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再糟糕还能有金人糟糕?

    就是有的人看来,赵构的出现甚至比金人都还要糟糕,那也是从阶级利益出发的。而确切的论及到自己本身,赵构显然是要比金人要好很多的。

    面对‘降服’这两个字,最初的那一刹那间才是最可怕的。等到第二刹那时候,一切就都变得自然。

    张叔夜也是这般。当他下令开城投降之后,整个人心情自然难受到极点,但当任命俩字在脑子里升起的敌后,他就觉得身上一阵轻快。

    这痛苦的日子终于跟他告别了,接下来哪怕被燕王给处死,他也能死的轻快。

    汴梁城里乱成了一片。

    随着燕王军的杀到来,朝堂上的迁都之声被传的沸沸扬扬不说,京城里的很多富商大户也纷纷逃离。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接下来的第三次东京之战会是哪种走势!

    而且赵构的名声在一些人当中可是臭名昭著的,人口上百万的汴梁城,赶在战前逃走一部分人,这不是很正常么。

    更别说他们还牵连到朝堂了。

    皇帝都要逃走了,文武大臣们也纷纷跑路了,他们这些更低一层的食物链,如何没人跑路?

    什么?说皇帝要跟汴梁城共存亡?开玩笑的吧,没看到东水门内外集结的船队么,大笔的钱粮布帛都在往船上搬运呢。

    这老板或是背后的大靠山都走了,他们还不走,等着挨宰吗?

    “官家……”

    朱皇后轻声向着依靠在床头的赵桓叫着。后者一动也不动,整个人就像木头人一样,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凄惨的味道。

    先被自己的老爹欺负,赵佶也不知道是真喜欢老三还是有意的在抬举赵楷,以打压赵桓这个太子,横竖之前好几年的日子他是过的很辛苦很不容易的;随后呢,好不容易太子变皇帝了,却又被外人欺负。这外人好不容易的被亲兄弟给打跑了,赵桓还没有喘过一口气呢,转眼就又被这亲兄弟给欺负了……

    这命也真够苦的。

    可他的命苦,自己的命就不苦么?

    赵桓人看着帐顶,心里头千百个念头转过,他甚至都想着不去金陵了,直接投降,只求一富家翁就足矣了。

    但他终究不敢赌。

    所以他还是要去金陵一趟,把自己的表兄王宗濋留在汴梁守城,把燕王府的那群妇孺通通的留下来,好叫王宗濋保命。接下来王宗濋甚至还能成为自己跟老九的联系人……

    那南迁的时间就定在了明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到北军的进展会那么快,黄河防线宛如纸糊的一样,滑州、长垣、封丘几地接连而下,黄河沿边制置使张叔夜和都统制姚古带领的十几万大军,真的连十几万头猪都不如。

    等赵桓受到赵构动兵的消息时候,黄河防线就被捅破了,滑州陷落的第三天封丘就已经变色了,怕天亮后北军的兵锋就逼到陈桥了。

    赵桓就是要走,那也要好好地收拾收拾再走不是?

    准备好舟船和沿途护卫的军兵,沿着汴河先奔去淮南。

    所以,这是赵桓在皇宫内渡过的最后一夜了,今后甭管如何,他是都不可能再回到福宁殿了。

    耳朵里传来了压抑的哭泣声,赵桓木头人一样的表情终于碎裂开了。然后他一把抱住朱皇后,夫妻俩埋头痛哭。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次日天亮,已经钻入舟舱里的赵桓,满脸的凄苦,心中只想着当初南唐后主的这首破阵子。


………………………………

第四百零五章 尽人事听天命尔!

        天方一亮赵桓就逃了,随着一块南逃的还有不少文武大臣。闪舞

    而此刻的紫宸殿上到会的群臣,一个个文武群臣都是不打算随赵桓南逃的,或者是留下另有任命的,比如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李若水,是赵桓任命的京城留守,王宗濋是赵桓委任的京师守御使,老臣刘韐为东京留守司都统制,总揽守城事宜!

