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策大明-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家家主于邵秦、田家家主田寻、曹家家主曹宝垒之间的争斗,传到了朝堂之上,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特别是于家家主于邵秦、田家家主田寻、曹家家主曹宝垒三人通过各自在朝堂上的关系,将刘君韬私自扩军、拥兵十万的消息散播出来,而且还将其余八家南直隶大佬被刘君韬暗中杀死的消息也传了出去,顿时就让朝中的御史言官陷入了极度的兴奋之中。

    几天之内,御史台等众多言官纷纷上书弹劾兖州府总兵官刘君韬,奏请景泰帝立即将其罢免,并且派出锦衣卫前往兖州府城捉拿刘君韬,将其押赴京城下诏狱。

    同时,众多言官纷纷罗列刘君韬的罪状,斥责其在对阵瓦剌大军时畏敌避战、养贼自重;在驰援北京城的时候贪墨军饷、私吞缴获;在兖州府城私自扩军、横征暴敛;和山东贼寇相勾结,迫害良民百姓等等,共计三十八条罪状!

    随着这些言官纷纷鼓噪,原本好像是一潭死水的朝堂瞬间就变得波澜壮阔,各方朝臣纷纷对此事发表议论。

    右都督石亨闻讯也是跳了出来,对刘君韬展开弹劾,指责其在对阵瓦剌大军时拥兵不前。

    而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监察御史徐有贞由于和刘君韬接触不多,并且二人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所以暂时并未和石亨一同弹劾刘君韬。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于谦愤怒不已,当即在朝会上痛斥右都督石亨和众多御史言官的论述,将刘君韬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意义列举出来。

    并且,于谦在朝堂上当着景泰帝的面,质问众御史言官和右都督石亨:“兖州府总兵官刘君韬率兵两万八千在彰义门外邀战二十万瓦剌铁骑死战不退,全军将士自千总以下阵亡数千人,斩获贼寇首级将近两万,这也叫畏敌避战、养贼自重?这也叫拥兵不前?你们分明在颠倒黑白!”

    接着,于谦就刘君韬拥兵十万的问题说道:“兖州府的地方守军向来单薄,各地卫所兵马早就十不存一,各地的军户也是屡屡逃亡,这是大明普遍的现状!刘君韬率部驻扎兖州府,要镇守一府之地,没有兵力怎么能行!况且刘总兵扩军,也是向兵部报备过的,也是经过我批准的!”

    最后对于刘君韬和那些南直隶大佬的争端,于谦说道;“虽然刘总兵在这件事情上太过冲动,就算是在这件事情上闹出了人命,可是那些南直隶的大佬就那么的干净吗!”

    石亨冷笑一声,说道:“此话怎讲?于大人为了袒护刘君韬,要给南直隶的那些良善百姓泼脏水吗?”

    于谦没有理会石亨,而是直接对景泰帝说道:“陛下要是不相信,可以派出锦衣卫查一查那些南直隶大佬,看看他们的手上是否沾着人血,看看他们的手脚是不是那么干净!”

    一名言官见状出列说道:“就算是那些南直隶的商贾不怎么干净,那也抵消不了刘君韬的罪行!”

    于谦冷哼一声,说道:“哼!对付那些地方上的恶豪强,而且还是在朝中有所勾连的恶人,寻常手段岂能奏效!这些检举文书上提到的人命,就算是和刘总兵有关系,那也是刘总兵行非常之事!朝廷就算是要查办此案,也要对双方一同查办,决不可有所偏驳!”

    此话一出,石亨和那些御史言官顿时眉头紧锁,一时有些语塞了。

    毕竟石亨和众多的御史言官和那些南直隶的大佬不清不楚,双方暗地里来往密切,而且这些来往都是伴随着白银和人命,甚至是对于朝廷的不少利益暗通款曲!

    此时景泰帝真要是下令全面彻查,朝中的这些御史言官、甚至是右都督石亨都会收到牵连。

    于是,石亨率先说道:“于大人,为何一个总兵和几个豪商而烦扰陛下,动用北镇抚司的精锐,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那右都督的意思是?”

    石亨想了一下,便说道:“我看这样好了,此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让刘总兵和那几家南直隶的豪商各自搜集证据,以一月为限,到时候谁的证据充足,谁说的就是事实!如何?”

