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帝的长公主才是他的目标。

    二者年龄相当,地位也不差么。甚至于郑平还能去金陵做几年小白脸,算是人质。等时机差不多了,就以就藩为名,轻轻松松的去虾夷地了。

    如此不止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还能加深明郑之间的友谊,多好啊。

    也就是郑森已经成亲了,不然,他娶了公主才是最好。现在是退而求其次。

    至于崇祯帝会不会答应,郑芝龙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

    满清现在对登莱大打出手,郑芝龙的作用里显露无疑,这是崇祯帝必须拉拢的对象。只是为了明廷的大局,牺牲个闺女就不算个甚。

    加深两家的友谊才是第一位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郑芝龙从德川家光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后,就叫郑森带领船队杀回了九州岛,杀到了鹿儿岛外,岛津家对此倍感屈辱。然而佐贺藩锅岛家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岛津光久再怒火中烧,也只能忍耐着。

    郑芝龙旋即就又使人前往琉球国,后者国主尚贤遣使王舅毛大用、都通事阮士元等赴金陵入贺告喜,奉表贡方物,并以父尚丰王讣告,兼请袭封。

    而这就只是一个小甜头,只要崇祯帝答应了,到了明年,必然会有一波真正的‘万国来朝’。

    这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大半个月,南洋腹地的新州头期工程已经渐于完工,其影响力也非常顺利的扩充到了整个东南亚。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惊讶的发现,在对南洋小国王公们的争夺上,自己竟然被郑芝龙全面压于下风。

    哪怕是他们重点攻略的柔佛王,都义无返顾的选择了郑芝龙。甚至还有国势强盛的亚齐!

    安东尼完全不理解他们的思维。是他们强呢还是中国人强盛?是他们距离更近呢,还是中国人距离更近?这些个小国王公难道不理解越近才越有威胁的道理吗?

    但任凭他们磨破嘴皮,还是没能达成满意的效果。

    而且随着新州头期工程的逐渐完工,随着新州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南洋的华人一个个头铁的扎了去。

    甚至都不惜贱卖了自己在巴达维亚、在三宝垄、在泗水等地的产业,用高额的资金去抢占一间小小的店面,去抢占一套小小的房屋。

    他们之前的店面、住宅,甚至都是新州的十倍、二十倍,可那些个华人依旧跟疯了一样的往新州跑。

    还有一些华人,跑了一趟新州后又返回了巴达维亚,但是他们回到巴达维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公司赔笑卖好,而是招来匠人更换招牌。

    什么永康、丰泰、瑞兴、同益啥的华人商行店铺,现在一个个都变了名头。在老字号前面要么加上中华,要么加上中国,还有干脆加上郑氏南洋的字号的。

    合着这摇身一变都有了新靠山了不是?

    安东尼特意使法诺西尼前去打探,得到的答案是果不其然。那中华、中国、郑氏南洋,还有九州、神州等等字号,都是郑家人的马甲。

    那些个华人华商都是交了保护费的,得到了郑氏的保护,双方白纸黑字签署了正规协议,难怪那些个华人华商的底气一下子充裕了来呢。

    整个南洋的华人高兴了,郑家收了大批的保护费也高兴了,荷兰人却心里直呕血。

    可叫安东尼更加愤怒的是,在七月里,郑家来人向他知会,说有意在巴达维亚设立公馆,作为郑家在巴达维亚的驻派机构,负责二者间的官方沟通,同时还负责管理、维护当地本国侨民的合法权益,向外国公民颁发入境签证。

    有了这签证,就等于得到了郑氏的认可,可以在郑家的势力范围内自由的、公开行走。

    但这公馆却也享有驻军和法外豁免权等,这叫安东尼大吃一惊,这所谓的公馆与外交使节何其相似?