    刘韐心中全是悲凉。

    当初金人第一次南下,太上皇便是这般匆匆忙忙的传下皇位,带着蔡京童贯等人夺门而走,还带州了童贯新组建的胜捷军。

    那时候的赵官家好歹还留下个场面话,要在这危难之际,行非常之法,以保社稷不失。也就是南下去聚兵,聚得天下百万勤王之师了,就再来解京师之围。

    可今天的赵官家却是连这么一句场面话都没有了,真的是一丁点念想也不给人留啊。

    李若水昨夜里就已经得到了消息,领旨谢恩之后,起身环顾乱糟糟的紫宸殿,无所谓的笑了。都这个时候了还讲什么朝堂礼仪?不看那王宗濋已经起身向外走了么?李若水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干甚去了。

    眼下的东京,那最最重要的地方不是空荡荡的皇宫大内,而是外头的燕王府。35xs那里头的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事儿才真大了呢。

    王宗濋这个所谓的守御使,到更不如说是赵桓留下的信使,在东京城破之前,他唯一的任务就是牢牢地看住燕王府。

    “刘老相公慢走。”

    刘韐、刘子羽父子已经迈出了紫宸殿,背后传来了李若水的呼声。

    “是留守相公!”刘子羽回头一看是李若水,眼睛里闪过一抹难言的味道。他比李若水还要长七岁,现在却只是东京留守司参赞军事兼枢密机宜文字职,甚至这都还是官家看在他刘家父子一直对大宋忠心耿耿才给的抬举。

    刘子羽心里不服啊。

    李若水凭甚可上位?不就是出使金营,坚贞守节么?靖康元年,他才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便被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金人二次南下时,李若水再次出使金营,被斡离不扣在营中,退兵时候安然回朝,虽然没有再被擢拔,但之前的官儿就真的小么?

    而他自己呢?一切都是拿刀枪拼出来的。当初金人第一次南下时候,他与父亲、叔父坚守真定数月,击退金兵,然后以军功升朝请大夫。待二次金人南下时,官家再以他忠勇可嘉,调汴河(今荥阳一代)上游驻守,以扼制金兵南侵。35xs虽然没有建功,但也没被金人一口吃掉,这表现也不差啊。

    但金人离去,燕王北上都一年时间了,他的官儿至今也再没见到一丝儿动静。

    好不容易等到一次升官,可李若水却已经成为了东京留守,成为了他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连他爹都要对之恭称一声留守相公。

    他心里要是能滋润了,才有怪。

    但刘韐却跟儿子不同,年余六十的他更多以一种长辈的定位来看到三十有五的李若水,这个东京城的留守相公在后辈人中已然是很出色的一位了。哪怕上位是速度和经过还有些那啥,但只看李若水身陷金营却还能保持气节,这就足叫人欣慰。

    李若水亦不是傲慢无礼之人,身子一避,让了刘韐半礼,回礼说道“老相公羞煞小子了。晚生一届文人也,生平不识兵戈,王守御使亦是富贵闲人,不通兵势,这京城守御实全赖前辈支撑。”

    他在很大度的放权,在表明态度给刘韐看,然而刘韐听了却只苦涩一笑,“如今之局势,天柱倾倒,大局实难挽回。老夫只是一凡夫俗子,凡胎,岂有那撑天之力?”

    这汴梁守卫战,那就是能撑一天是一天了。战后不管结局如何,他至少能安心的闭上眼了。

    刘韐已经年过六十,实在没那改换门庭的念想了。而至于自己的儿子,他却不担心。因为赵宋的政治大气候如此,就是他完蛋了,他儿子只要能服服帖帖,那就一切都没有问题的。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赵桓绝对不是在闭目待死,其他处不说,汴梁城与之先前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就是汴梁城的城头上多出了许多八牛弩来。

    别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在全力以赴的去搞药粉配方的同时,赵桓也在叫人想方设法的来抵挡震天雷。

    后者的威力太大,这个时代真的没有半点办法来抵挡它来,但挡不住震天雷,挡住石砲也成啊。

    八牛弩的射程远超过石砲,哪怕是配重式的石砲,射程可达三二百步的器械,比之八牛弩来也是小儿辈的。

    更别说还有一堵高高的城墙了,远远地就把裹着药粉带的弩枪射过去,纵然药粉弩枪的威力远不能同震天雷相比,可一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