    于谦微微皱眉,显然是担心如此过于斯文,都是舞文弄墨的把戏,刘君韬一介武夫,不一定比得过南直隶的那些豪商,便有些犹豫起来。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景泰帝沉声说道:“依朕看,右都督所言甚有道理,就这么定了!”

    眼见景泰帝作了决断,于谦也只能认了。

    当天下朝之后,于谦便急忙派人给刘君韬送了消息,让其抓紧时间搜集那些南直隶大佬横行不法的证据,同时在此期间也不要擅自动作。

    显然,于谦也知道那八家大佬的死和刘君韬有关系,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刘君韬做的。

    不过于谦也不是迂腐之人,明白刘君韬也是被那些大佬逼的,而且相比于一些只知道敛财的商人而言,于谦当然要力保刘君韬这个能征善战的勇将。

    当然,于谦也是少不了对刘君韬一顿斥责,一连写了几封书信,在信中对刘君韬的做法很是不满。

    刘君韬接到了于谦的书信之后,便笑着对蓝思齐蓝说道:“看来我是把兵宪气到了,改天有机会去京城,我一定要登门请罪的!”

    蓝思齐也是笑着说道;“话虽如此,不过总镇,咱们是不是将探查部搜集的那些证据交给兵宪,也好让兵宪在朝中好说话些,免得被石亨和那些苍蝇一般的言官纠缠不清!”

    刘君韬想了一下,便说道:“也好!”

    于是,刘君韬便对旁边的刘子安说道:“立即派人去一趟京城,务必将那些证据直接交给兵宪,万万不可出任何意外!”

    刘子安重重的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去办事了。

    而后,刘君韬又是对蓝思齐说道:“咱们这边这么忙活,那于家家主于邵秦、田家家主田寻、曹家家主曹宝垒也一定没有闲着,他们应该也在不遗余力的搜查对咱们不利的消息和证据!”

    蓝思齐沉吟了一下,便说道:“这个好办,总镇只要让驻守在徐州的兵马动一动,严查北上兖州府的道路,将那三家的探子拦在外面,他们就查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争

    很快,刘君韬便给驻守在徐州的后营参将严虎下令,以“操练大军、严防奸细”的名义,率部封锁南直隶北上兖州府的所有官道,只要是南直隶的商贾、大户、豪族家人,一律临时关押,反抗者就地处斩!

    对于其余百姓人等,也要严加审查、搜查,绝不能让于家、田家、曹家的人手混进兖州府。

    同时,刘子安也是派出快马北上北京城,将于家家主于邵秦、田家家主田寻、曹家家主曹宝垒勾结朝中大臣贪赃枉法、敛财肥私、鱼肉百姓的证据递交给了兵部尚书于谦,一同递交的还有另外已经身死的八个南直隶大佬的证据。

    于谦收到这些证据之后顿时愤怒不已,第二天便进宫将这些证据全部呈给了景泰帝。

    次日早朝之时,景泰帝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当场便要将与于家家主于邵秦、田家家主田寻、曹家家主曹宝垒相勾结的七名大臣下诏狱。

    但是右都督石亨联合一众御史言官加以阻拦,言道:不能听信刘君韬的一面之词就抓捕大臣,应当等到于家、田家、曹家呈上证据之后,将双方的证词、证据加以对比之后再做定夺。

    一时间,朝堂上的御史言官和众多文官都是纷纷附议,景泰帝见状也是有些迟疑。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于谦和一众武官纷纷反驳,要求景泰帝严惩这七名官商勾结的贪官,以正朝纲。

    顿时,朝堂之上争吵不断,虽然于谦等武官人数少,势单力薄,但毕竟有刘君韬提供的确凿证据,再加上景泰帝也是对这些证据颇为认同,所以双方暂时争得不可开交。

    过了一会儿,景泰帝眼见事情一时半会儿出不了结果,便下旨将那七名涉嫌官商勾结的大臣暂时归家看押,而后便退朝再议。

    此后一连十余天,朝堂上的争论焦点便是刘君韬提供的这份南直隶大佬和朝臣相勾结的证据,于谦和石亨各带文武官员摆开架式争吵不断,景泰帝也是不时加入“战团”,一时之间大殿之上热闹非凡。

    不过,让石亨和与之同盟的文官焦急不已的是,那些南直隶大佬始终没有送来任何证据,从始至终众人都是口说无凭,面对于谦等武官的“攻势”,渐渐的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