    欧罗巴世界的近代外交可已经开展的有一段时间了。随着大航海的开始,欧洲各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便于相互间的联系,各国纷纷向外派遣常驻使节。虽然这个时候的外交使节的等级、位次排列等方面根本没有个统一的规定,因而在外交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些礼宾安排等方面的麻烦和混乱。但这项规定却已经是欧洲世界的惯例了。

    但那只是欧洲,而不是东方,更不是中国。

    他们与中国别说是互派使节了,就是想要面见中方政府的高层,都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而现在郑芝龙却有意跟荷兰东印度公司搞外交了,安东尼先很高兴,可又一问才明白了,郑芝龙是单方面的向巴达维亚派人常驻,东印度公司却不能向安平城派遣常驻使者。

    安东尼肚皮都要气炸了……


………………………………

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

    郑芝龙不需要去理会安东尼的肚子有没有被气爆,他现在带着人马忽的从芝罘岛登陆,消息传出去,屯齐已经骇然失色。

    要知道眼下的登莱,清军主力都在进攻掖县(莱州)——那里是真正的进攻,强攻。

    尼堪集结了数十门红夷大炮猛轰猛打,各部军兵奋勇上前,与五六月时的只围不攻,全然不同。

    两军在那儿已经厮杀一俩月了,一点点的把彼此的力量,不管水陆军,都吸引了去。

    两边的主力可不在芝罘地区,也不在登州城下。

    现在他和郑芝豹在芝罘地区的对峙,更是一种无言的默契。

    包括崂山地区也是如此,江哲手里的军兵实力有限,主动进攻,也打不动李率泰军。鞑子这么长时间里也不是白瞎的,他们也修筑了好多城垒,甚至也修筑了棱堡。

    鞑子军中出现了西夷的情况,郑芝豹已火速告知黑冰台了,可黑冰台也不是神人,现在只能查到那些人多是德意志人,还有少许的英吉利人和西班牙人。

    至于他们是如何来到鞑子军中的,还有清军手里忽的多出的这些火炮,那就尚未探查清楚。跟江哲上报的那个消息一样,黑冰台也用心探查了,但这情报事物真不是你用心了就能立马出成绩,立马搞好的。

    郑芝豹手里的主力已经开到掖县城外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掖县守军作战不利,主将周亮工、曾植见城中军心动摇,唯恐迟疑生变,就立刻向登州求援。

    事实上,清军虽然开到了掖县外,可掖县与登州的联系也从未断绝。这里距离海岸线太近了,彼此间更有一条掖水相连,清军都没想过将掖县给彻底包围。

    ——要是郑军渡海而来,在外头猛攻,内里的掖县军又与之配合,清军要填补多少性命才能卡住这点啊?尼堪是舍不得的。对比人命,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熬一熬时间的。

    横竖清军修筑堡垒也需要时间不是?

    等到八九月里了,海上浮冰出现后,那掖县的守军再不退,外援就自然断绝了。

    曾樱收到周亮工的求援后,立刻就派出去了援军。但就登州军的实力守城都困难,派出去的援军实质就还是郑军。是郑芝龙派去登州守城的小袁营兵。

    袁时中部的战斗力也算不上强大,军中冷兵器依旧多过热兵器,但装备真的不错了,对付鞑子还有些不足,可打二鞑子和蒙古鞑子却是不怕的,打绿旗更是有不小优势。配合着水师也能牵制着清军一二。

    但随着七月里胶州地区的大批清军忽的北调,掖县城外的鞑子兵力大增,红夷大炮更从最初的十几门猛增到了几十门,郑芝豹也不得不把手中的兵力向掖县派了过去。

    可不能无动于衷,那样的话,不就是看着鞑子一个个将钉子都拔掉么?所以,现在的登莱战局,掖县那儿才是重点,战场上汇聚了双方的主要战力。

    至于崂山、登州和芝罘地区,那都是对峙和牵制,一双双眼睛全盯着莱州的胜负呢。

    因为时间已经入冬了。最多再有半个月,海上的浮冰就当生成,船队也需要离开海岸归港了。那掖县城内的守军到时候是撤退,还是继续坚守城池,也就这几天便要给出来一个结论了。

    屯齐觉得是撤退的可能居多。

    因为七月往后的时间里,要不是郑军在海上对清军发起了多次的进攻——他们都在海边立下水寨了。海岸距离掖县县城只多有十三四里,中间还有一条十几丈宽的掖水相联系,虽然因为水浅,郑家的大船是进不去,但平底儿沙船可以轻松往来啊。

    所以,掖县城内的人员物资是都有补充的,从来没有真正断绝过。这也是周亮工、曾植能一直坚守的最大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