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逢纪对众世家言道:此番桌椅只是开始,日后还有更多的赚钱方法等着他们。
**裸的诱惑啊!
同时,逢纪也明确的告知众世家,现在的条件就是袁术的最终底线,只要他们同意,袁术就不会再向他们为难,而且袁术的袁家会带头做表率,绝不会特殊对待任何一个世家。
在逢纪的威逼利诱下,世家最终还是同意了袁术的条件,而袁术也放弃了桌椅柜等家具的专利权,声名人人可用。
这一次袁术得到的民力比上一次还要多出一倍有余,整整一百多万的青壮男女让袁术明白,上一次世家仍在观望,并未真正向他妥协。
袁术心有余悸,暗自庆幸道:“幸好我有后世记忆,否则真被这些吃掉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经此一役世家虽然得到了无数钱财,但是粮食减半、遣散众多家奴的他们已经失去了那股无形的军事力量,再也无法威胁到袁术的统治。
“终于解决了!”袁术长长吐出一口气,如释重负。
在了解到世家庞大的势力后,袁术一直几乎夜不能寐,整日提心吊胆,如今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召来顾雍,令其将一百多万青壮安排去修缮道路。
袁术打算先将道路修缮完毕,这样各地调派会更为方便,然后再完善水利工程。
顾雍领命而去。
解决了世家问题,得到一百多万的民力,袁术心情大好,兴致一起,走到院中抬头仰望虚空,感叹世界如此美好。
就在这时,只见阎象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口中大叫道:“主公,大喜啊!招贤馆来了两位大才。”
“大才?”袁术满脸怀疑的看着阎象,显然不太相信。
无怪袁术这幅表情,去年招贤馆收获寥寥,那些个歪瓜裂枣让袁术失望不已。
几番打击下来,袁术索性破罐子破摔,将招贤之事暂且搁置,不再理会。
如今袁术已经基本放弃了,阎象却说有人才来投,起起落落,袁术自然会怀疑。
“不要高兴!不要高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袁术自我催眠着。
阎象奇怪的看着袁术,他是知道袁术对人才有多么渴望,所以招贤馆来了两个人才,试探一番,阎象立刻前来禀报。
可如今袁术听了有人才来投,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
“不知他们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谁?”袁术镇定的问道。
“啊……哦!其中一人乃是颍川人士,姓荀名攸,字公达;另外一人姓张名纮,字子纲,乃是广陵人士。”阎象老老实实说道。
听了阎象之言,袁术目瞪口呆,荀攸、张纮?这可是大大的人才啊!袁术怎么也没想到,在他已经放弃之后,会有这么两位顶级人才前来投效。
“保持心态!保持心态!以后有人才来投,一定要像今天一样!”显然这厮兴奋之下,已经有些迷信了。
“呼!”袁术吐出一口浊气,向阎象问道:“二人现在何处?”
“正在招贤馆中!”阎象道。
“好!”袁术大喜过望,大声道:“吾亲自前去相见。”
然后,袁术一把拉起阎象,向外飞奔出去。
……
ps:收藏好少啊,各位点击收藏一下,感激不尽!
求收藏,求推荐。
………………………………
第021章 得偿所愿,没脑子的纪灵
(求收藏!请求各位书友点击收藏一下,小菜感激不尽。放在后面都没人理,放头顶试试。)
话说阎象被袁术拉着飞奔,整个人迷迷糊糊。
回过神来,二人已在招贤馆中。
阎象见此,顾不得其他,赶忙向袁术引荐张纮、荀攸。
袁术见了二人,心中激动万分,大礼道:“见过子纲先生、公达先生。”
“不敢!不敢!袁公太客气了,我等岂当得先生之称。”张纮、荀攸未料到袁术会行如此大礼,心中感动之余,赶忙回礼。
荀攸赞道:“袁公礼贤下士,真乃君子也!”
