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叫钱景文的青年乃是江东钱氏的长房嫡子,也是钱孝憬唯一的一个儿子,一根独苗!
此刻钱景文离了父亲的书房之后便在钱家那迷宫般的宅院内四处闲逛着。
忽然间便看见不远处有一个身影,遂连忙跑了过去。
“小弘子!”
离的尚有几丈远,钱景文便挥手冲着前面的那人大声喊道。
那人听见叫声,转过身来,却是那前不久去豫章游学在年前赶回来的江东钱氏族人,钱弘!
“景文叔!”钱弘看清楚来人之后,连忙躬身行礼道。
钱景文年纪不大,甚至比钱弘还要小上几岁,但是他们家主这一脉从百年前子嗣便不怎么繁盛,甚至于很多代都是一脉单传,比如这一代的家主钱孝憬便是个独生子,已经五十多了也只生了钱景文这一个儿子,所以慢慢的便导致他们这一脉的辈分普遍要高一些。
比如钱景文,便和远在长安为官的四旬中年钱景通是一个辈的,也和钱弘的父亲一个辈,所以钱弘见到钱景文跑来只得老老实实的行了个晚辈礼,毕竟这些千年世家最重的就是这些礼仪了。
“嗯!乖!”钱景文跑过来之后,一本正经的接受了钱弘的大礼,甚至还伸出手来摸了摸钱弘的脑袋,一副长辈关爱晚辈的模样。
只是还没等钱弘直起身来,稍微矮一些的钱景文便顺势勾住了对方的脖子,嘴巴凑到钱弘的耳朵边,细声的说道:“怎么样啊?这回豫章之行有没有……那啥……啊?”
说完便用一种暧昧的眼神看着钱弘。
“啊?什么啊?”钱弘迷惑道。
“啊什么啊!”钱景文佯怒道。随即便又用那种是个男人都懂的表情看着钱弘,说道:“装什么傻啊!我是问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好货色!”
“哦……”钱弘故意拉长了声调,做出一副恍然的表情。
对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叔,钱弘其实是恨了解对方的,钱家这么大,和他同辈的年级基本上都快赶上他爹了,哪怕就是年轻一辈当中与钱景文年纪相仿的也只有钱弘一人,所以二人之间名为叔侄,实际上倒更像是对兄弟,所以除了必要的礼仪之外,两人之间平时说话倒是很随便的。
“我可是读书人!出去可是为了游学的!”钱弘一本正经的说道。
钱景文一脸鄙夷的望着他:“读书人?逛青楼最多的便是读书人吧?”
“那是雅事!”钱弘随即说道。
“哦!雅事?那你小子这回出去干了几次‘雅事’啊?”钱景文特意将“雅事”两个字念得很重。
“咳咳,我毕竟是个加了冠礼的成年人嘛!逛逛这风月场所也是可以的嘛!”钱弘挺直了胸膛,一脸镇定的说道。
“又不像某些人,明年才能加冠礼,长这么大了连个女人都没碰过!至今还是个雏儿!唉……”钱弘摇头叹息道。
“你!你放屁!本公子身为钱氏的大少爷,怎么可能没碰过女人呢?笑话!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钱景文一下子便如同被踩了尾巴的小猫般跳将起来,“哈哈”大笑道。
却见钱弘正用一副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钱景文,说道:“小叔,我没说你啊!”
“你!”钱景文脸色一瞬间涨的通红,说不出话来。
钱弘见状,笑了笑之后,便主动靠了过来,说道:“要说那豫章城,毕竟是江南重镇,要说人的历史比咱们扬州还早了上百年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的姑娘可着实不错!和咱们扬州的又有不同……”
钱景文果然很快便忘记了不堪,叔侄两人躲到一边,详细的探讨豫章和扬州两地姑娘的不同去了……
而在书房里顺过气来的钱孝憬,此刻已经恢复了从容,出声吩咐管家去将府门打开,把外面的人请去客厅等候。
拖了这些人两天了,也算是稍稍打压了这帮桀骜不驯的海商一番,想来在之后的谈判中这帮人会安分不少。
这年头,敢下海吃海贸这碗饭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胆大心黑,不拿性命当回事的人!
