁首辅陈循也是积极的扩张权柄,虽然此举有利于恢复土木堡之战后,大明衰退的国力,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侵害了朝中武官势力的利益,加剧了文武之间的矛盾,让石亨等人很是不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石亨为首的武官势力几乎全部被排斥在大明全力核心之外,就连北京保卫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一些武将也是如此。

    京畿驻军在于谦进行整编之后,全部改为团营建制,并且不设立武将统领,而是直接由兵部尚书于谦自己直接统领。

    这就相当于文官势力夺取了北京城的军权!

    即便是于谦在心中还是偏向武官势力多一些,也依旧让朝中的武官势力心怀不满。

    面对如此形势,石亨便有心以退为进,想着谋求外放边镇,等到朝中局势稳定下来,再重新进入朝堂。

    于是,石亨便给景泰帝上了折子:

    “近者宣府等处屡报声息,蒙遣杨洪往宣府备之,而大同、怀来、居庸等关亦俱是要害,乞令臣亨往大同、怀来、居庸一带调遣兵马,以剿残胡。在京各营兵马,乞别委将官统理,防护京城。如此,藩篱有备,京师无虞。”

    石亨的这份奏折递上去之后,景泰帝便当即予以回绝:

    “以宣府地方密报京师,类报声息,用是暂命杨洪往备之。秋后事宁,即令回京。卿等统领京畿兵马,操守京师,如何俱欲分守边镇?不允!”

    景泰帝此举也是对石亨等武将的防范,同时也对石亨等武将的权力进行限制。

    也正是因为如此,石亨等武将势力对正统帝在位时期越发的怀念,继而众人开始暗中串联,就连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也是参与其中。

    很快,景泰帝便听到了风声,虽然还不能确定互相串联的朝臣都有哪些人,但是景泰帝也能猜出来,肯定是以朝中武人为主!

    于是,景泰帝便开始延续提升文官权柄和地位,加大力度限制朝中武人的权力,甚至开始责令兵部核查各地藩镇的兵额、钱粮。

    同时,景泰帝也是开始加大对太上皇正统帝的限制,不但严禁朝臣与太上皇正统帝接触,而且还将正统帝转移到南宫之中,以锦衣卫对其加以软禁,命令侍卫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由此开始,太上皇正统帝的处境变得更加不堪,甚至是岌岌可危,就连正统帝的儿子,当今的太子朱见深也是如坐针毡,景泰帝已经不止一次在公众视野中,对朱见深多加斥责,甚至传出了要废黜太子的论调。

    不过好在此举被大多数朝臣所反对,甚至一些文官也是如此,景泰帝也只好暂时将此议搁置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