“公达缪赞了!术能得二位来投,实在三生有幸!”好不容易见到人才,袁术哪里肯放过,不等二人同意,就死皮赖脸的将他们归入自己属下。
张纮、荀攸倒也不在意,二人本就是来投效袁术,自然是无所谓,反而袁术这样急切,让他们感觉到了重视。
顺利的收下张纮、荀攸,袁术喜不自胜,当即召众文武齐聚寿春,一者是向众人介绍张纮、荀攸,其次则是规划日后诸事。
袁术号令一出,南阳、襄阳、汝南三地文武重臣纷纷望寿春而来。
半月后,袁术官邸,众人齐聚一堂。
袁术指着张纮、荀攸道:“此二位乃是吾新聘之贤才,你等见过。”
众人见袁术如此郑重,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见礼。
张纮、荀攸赶忙回礼。
众人见过后,袁术开口问道:“如今吾已得南阳、汝南、九江三郡,接下来兵锋何向,诸位有何看法?”
下方阎象一听,当即出列道:“主公早先定下计策,据两淮,下江东,兵锋所向自是江东。不过主公如今正在修缮民政,此时却不宜妄动刀兵,当徐徐图之。”
顾雍掌管袁术麾下所有民政事物,这个时候他自然不能不说话了。
“主公!”顾雍拱手说道:“前番虽得百万民力,道路修缮、水利工程得以大大加快,可短时间内仍是无法完善,此时确实不宜进兵。”
荀攸听此,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心中已有想法。
其实,荀攸本可早到寿春,不过他虽然决定投效袁术,但还是想就地考察一番,毕竟这是一生的选择,不容疏忽。
荀攸离开颍川,先是去了宛城,然后转道汝南,最后才来到寿春。
到达宛城后,荀攸便被城中的繁荣震惊了。
这时已是三月末,袁术的城池修缮任务已经基本完毕,只剩下一些偏远小城。
宛城之中车水马龙,道路两旁店铺林立,因为袁术规定不得随地摆设摊位,一应商贩全部都在规划的市场中进行买卖交易,所以整个南阳显得秩序井然。
如今南阳一郡已经有两百万民众,宛城做为南阳治所,足有五十多万众。
荀攸看过后,感叹道:“即便昔日帝都洛阳,也难见此等盛况。”
出了宛城直奔汝南。
原本荀攸对汝南并未上心,毕竟汝南曾有黄巾肆虐,残破之名早已传遍各地。
可到了汝南后,荀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汝南旧城的痕迹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宏伟巨大的新城,城中人口众多,一应法规皆与南阳相似,诸事有条不絮。
汝南或许不及宛城,但比之中原一些大城却是绰绰有余。
有洛阳的八十万百姓,加上本地之人,整个汝南郡人口已达到一百五十多万,几乎与南阳郡不相上下。
纪灵坐镇汝南,一边练兵,一边清剿各地匪患,如今汝南之地已经一片太平,与南阳、九江两郡商贸频繁,繁荣昌盛莫过于此。
荀攸原本还想去襄阳看看,可在见了汝南盛况后,索性也不再去襄阳,直奔寿春而来,毕竟汝南这个出了名的残破之城也有如此景象,就可以想象襄阳如何了。
下到淮河,荀攸也知道了袁术打算分流淮水,整顿水利,彻底杜绝水患。
对此荀攸却是不太认同,在他看来,袁术此时兵锋正盛,当以摧枯拉朽之势扫平江东各地,或者西进紧皱,稳定后方,然后再修缮民政不迟。
不过,随着袁术对付世家的诸般手段传出,荀攸顿时改变想法,开始支持袁术。
世家的实力如何,荀攸自然知道,毕竟他自己就出身世家。
袁术的做法让荀攸明白,此时袁术虽然占得三郡之地,但根基不稳,如果此时冒然进兵,后方世家恐怕会出来作乱,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是明主啊!”到了这个时候,荀攸心中只剩下叹服。
其实不只是荀攸,张纮也曾在袁术治下各地考察。
不过,张纮只是走过九江各地,并未去南阳、汝南二郡。
考察后,张纮对袁术也是赞叹不已,认定袁术便是自己的明主,欣然前来投效。
回归正题,顾雍、阎象反对袁术此时进兵,同样也有人赞成。
“顾大人此言差矣!”只见袁术麾下第一大将纪灵豁然起身,抱拳道:“主公!末将镇守汝南,中原各地时有流民逃来。末将遵照主公之令,妥善安排,如今已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