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于谦也在书信中提到,兵部已经向景泰帝做出了说明,将此时刘君韬所部面临的情形详细的呈报给了景泰帝,言明此时绝不可轻易出击,以免被瓦剌大军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至今圣上依旧没有支持御史言官的奏请,也没有理会右都督等人的议论,刘总兵可继续稳扎稳打,朝中之事当由我全力周旋!”
看完书信,刘君韬心中也是愤怒不已,现在朝中的文官还远没有控制住朝政,远没有后世明末时候那样的权势,竟然就敢插手军政,对自己这个前线大将的方略指手画脚,真是恬不知耻!
而且,那石亨本是武人,竟然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宦官曹吉祥和一众文官,屡次与自己为难,当真是小人、奸臣!
刘君韬在心中将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以及一众御史言官骂了个遍,心中更是下定决心,只要将来得势,定当将这些奸臣小人一一铲除!
不过,眼下刘君韬也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便长出了一口气,将心中的怒气平抑下来,专心处理眼下的军情。
虽然刘君韬已经打定主意,要和瓦剌大军对峙下去,但也不等于什么都不做。
也先迟早都会率军撤退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刘君韬便开始部署大军追击的准备了。
首先,刘君韬暗中调集兖州镇前营和后营将士出动,绕路前往白登山、雷公山一带,赶到瓦剌大军的背后埋伏,准备在瓦剌大军后撤的时候进行阻击。
参将孙绪和参将严虎接到命令之后,便趁着夜色率军出动,二人分头各自向东西两面行进。
参将孙绪率领兖州镇前营从雷公山山麓向北进发,参将严虎率领兖州镇后营从白登山山麓向北进发,二人准备在瓦剌大营以北十里处,两山相对的山口处埋伏下来,随时准备阻击北撤的瓦剌大军。
之后,刘君韬有命令参将周宗胜继续出击,率领铁骑军将士不断骚扰瓦剌各部,使其“日夜枕戈而眠,无日不惊”,以此达到疲敝敌军的目的。
而剩下的各营主力兵马,也在刘君韬的命令下暗中开始整顿,随时准备出动展开追击。
一切都布置好了之后,刘君韬便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就在刘君韬暗中准备的同时,瓦剌大汗也先已经是一日三惊、夜不能寐了。
这段时间以来,也先不断收到后方传来的消息,此时瓦剌各部已经陆续得知前线失利的消息,不少部落都开始蠢蠢欲动,甚至一些被瓦剌吞并的小部落开始谋划反叛了。
这对于也先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噩耗,对于十几万瓦剌大军来说,也是沉重一击!
此时也先心中明白,此战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自己应该做的,便是如何将剩下的十几万大军安然带回草原!
而且,也先还必须尽快率军北上,否则一旦草原上出现反叛,就极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也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会在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不过,明军会让瓦剌大军安然后撤吗?
也先心中明白:也许别的明军将领会见好就收,不过刘君韬一定会率军追击的!