毕竟大海茫茫,技术条件跟不上,十艘船出去能有五艘回来便是大赚了!一般回来一艘便能保本小赚一笔,而回来两三艘的话便能一夜暴富。
而能够有资格在钱府门外等着的人无不是干了几十年已经有了很大规模的人,这种人和江湖上的那些豪强没有多少区别,这也是东南海商集团会形成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的原因。
这些海商集团虽然是以世家势力为主导,但也只是在经济上占些优势能够大量投入罢了,毕竟航海这种事依旧还是要靠着经验丰富的水手和船长的。
而除了像钱家这样真正的豪门望族之外,是没有几家人有独自培养自家的水手和船队的能力的!这也给了那些亡命之徒一个进身之阶,他们靠着不怕死的精神投身海上贸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势力,虽然依托这些世家大族,却保留着很大的**性,倒更像是后世专门的运输公司。
这样的一些人自然不会轻易的服从他人的管教,而这帮人之间因为市场份额巨大,以目前的大唐来说,不管从外面运来多少货物都能吃得下。
既然没有了利益上的冲突,这些人自然也不会有去吞并他人的想法,毕竟海商行船的死亡率已经很高了!今天还是个腰缠万贯的富豪,明日便有可能因为一次出海而陪的血本无归!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也就没人愿意再花精力去内斗了!rg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正戏…东南海商(续)
【本来是准备在之后的剧情中说的,但是有不少书友问我,说是唐代的海贸中心不是在广州吗?怎么跑到扬州去了?在这里只好说明一下了!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海上贸易基地除了需要沿海的优越位置外,最为重要的却是陆上交通的区位优势,更看重的是大宗货物的集散流转速度!而广州在唐代与北边的交流便只能走两条路,一天便是走江西,但是要经过赣南的群山,一条是走福建到浙江,也要经过闽北浙南的群山,一些奇珍异宝等小的货物倒还好,但是想要通行大宗货物却不可能。而扬州却拥有更加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海船可以直接入长江到扬州,这也是唐代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城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书籍误解,以为唐代的海贸就只有一些奢侈品,那个时代的商人也是很精明的好不?这种商业发展趋势是不会因时代不同而改变的!】
毕竟性命只有一条,在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时,人类难得的会放下彼此间的一些仇视和嫉妒,加上朝不保夕般嬗变的命运,又让剩余的那些羡慕消散了许多。
更重要的自然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市场份额巨大,谁也不需要靠着垄断来维持自身的利益,加上你只要有钱,便能从洪州船厂买到所需的船只,只是要等上些时日罢了,但重新召集船员又何尝不需要耗费时日呢?
于是乎,没有了竞争也就没有了矛盾,没有矛盾自然就不会有冲突,东南的这帮海商们也因为难得的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
这也算是“把蛋糕做大”是消除内部矛盾的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的一个佐证了!
这便是如今大唐东南海商集团的详细情形,世家大族靠着自己数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力和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主导着海上贸易,但本就优渥的生活却又让他们的子弟无法亲自投入到那风险莫测的波涛中,除了几家实力最大的家族能够自己组建船队,花大力气培养水手外,其余实力较弱的家族便只好花钱雇佣亡命之徒跑船,用的却是自己出船出货,让他人帮着运输的法子。
这是如此一来的掌控力实在算不上有多高。于是便造就了如今群雄分立却又相安无事的局面!
钱孝憬故意晾了这帮桀骜不驯的海商两日之后,这才出面相见,为的也不过是在之后的谈判中取得更多的利益罢了。毕竟市舶司的建立将极大地危及到他们这帮海商的利益,他们也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那如狼似虎的北方世家们。
所以这一次的见面说是问计,其实更像是一次会谈,一期关于结盟的会谈。当然,这一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东西了!
钱家作为扬州最大的家族也是东南海商集团中公认的第一家,所以会盟一事便选在了钱府。
好在钱府主客厅足够的大,近百号人坐下后也不显得拥挤。
别看这帮海商们在门口的时候喧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