到时候一个不留神,后撤就会变成溃败。
一想到这里,瓦剌大汗也先就冷汗直冒,仿佛看到了十几万大军分崩离析的情形。
于是,也先一连几天都和大将阿剌知院、赛刊王秘密商议,三人不断推演大军后撤的事情。
一番商议之后,三人决定:既然明军一定会展开追击,那就只能来个壮士断腕了,留下一部兵马进行阻击,大军快速北上冲回草原。
瓦剌大军大部分兵马都是铁骑,如果真的要冲回去的话,明军是追不上的。
不过,具体商议到由哪一部留下阻击,也先、阿剌知院、赛刊王三人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阿剌知院主张留下也先麾下一部精锐,因为只有精锐兵马才有能力阻击数万强悍的兖州镇兵马,否则其余的偏师根本起不到阻击的作用。
也先当然不愿意留下自己的核心兵力,便主张留下兀良哈、女真等归顺部落的兵马,借此进一步消耗这些与瓦剌不是一条心的部落实力。
而赛刊王眼见二人意见不和,便主张折中一下,由少量的瓦剌精锐为主,率领一部归顺部落的兵马留下,阻击明军北上。
三人一直争论了整整两天时间,在此期间参将周宗胜不断率部来犯,让瓦剌各部苦不堪言。
甚至最为嚣张的一次,铁骑军将士竟然穿过了几座瓦剌军营之间,一直冲到了距离瓦剌中军大营三里的地方,吓得也先急忙调集兵马进行拦截。
周宗胜眼见瓦剌大军开始调动,便转而向东,率部扬长而去。
此后,瓦剌各部的士气越发低落了。
也先更是愁云不展,面对严峻的形势,只能采取赛刊王的意见,准备留下两千精兵,再留下一万归顺部落兵马,让这一万两千大军驻守中军大营,剩下的十几万主力大军两天之后北上后撤。
一切定下来之后,瓦剌各部便开始作着准备。
不过,大将阿剌知院却满心担忧,因为阿剌知院明白,那一万两千兵马根本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争取不到多少时间,完全起不到作用。
可是,此时的阿剌知院在经过阳和坡之战后,已经有些心灰意冷,长叹一声便不再争论了。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往死里咬
景泰二年七月,瓦剌中军大营。
七月的北地,天气已经微微变凉,晚上的旷野大风阵阵,将白日里的暑气彻底吹散,也将大营内的战旗吹得猎猎作响。
瓦剌大汗也先面无表情的站在大帐外面,看着夜色里大规模调集的兵马,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时,将近十五万瓦剌大军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其中一万两千兵马正在朝着中军大营集结,剩下的十三、四万瓦剌大军全部开始徐徐后撤。
大将阿剌知院已经率领三万先头兵马出发了,趁着夜色先一步朝着北面赶去,为主力大军扫清前路。
而赛刊王则是正在指挥大军集结北上。
也先看了一会儿,便在一千重甲铁骑的护卫下离开了中军大营,没过多久便追上了赛刊王率领的主力大军,十几万人在夜色之中低头赶路,犹如无边无际的夜魔大军一般。
换做以前,瓦剌大军行进的时候都是人声鼎沸,对于这些胡族来说,军纪并没有那么严格,行进之中各级将官不会要求士兵肃静。
但是此时此刻,几乎所有的瓦剌士兵都沉默不语,战败的阴影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同时兖州镇兵马的威势也让这些鞑虏心有余悸,几乎所有瓦剌士兵都是不自觉的向四面八方的夜幕之中观望着,生怕那些凶悍的明军会突然杀出来。
也先策马前进着,赛刊王策马跟在旁边,二人也都是沉默不语,只是闷头赶路而已。
一直到黎明时分,十几万瓦剌大军都已经人困马乏了,瓦剌大汗也先才下令全军就地结阵扎营,休整一个时辰之后再继续赶路。
与此同时,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也是接到了夜不收送来的急报,得知瓦剌主力大军已经连夜北撤,只留下一万多人马驻守大营,阻挡大军北上追击。
“哈哈!看来也先是坚持不住了!”
于是,刘君韬一面派出快马通知兖州镇前营、后营将士准备截击瓦剌大军,并且通知铁骑军将士尾随瓦剌主力大军,迟滞瓦剌主力的北上速度;
同时,刘君韬立即集结兖州镇先锋营、右营、中军营将士,限时一个时辰之内集结完毕,大军立即北上展开追击。
一个时辰之后,刘君韬率领三营将士、将近四万兵马一路北上,直接冲到了瓦剌中军大营,将留守这里的一万两千瓦剌兵马团团包围,随即便展开了围攻。
由于时间紧迫,刘君韬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攻打,于是便下令兖州镇先锋营、右营两营将士同时进攻,限时半个时辰拿下瓦剌中军大营。
此番由于刘君韬是率军追击,所以各营的火炮并没有随军北上,全部留在大营中由各营的辎重兵看守。
“砰!砰!砰!”
“砰!砰!砰!”
转眼之间,瓦剌中军大营四周轰鸣四起,兖州镇先锋营、右营两万多名将士同时猛攻,一万多杆鸟铳不断轮番轰击,顿时给大营之中的瓦剌兵马带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